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灌注式半刚性面层乳浆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灌注式半刚性面层乳浆材料试验研究,确定了乳浆材料的容重、水灰比、稠度、稳定度等技术指标,并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测试方法,为灌注式半刚性面层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2)
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是由基体沥青混合料和灌注复合水泥胶浆两部分组成,基体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是影响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各项性能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A1~A5等5种不同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空隙率为28%的基体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材料的试件制备和不同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的基体沥青混合料灌注复合水泥胶浆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的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制备马歇尔试验试件时,水泥砂浆的灌入量为(500±10)g为宜,基体沥青混合料不同矿料级配组合对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各项性能影响较大,A4矿料级配组合配制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综合性能最佳。该结果为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室内试验和工程施工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半柔性复合路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总结了灌注式半柔性复合路面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了水泥灌浆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及其主要性能特点,结合以往试验研究数据对半柔性复合路面的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等性能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根据现有应用效果,灌注式半柔性复合路面兼具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优点,在中国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灌注式半刚性路面面层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灌注式半刚性面层复合材料试验研究的成果。该项研究在大量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路实施和多年行车观测结果表明,灌注式工艺是获得半刚性面层复合材料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采用该种方案获得的复合材料能完全满足高等级公路重载交通路面面层的路用技术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灌注式半刚性面层复合材料外掺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通过对具有分散、悬浮、稳定、渗透和早强作用的水泥浮浆外掺剂路用试验研究,浅析其水泥乳浆铺筑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路面设计参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根据陕西省地形特征,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按照陕西省二级公路自然区划,提出了路基土回弹模量建议值。并对陕西省常用的半刚性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半刚性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参数推荐值。  相似文献   

7.
灌注式半刚性复合材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灌注式半刚性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及配合比,并在其佳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了复合材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论证了半刚性合材料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及耐疲劳性。理论和试验证明该材料能完全满足高等级公路路面面层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苯丙乳液对灌入式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采用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等试验,测试了添加苯丙乳液灌入式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和路用性能.结果表明:苯丙乳液能够明显降低灌入式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动态模量,使其柔性增强.随着掺量的增加,材料动态模量呈持续降低的趋势.不同试验频率下,掺量低于6%时模量随...  相似文献   

9.
半柔性路面具有承载力好和抗剪切变形能力强的优点,是解决交叉口、公交站台等路段车辙病害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力学性能的差异,半柔性路面无法完全参照水泥混凝土路面或者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而建立适用于半柔性路面设计体系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分析路面材料模量特性。该文基于室内试验对室内成型试件及取芯试件,进行动态模量、间接拉伸劲度模量、回弹模量测试,并通过落锤式弯沉仪采集路面弯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温度域范围内,半柔性路面材料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相近;而在高温低频条件下,两种材料动态模量差异显著。对比回弹模量和弯沉数据发现,半柔性路面模量约为沥青路面模量的两倍,而前者弯沉仅为后者的1/2。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方法和加载模式对两种材料模量的影响规律显著不同,路面设计应进一步结合两种路面典型破坏模式选取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模量参数进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依据微分等效介质理论和试验测试确定结构设计材料参数,通过有限元法和路面结构层控制指标参数开展不同厚度、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复合材料组合设计计算,确定采用弹性模量为2 800 MPa的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复合材料为面层材料,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面层60m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0mm结构组合完全能满足轻型交通旧路罩面受力与变形要求。同时,经过实际工程应用证实,该沥青混合料基灌注式半刚性路面结构组合优于同类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其军  龚仁贵 《公路》1992,(6):13-19
本文以改善沥青混凝土的耐候性入手,研究采用以普通水泥砂浆作为沥青混凝土的第二结合料,利用水泥砂浆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二次裹覆作用,降低沥青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通过对大量的室内试验数据和实地铺筑的试验路的观测资料的分析,以及经济效益的考核,证明水泥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既经济又耐用的新型半刚性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问题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问题,半柔性路面材料提供了一种结合两者优点的解决方法。该文主要对灌注式半柔性路面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分析了水泥砂浆外掺剂和改性基体沥青混合料对半柔性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现阶段灌注式半柔性路面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半柔性路面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半刚性基层材料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通荷载的作用下,路面材料的性质都与现行的静态力学体系有着较大的差距。本文对影响动态模量的各种试验因素进行了分析、整理,初步确定了室内动态参数试验的试验力学参数、试样制备要求、数据采集和分析等试验方法和分析程序。针对目前国内最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不同级配、不同剂量条件下大量的室内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半刚性路面材料动态参数与抗压强度、荷载水平的关系式,探索了动静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凝土路面基面层间结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凯  武建民  戴经梁  孙立军 《公路》2005,(6):161-164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基面层滑移病害,进行了层间粘结剂的研究,并利用路面材料剪切试验仪进行了层间滑移室内模拟试验,推荐了利用SBR复合粘结剂进行层间处理等防止基面层滑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设计参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配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的修订,在交通部公路管理司领导下,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同济大学等18个单位大力协作开展了“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本文是介绍该课题专题研究之一的“材料设计参数的研究”内容的系列文章之一,文中介绍了多种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模量,劈裂强度和模量的室内试验,室内外试验对比以及设计参数推荐值的确定,并已纳入JTJ014-97(1997.10.1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6.
技术概述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早期破坏严重的问题,利用路面普遍使用的沥青与水泥两大材料,以大孔隙沥青混合料母体骨架为基础,采用灌注改性水泥乳浆的工艺,形成灌注式水泥一沥青混合料。其中沥青属于有机结合料,而水泥属于水硬性材料,灌注式水泥一沥青混合科将二者的性能取长补短,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有机水硬性材料,在解决路面车辙和水损害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在排水路面中应用的改性沥青,一般采用湿法工艺,湿法改性的沥青拥有着良好的性能。但随着湿法改性沥青的应用,改性沥青面临着易离析、成本高、质量难控制等一些问题。直投式改性剂的应用是采用干法工艺,其先与集料进行拌和,后加入沥青等材料制备得到沥青混合料。直投式改性剂的应用,避免了湿法工艺带来的不足,本次研究选取了对各方面性能表现优异的直投型高粘直投式改性剂,采用干法工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厂拌,包括其在室内拌合中干拌时间,干拌温度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指导厂拌干法工艺的确定。并选取试验工程中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取样分析,研究厂拌干法工艺制备的混合料性能与室内混合料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早强碱矿渣水泥混凝土在公路路面工程中应用的可能性,通过室内试验、实体工程主要研究的早强碱矿渣混凝土的材料特性、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以及施工工艺,比较了这种路面的技术经济优势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典型半刚性基层材料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南方几种典型半刚性材料,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各种材料的设计参数及随龄期的增长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抗压试验方法与劈裂试验方法以及劈裂强度与模量之间的关系。为半刚性路面结构设计及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捷  徐宏  方唏 《华东公路》2000,(1):30-32
针对目前下封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铺筑了实体试验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下封层青材料试验与评价方法,提出了沥青下封层施工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