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公路建设中,为了跨越各种障碍物,必须修建各种类型的桥涵,因而桥涵成了陆路交通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桥梁在经济、国防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保证现有公路的安全畅通,除了要靠精心的设计、严格的施工外,保证对桥梁经常性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同样十分重要。但目前我们公路部门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远不及道路,桥梁养护几乎是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2.
夏平 《上海公路》2012,(2):46-48,55
系杆拱桥作为拉索桥梁其结构比较复杂,其索锚结构一旦发生病害将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运行。就此结合上海市奉贤区两座系杆拱桥的专项检查和养护维修工作,探讨了拉索结构桥梁索锚等关键部位的常见病害,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病害提出了相应的养护维修措施,为该类型桥梁检查和养护维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桥梁结构的养护排序方法,首先介绍了现有的桥梁技术参数排序和经济参数排序的方法.通过引入ALARP风险决策准则,对桥梁结构的性能评估结果进行分区,对于处于风险不可接受区的桥梁优先进行养护维修;处于风险可忽略区的桥梁结构暂时不考虑对其进行养护维修;处于ALARP风险区的桥梁结构,采用有无对比的分析方法,即考虑维修后结构性能状态的改善与不考虑维修结构性能退化的费用的比值,w=CPI/CPD对技术上可行的桥梁结构进行经济比较,保证养护维修资金的合理利用.最后采用实桥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和比较,证明文中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推荐方法所需数据量少,涵盖了桥梁结构养护维修所涉及的重要因素,为桥梁养护维修和规划排序提供理论依据,减少养护维修盲目性,使桥梁管理养护决策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研究结论为公路桥梁的运营管理和养护维修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对提高桥梁的耐久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小桥梁结构安全动态管理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管理部门需要及时了解运营中的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桥梁养护、维修、改建等工作,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使用。中小桥梁结构安全动态管理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地了解被监控桥梁的实际状态,并为养护单位提供维修加固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小桥梁安全性能动态监测与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管理部门需要及时了解运营中的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桥梁养护、维修、改建等工作,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使用。中小桥梁安全性能动态监测与分析系统对桥梁进行远程动态监控,并根据采集的监测数据对桥梁的实际安全性能进行评估,为养护单位提供维修加固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计新型的施工吊篮在桥梁维修工程中应用,大幅度降低了桥梁维修及养护工程的施工成本,且运用该施工吊篮作业时对高速公路交通的影响非常小,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高速铁路对桥梁结构和维修养护的要求入手,结合近几年来我国铁路提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了铁路提速后的桥梁维修养护的现状,以及管理中存在的体制问题、理念问题和规章问题,提出了建养并重、严格规章制度、重视关键部分的养护与维修等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桥梁的安全运行关键在科学养护,特别是一些特殊结构的桥梁,国内不少管养单位尚缺乏较为科学有效的养护经验和方法,通过对系杆拱桥易产生的病害描述、提出了养护维修可采取的措施,并总结系杆拱桥各关键部位的养护要点,以供公路管养部门在对同类的桥梁养护管理中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路与汽运》2009,(6):61-61
日前,西部项目“桥梁振动测试技术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鉴定验收。该项目为中小跨度桥梁技术状况普查和承载力快速初步评定提供了新的高效率技术手段,对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性、避免和减少桥梁结构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桥梁养护和维修提供技术依据,可以减少桥梁养护和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桥梁的通行质量和安全性,针对其养护维修展开研究。通过在工作实践中对大量桥面铺装层病害的观察,总结了桥面柔性铺装层的常见病害,并对常见病害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病害形成机理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桥面柔性铺装层养护维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可供高速公路桥梁的养护维修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封闭式扁平钢箱梁颤振稳定性气动优化措施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大跨度悬索桥封闭式扁平钢箱梁为例,利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风嘴、导流板、栏杆、导轨对颤振临界风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导流板、风嘴和栏杆透风率对颤振临界风速影响显著,栏杆位置和导轨位置对颤振临界风速影响不大,最终确定了一种气动外形较优方案,为类似钢箱梁抗风设计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上海长江大桥包括主、辅通航孔桥和非通航孔桥3大部分,介绍各部分桥梁下部结构设计,对下部结构设计关键性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菜园坝大桥施工阶段的抖振时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是钢箱系杆拱、桁梁的组合结构拱桥,其施工阶段的刚度与使用阶段相比要小得多。为避免抖振引起的施工安全问题,在利用线性滤波器中的AR模型进行了三维脉动风场模拟的基础上采用时域分析法对各施工工况下的抖振响应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可直接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控制,也可为今后该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颤振和涡振是大跨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的核心研究对象,而被动气动控制措施是当前最常用的抑振方法。为了提高气动选型和优化的效率,系统调研了既有的颤振、涡振被动气动控制措施,发现对于有类似气动特性的主梁,被动气动控制措施在颤振、涡振控制方面存在较明显的趋同性。在选择颤振、涡振气动控制措施时,有必要紧密结合主梁气动外型分类。为此,基于大跨度桥梁中最常见的4种主梁类型(双边主梁、整体式箱梁、分体式箱梁以及桁架梁),综述了被动气动控制措施在改善主梁颤振、涡振性能时的优化思路,提出了基于气动附属物(稳定板、格栅、风障、翼板、分流板、裙板、导流板、隔流板等)的形状和位置优化原则,推荐了考虑主梁固有外形(主梁开槽、槽内倒角、设计风嘴、调整栏杆和检修轨道形式)的附加构件尺寸设置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大跨度桥梁主梁选型设计阶段提供气动选型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福元路湘江大桥方案设计构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沙市福元路湘江大桥全长1.435 km。大桥由主航道桥、辅航道桥和东西引桥等组成,是一座大规模采用组合结构的大型越江桥梁。主航道桥采用3×210 m连续钢拱-结合梁组合结构、辅航道桥、东西引桥采用基本跨径85 m钢-混组合连续梁结构。桥梁方案的设计构思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福州市鼓山大桥全长1520m,由主桥和南、北引桥组成,其中主桥采用经典的、造型优美的独塔自锚式悬索桥结构。该文着重介绍了鼓山大桥的总体设计构思、主桥结构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伶仃洋大桥(主跨1 666 m)为深中通道的主通航孔桥,位于典型的强台风气候区,易受台风主导的极端天气影响,桥面高度处的设计基准风速高达58.6 m·s-1,桥梁的抗风设计面临极大挑战。介绍该桥从初步设计阶段到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抗风性能研究过程,包含初步设计阶段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实施的多方案结构比选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全桥气弹模型和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优化主梁气动措施两方面内容。通过整个抗风设计流程,最终确定了结构体系、主梁形式及梁高、中央稳定板高度、栏杆透风率和检修轨道位置等综合抗风措施,在保证抗风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工程经济性。对于本工程代表的超大跨度悬索桥,以多种气动和结构措施综合提升桥梁的抗风稳定性,突破了颤振设计的认识瓶颈,成功地沿用了整体式流线箱形加劲梁,回归到桥梁设计及建造兼顾经济和安全的发展本源,对于采用整体箱梁的大跨度悬索桥极限跨径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区峡谷地区由于受特殊地形地貌条件影响使得其风场十分复杂,这些地区建立的大跨度桥梁面临着更为突出的风致振动问题,而当前规范对峡谷桥梁的抗风设计还没有明确规定。为更加深入认识峡谷风场的分布特性,基于WRF与CFD耦合模式对峡谷桥址风场进行精细化分析,在中尺度气象模式基础上结合多项式插值方法获取入口边界的平均风速,同时对峡谷桥址上游风速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实测站脉动特性互等的原则获取数值模拟入口位置的脉动特性。将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综合考虑后利用UDF程序赋给大涡模拟的入口边界并对峡谷桥址位置风场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湍流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脉动风速后的入口边界条件相比于无脉动入口风速其湍流特性与实测值吻合更好;中国现有规范中的标准谱不适用于复杂峡谷桥址地区,如用现有规范设计山区峡谷桥梁,其结果偏不安全;来流风向与峡谷走向是引起加速效应的主要原因,峡谷上游的复杂局部地形是引起峡谷桥址风场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可供山区峡谷大跨度桥梁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塔、梁、索是斜拉桥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桥塔更是彰显桥梁个性和特点的重要部位。针对普通桥塔形式的不足,通过对重庆两江大桥天梭桥塔设计方案的研究,提出适应于环境的新型桥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提高广州珠江黄埔大桥悬索桥颤振临界风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黄成造  谢军 《桥梁建设》2007,(3):30-32,51
改善抗风稳定性能是大跨度悬索桥设计和建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试验的结果对比可知,调整结构的气动外形和整体刚度,能改善广州珠江黄埔大桥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