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种改进的路网最短路径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云开  雷敏  李霞 《公路与汽运》2007,(4):32-33,78
在路网模型中节点数和边数较多的情况下,利用Dijkstra算法求解最短路径的计算量较大,时间花费多.文中提出通过判断语句避免Dijkstra算法计算中值为∞的无用计算,从而提高搜索效率.应用结果表明,对于节点数量较大的路网,该改进算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交通网络最短路权矩阵的迭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求解交通网络最短路权矩阵的3种迭代算法,从迭代思路、时间复杂度、程序可读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各算法的异同点以及联系,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网络模拟了各算法的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   

3.
传统算法计算桥梁钢筋混凝土异形墩台应力过程较繁琐.提出一种用于异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墩台应力计算通用算法,该算法根据平截面假定,采用三参数形式表示截面上的应变分布,并据此建立平衡方程.通过迭代进行求解.大量计算实例表明该算法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一般迭代15次以内就可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可变线路公交的调度效率,在建立以服务人数最多和乘客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可变线路公交调度双层规划模型之后,以拒绝=重新插入为思路,分别从减少乘客平均出行时间(算法2)和降低系统拒绝率(算法3)2个方向出发,对简单插入算法(算法1)进行优化,提出2种调度优化算法以提高简单插入算法的精度.通过仿真试验对3种算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乘客出行需求为10人/h时,3种算法不会或偶尔出现拒绝乘客的现象,最大拒绝率分别为11%,3%和0%,平均乘客平均出行时间均在51 min左右;乘客出行需求为15人/h时,3种算法的平均拒绝率分别为6.70%,3.67%和3.28%,方差分别为14.90,12.64和11.91,平均乘客平均出行时间分别为73.49 min,77.50 min和78.73min.与算法1相比,算法2和算法3更能够提高调度效率和保证系统服务质量的稳定;与算法2相比,算法3能够在不明显提高乘客平均出行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系统的拒绝率.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对一种Holzer型双循环迭代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多带轮系统给出了双循环迭代算法的计算过程,推导了内循环迭代收敛的充要条件;并考虑内循环迭代发散的可能性而采用直接法代替内循环迭代,得到了一种混合算法.最后通过两个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算法能准确有效地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6.
具有交通限制约束的道路网络最优路径算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路网中选择并按最优路径行驶,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实际道路网络中交通限制信息的存在导致最优寻路的复杂性,本文先对具有动态的交通堵塞限制信息及静态禁止通行限制信息的实际交通路网进行描述,然后在对Dijkstra算法以及实际交通限制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静态和动态交通限制信息的最优路径规划算法。应用表明,该地能满足实际道路网络寻路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含有禁行路线路网中的最优路径求解问题.研究了含有装行路线路网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路网转化法把含有禁行路线的路网转化为不含禁行路线的路网.降低了最优路径求解的难度。采用邻接结点关系矩阵和邻接结点权矩阵表达路网中结点和路段的拓扑关系,减少了路网的存储空间。用动态邻接结点关系矩阵和邻接结点权矩阵对经典的Dijkstra算法进行了改进,节省了计算机存储空间、提高了计算效率.并给出了基本算法。将所研究的路网转化方法和改进的Dijkstra算法应用于所研发的车辆诱导系统软件,并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府用该方法能够在含有禁行路线的路网中求解最优路径.且运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物流配送点选址模型及其算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首先介绍以最低送货运输费用为目标 ,借助最小二乘法推导出单物流配送点的选址模型及其迭代算法 ;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已知物流配送点数目条件下的选址和物流服务分配问题 ,提出用二进制数的矩阵来描述物流服务分配方案 ,推导出其选址的数学模型 ,并给出交替选址迭代算法 ;最后讨论了如何把在未知配送点数目条件下的选址问题转化为已知配送点数目条件下的选址问题来求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对Dijkstra算法较为准确的描述,结合具体图例详细论证了其具体求解最短路径过程;并简要论述了用VB实现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代码功能,使数据结构算法和实际程序操作能够紧密结合,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算法的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10.
评估交通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识别出对网络效率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节点,对于预防和降低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等事件对路网整体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识别出关键节点,研究了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交通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将道路交通网络抽象为无向加权网络,以节点介数、节点交通量和PageRank值作为节点重要性评价指标,利用基于K-Means算法和随机森林加权的改进FCM算法确定交通网络节点重要性,适用于中小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实证分析表明,改进算法的聚类性能明显提高,目标函数值和迭代次数分别降低88.70%和61.54%,同时算法误判率也仅为5.50%,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更为客观地刻画交通网络节点重要性程度,更为准确地动态辨识出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1.
裴钟哲  刘小明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5):103-108,129
论述了车辆导航系统中路线优化算法所研究的核心内容,并对由交叉口延误带来的节点权重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以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高以及拓扑数据难以建立和实时更新的缺陷,构造了方位角算法和转向角算法以解决节点权重问题,并以北京市二环以内的典型路网为研究对象,对上述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际运行的结果表明,这些算法有效地克服了以往解决方案的不足,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计算速度,并可在各种交通管制措施的限制下,提供有效的路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土地使用规划就是确定和选择可能的发展区域以满足使用土地的要求,包括新区域的形成及提供公共服务设施),最优土地发展规划就是从许多可能的发展区域和人口分配方案中选择最好的方案,这一问题能归结为一个单目标0-1规划问题,本文根据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一种将二者混合使用求解土地使用规划的算法,以使总的费用最少,同时针对此模型中约束函数的特点,提出一种处理约束的新方法,并用实际问题进行了数值实验,这是第一次将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应用于实际的土地使用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启发式算法中蚂蚁算法解决包含带宽、时延和最小代价约束条件在内的多播路由问题.章基于蚂蚁具有找到蚁巢与食物之间的最短路径原理工作.并在分析多约束OoS的多播路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OoS多播路由算法(QMRA).仿真实验表明了该算法是合理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车辆路径问题(VRP)是物流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给出了车辆路径优化问题数学模型,介绍了免疫单克隆算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免疫单克隆算法求解VRP的基本流程.算例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亲合度成熟、克隆和记忆机理,利用相应的算子,免疫单克隆算法可以快速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对DBSCAN(density based spatial cla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想,提出了基于DBSCAN方法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方法及其改进思路,并且结合J2EE技术,实现了一个Web环境下的交通事故数据挖掘系统 ,阐述了基于J2EE的交通事故挖掘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指纹细节匹配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指纹识别通常是采用一定的算法提取末梢点和分枝点,然后进行点匹配。章根据指纹细节的两种类型,设计适当的编码表示,使每个编码的类型上是一个可能匹配,然后设计遗传算法进行点的匹配,计算实例表明,在准确性和速度上均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改进的小波消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小波变换在信号消噪中计算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小波消噪算法.该算法保留了小波分析处理时变信号的优势所在,但较传统的消噪应用,算法相对简单,易于实现.利用实际数据对该消噪算法进行了数据验证,并与传统小波消噪算法等对比算法进行了效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算法效果较好,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跨度斜拉桥模型修正对优化算法要求较高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清水浦大桥的模型修正。将清水浦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作为模型修正的目标量,利用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对该桥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以使结构的模型计算响应值与实测值相匹配。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综合推理的道路交通事件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对与传统不确定性推理融合算法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在智能运输系统中,应用模糊综合决策模型来进行多目标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来解决在交通事件中的多事件多传感器的事件识别问题,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信息损失少,且计算量少,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经过研究给出了不均匀光照的路面裂缝图像识别的详细算法。算法采用多窗口中值滤波进行图像平滑,既能去除图像的噪声点,又较好地保留了裂缝的边缘信息;使用背景子集图像插值校正法进行灰度校正,有效地克服了不均匀成像对后期图像分割的影响;采用otsu阈值分割、形态学去噪及连通区域标记完成裂缝图像分割;选用连通区域个数、投影特征和分布密度3个参数完成裂缝分类;最后提取裂缝长度、宽度和破损面积等裂缝参数。实验结果显示分类准确率为94%,线状裂缝长度误差均值为7.2%,宽度误差均值为11.3%,非线状裂缝的面积误差均值为9.6%,表明这一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