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防抱制动装置是80年代中期以来汽车产品开发技术的最大成就,鲁卡斯ABS-F型防抱制动装置在控制逻辑及调节器的结构上独有个性。本文介绍其结构特征及性能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李Reng  石晓明 《汽车工程》1996,18(5):290-296
本文分析了汽车车轮制动瞬态动力学,结合精确的15自由度空间刚体动力学模型,定量地分析了车轮抱死松开所获得的加减速度值,并为防抱制动提供了准确的加减速度阈值,同时考虑到防抱制动系统本身装置的特性,提出了最佳又符合实际的制动矩控制参数,使用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际,为电子防抱制动系统的研究提供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并开发了汽车电子防抱制动系统模型(HVOSM-ABS)及模拟程序,该程序具有16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制动防抱装置的发展概况,阐述了车轮制动时抱死滑移的危害及制动防抱装置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对装与不装FKX-AC1型防抱抗侧滑装置的汽车,进行了冷态制动效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装防抱制动装置的汽车,其操纵性和稳定性提高。在低速时,干、湿路面上装与不装防抱装置的制动距离相差不多;而在高速时,干、湿路面上装防抱制动装置的制动距离,要比不装时的短。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动系的可靠性是指汽车在所有能够行驶的各种条件下制动成功的概率,汽车防抱装置对提高汽制动时的安全性。尤其是冰雪路面上的制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显著的作用,为了探讨装置对制动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评价方法 。  相似文献   

6.
汽车防抱制动过程仿真计算模型及其参数的系统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卓平  管迪华 《汽车工程》1997,19(3):129-133,147
本文根据系统辨识理论和防抱制动装置工作原理,建立汽车制动ARMA模型和防抱制动装置仿真计算模型,并根据防抱制动试验中获得的数据对所建立的参数进行辨识,最后的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表明系统辨识方法是分析汽车防抱制动过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双轴汽车进行了详细的动力学分析,建立了与防抱制动系统相关的数学模型,对装备有防抱制动系统的汽车制动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分析讨论了防抱制动系统固有特性对汽车制动效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道路不平度对防抱制动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代防抱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汽车在平道路上制动时,路面形状,汽车的垂直振动和车轮纵向振动对防抱制动系统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降低道路不平度以防抱制动系统影响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汽车行驶制动时轮胎与地面之间受力及运动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汽车制动效能的因素,介绍了汽车制动防抱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刘旋 《客车技术》1995,(3):49-51
采用故障树等分析方法对制动系统故障种类的产生、影响及对制动装置所能出现的故障方式和时间进行分析和推测。探讨了由于防抱制动系统的不可靠对汽车安全所产生的影响及自动防止故障特性。  相似文献   

11.
按照制系统的功能,把制动系统故障模式分成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相应地,制动系统的可靠性被分成的内部可靠性和外部可靠性,建立了制动系统可靠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防抱装置对制动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防抱装置对制动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主要决定于其设计性能和其组成元件的可靠性,尤其是组成元件的高可靠性对改善和提高制动系统可靠性,确保防抱装置的目标功能是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制动防抱装置(ABS)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红岩车上装配的重要性,及其安装、检验和排除故障的方法。笔者希望汽车制动防抱装置(ABS)的装配能为红岩车制动性能的完善增添一份力。  相似文献   

13.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的自寻最优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纪森  杨旭东 《汽车工程》2004,26(3):299-301
通过分析车轮制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的自寻最优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路况下,防抱制动系统的自寻最优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文中提出的自寻最优控制方法相对以往的控制方法更为简单,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许多年来,人们对于汽车如何获得最佳的制动效率,一直在进行着研究。所谓最佳制动效率,即在制动时使车轮有最佳的制动力而又不抱死拖滑。西德波许公司生产的电子防抱制动系统,具有灵敏度高、安全系数大等特点,是国际上较为先进的一种电子防抱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15.
防抱制动系统防抱逻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军 《汽车工程》1995,17(1):1-11
本文用相平面法,结合数值防真对防抱系统的控制逻辑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各种路面条件及各种制动工况下防抱逻辑的可靠性。用Poincare定理和图分析了防抱逻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简尔 ABS)是最近几年开发使用的一种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的高新技术装置。当汽车在行驶中进行制动时,尤其是在潮湿、泥泞、冰雪路面等低附着系数路面上高速行驶中实施紧急制动,车轮很容易抱死拖滑,一旦有一个以上车轮抱死,就会造成车辆侧滑甩尾,方向失控,导致车辆相撞倾覆,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ABS 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发的汽车安全性装置。  相似文献   

17.
汽车的制动效果,主要取决于制动器的制动力,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和滑移力。 实践证明,当滑移率在10%~30%之间制动力达到最大,超过30%后制动力逐渐下降。防抱制动装置的作用就是将汽车制动时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0%~30%之间,从而获得最佳制动效能,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 一、福特天蝎座轿车制动防抱系统  相似文献   

18.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中,滑移率是主要控制参数,制动时车速是确定滑移率的基础,介绍了一种估取车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红旗轿车的原设计没有电子防抱制动系统,也没有预留位置,因而在红旗轿车上安装电子防抱制动系统需在原车的基础上改制和增加一部分零部件,更主要地是要解决该系统与整车的匹配问题。介绍了电子防抱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如何评价一辆车的电子防抱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20.
叶楠  洪涛 《汽车技术》1997,(8):18-22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广泛采用的是逻辑门限值控制,对于非线性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本论了几种不同的控制逻辑,通过对制动过程的动态模拟,比较了其防抱性能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