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静载试验对既有病害桥梁检测的项目实例,揭示了静载试验在桥梁检测中的加载方案、测点布置、试验步骤,通过对挠度及应变的数据分析,测试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经过综合分析评定,确保桥梁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2.
引言 桥梁的静载试验是将静荷载作用在桥梁的指定位置,测定桥梁结构的应力、应变、挠度.它是了解桥梁实际工作状态和承载能力的直接手段,能够掌握一些理论上难以计算的部位的受力状态,判别桥梁的安全承载能力,还能够发现一般检查和检测中难以发现的隐蔽病害.通过静载试验可掌握被检测桥跨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性能,对桥梁结构做出总体评价,为桥梁的维护、改建、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静载荷载试验目的 桥梁静载试验时按照预定的试验目的和方法.将静载作用在桥梁上的指定位置,通过观测桥梁结构的静力位移、静力应变、沉降等试验项目,根据相关规范和规程的指标,来判断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针对本项目具题如下:  相似文献   

4.
支座更换方案设计及施工时,会遇到更换不同时期按不同规范标准设计的公路桥梁支座,不同时期支座病害程度和病害成因不尽相同,差别较大.对此文章分别介绍了不同时期公路桥梁支座产品标准和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支座承载能力和强度储备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浅谈桥梁的静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载试验是按照预定的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案,将静止的荷载作用在桥梁上的指定位置上,观测桥梁结构的静力位移、静力应变、裂缝、沉降等参量的试验项目,然后根据有关规范和规程的指标,判断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静载试验的试验工况选择、荷载等级的确定、加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的斜拉桥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设计静载及动载实验方案。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对桥梁进行荷载实验,现场实测结构在控制截面处的应力应变、挠度及塔顶偏位;同时测试桥梁在不同行车及跳车速度下的冲击系数;脉动激励下的结构自振频率,阻尼比及自振振型。实验结果表明,梁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斜拉索工作正常,索塔偏位正常;结构在动载作用下的冲击处于正常范围内;结构整体刚度较好,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实验表明此种方法对于评价大跨度斜拉桥实际承载内力及运营状况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以震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根据地震时程荷载的工程状况,分析两种支架下墩底弯矩、墩底剪力、桩顶弯矩、桩顶剪力、梁端位移的实际差别,对板式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的山区桥梁进行损伤评估,得出两种支架减震隔震的实际效果。经研究发现,两种支座在桥墩侧移角、混凝土的压变系数、曲率延性系数以及钢筋的最大拉应变等地震反应方面的作用相近,但是铅芯橡胶支座在控制墩梁的相对残留位置方面作用显著,有利于震后交通的维持。  相似文献   

8.
张银 《交通标准化》2014,(14):121-122
桥梁支座是桥梁结构中承受载荷、位移、转角的关键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桥梁整体的使用性和耐久性。桥梁支座病害的产生直接影响着公路桥梁的通行质量,耐久性和寿命。从设计、支座制造和加工、工程施工环节及运营方面分析了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板式桥梁支座病害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研究表明,支座病害的防治重点在于支座的产品选用和安装施工环节。  相似文献   

9.
随着重载运输的不断发展,铁路钢桥病害日益凸显。以朔黄铁路64 m下承式钢桁梁为对象,对其出现的典型支座病害的成因、处理方法和病害对桥梁运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4个支座之间存在高低不平,且支座表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整,支座部位构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初始应力,在重载列车的反复作用下,导致支座联接构件出现疲劳断裂破坏,进而引起桥跨结构跨中横向加速度、竖向振幅的急剧增大和主桁杆件受力的显著变化,危及行车安全。通过更换结构部件和改变支座高程的方法能够消除支座病害影响,整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BFRP)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在桥梁加固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为评价粘贴BFRP布对在役简支板桥的加固提升效果,以经BFRP布加固的在役简支板桥为研究对象进行静动载试验.通过静载试验测得控制截面的应力状态和挠度变形,通过环境激励试验、行车试验研究桥梁的自振特性以及在不同车速下结构的冲击系数.研...  相似文献   

11.
以盆式橡胶支座安装缺陷和墩柱偏移病害调查结果为依据,对施工现场39座桥梁,130个桥墩(台),1 268个支座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部分损坏支座进行解剖分析,揭示了连续梁桥交接墩严重偏移病害的原因。分析表明:支座支撑面安装不水平、支座顶板与支座中心位置安装存在较大偏离和温差变化时梁体伸缩产生的力的共同作用下,连续梁桥交接墩容易出现偏移破坏。  相似文献   

12.
以公路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四自由度的二分之一车辆模型,建立了车桥耦合振动方程,计算了不同车速下桥梁跨中截面的动挠度和应变时程曲线.对比了传统定义法、试验测试法、现行规范法的冲击系数计算值,对前2种方法进行了修正,获得了桥梁结构的最大动效应值,并根据主梁的最大活载内力计算原理,引入数值加权的概念对前2种方法进行了加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定义法和试验测试法计算的冲击系数值比《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计算值小;由时程曲线上最大动效应处得到的冲击系数平均值约是前2种方法计算值的2倍,且其最大值比规范法计算值小37%;基于传统定义法的挠度冲击系数值大于应变冲击系数值,而试验测试法得到的挠度冲击系数值普遍小于应变冲击系数值;基于传统定义法和加权法的挠度冲击系数计算值比规范值大16%;试验测试法和加权法相结合的冲击系数计算方法考虑了移动荷载对整个桥梁冲击的历程效应,计算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模拟现役不同状态下的桥梁静动载试验的过程。理论上建立车辆荷载作用的动力模型,将车辆模拟为三自由度模型,桥梁选用简支梁,并且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系统进行模拟的方法,模拟系统模型,并且模拟静载试验以及匀速跑车试验的几种工况,分析静载试验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匀速跑车试验时桥梁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4.
黄小国 《北方交通》2012,(11):73-76
采用试验与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波形钢腹板EPF组合箱梁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静载试验得到桥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曲线及应力分布,通过动载试验得到试验梁前5阶模态、最大动挠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荷载作用下各工况实测挠度满足规范要求;控制截面实测应力曲线变化趋势与计算值趋势基本吻合;冲击系数、阻尼比以及结构的自振特性同计算结果比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桥梁静载试验、模态测试以及ANSYS数值分析,对连续钢桥位移及承载力进行了验算分析。对桥梁在不同工况下应变、位移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并计算桥梁校验系数。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校验系数均小于1,说明该桥梁结构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结构动力特性良好,现阶段结构刚度与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为今后大跨径钢箱梁的承载能力检测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静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某主跨为80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进行承载能力静载试验.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该桥跨中和四分点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各截面主要控制点的应变影响线以及在基本荷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主要测点的应变、挠度.测试结果表明:各测点的应变校验系数和挠度校验系数均低于规范值,说明正截面强度和结构刚度均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桥梁橡胶支座和刚性纤维两种材料组合为研究对象,探讨桥梁橡胶支座的受力特点、刚性纤维的材料特性及二者组合后作为桥梁支座共同受力的优势。结果表明:橡胶支座在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疲劳破坏,即支座出现开裂、起鼓、局部脱空等各种病害。为降低支座老化速率,提出"纤维橡胶支座",给出纤维橡胶支座平面构造、纤维橡胶支座展现的、纤维橡胶支座设计实施方案以及纤维橡胶支座体现的预期成果、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结果表明:纤维与橡胶支座进行组合,大大发挥纤维的抗拉能力,提高支座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陈猛 《交通标准化》2014,(12):97-99
通过建立梁格空间模型,分析了新老桥梁不同连接方式对活载横向分布以及对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收缩徐变对拼接后的新桥支座反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老桥间的连接方式对拼宽后桥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影响较小,但老桥的上部梁板在加宽后的横向分布系数较初始状态有较大幅度的减小,承受活载作用的能力有所增加;拼宽后,老桥的受力状态有所改善;收缩徐变对湿接缝相邻位置的梁板的支座反力影响较大,新桥支座设计时应选择承载力稍大的支座型号,确保支座有足够的抗压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板式橡胶支座是中小跨径桥梁的主要支座型式,是连接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重要构件,劣化是其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对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板式橡胶支座劣化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可为桥梁支座施工及养护提供一个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列举桥梁的主要病害,并对其病害成因进行分析。根据桥梁检测结果,运用Midas Civil软件分析两种不同工况下桥梁主梁的承载能力,并根据主梁的验算结果对桥墩和支座进行验算。经计算分析出桥梁的整体状况为合格,但上部结构的病害较严重,针对病害提出相应的维修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