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西安地铁5号线地铁车辆牵引系统频繁预充电问题造成正线救援,针对问题深入分析,找出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司机频繁操作方向手柄导致紧急制动发生,造成预充电故障致使牵引系统停止工作。为此提出车辆电路设计及软件优化方案,通过静态模拟和现场验证,优化效果良好,提高了车辆运营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车轮失圆导致走行部损伤这一现象已引起业界广泛重视.针对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轮对-轨道-浮置板"的垂向振动模型.根据该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在恒定制动力/牵引力作用下,当轮周存在多边形不圆顺时,圆周径跳与轮对正压力、蠕滑率、磨耗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浮置板对车轮失圆的影响.通过对比车辆轮周在有无浮置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广州地铁八号线车辆闸瓦制动单元调节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调节器制动过程中的异响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种非径向调整独立车轮走行部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车轮走行部的发展源于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 改善走行部的导向性能,要求开发有别于传统轮对式转向架的新型走行部及车辆;二是低地板车辆的发展要求,让出车轴位置针板高度。独立车轮走行部的结构形式多样。重点分析了一种非径向调整独立车轮走行部的结构,并指出了这种走行部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SS4改进型电力机车在神朔线运用中频繁出现走行部振动,造成机车镟轮及影响其他部件质量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SS4改进型电力机车在牵引重载列车条件下车轮踏面擦伤和异常磨耗是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傅佩喜 《铁道车辆》2004,42(8):42-43
轮对踏面擦伤故障是车辆运行中的常见故障,运行列车因制动系统故障引起列车临时停车的现象屡有发生。轻者,对车辆制动系统进行适当处理后列车可以继续运行;重者,由于轮对踏面擦伤严重过限,必须进行甩车处理。2002年-2003年,上海车辆段因轮对踏面擦伤等故障摘车临修的车辆达1496辆次(表1),占故障摘车临修车辆总数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改善广州地铁1号线轮缘异常磨耗及偏磨问题,介绍了广州地铁1号线在轮对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长期的磨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其他线路的车辆和轨道基础参数,现场调研1号线钢轨和轮对表面磨耗情况等方法,对1号线轮轨磨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此外,还对轮轨磨耗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不同的改进措施以改善1号线的轮缘磨耗率。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昆明地铁首期工程车辆现场运用情况,对车辆现场运用过程中自主牵引系统与国外进口信号、制动系统出现的接口配合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广州地铁5号线直线电机车辆批量出现的安全鼻与车轴刮蹭问题,从车体结构及轮轨关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出现安全鼻与车轴刮蹭的车辆采取了调整安全鼻间隙到正常范围、确认连接部件状态正常、监测直线电机气隙范围、对刮轴部位重新涂漆跟踪处理、对轨道进行检测修复等应对措施,最终确定轮轨关系恶劣引起的走行部振动幅度大是导致刮蹭问题的主要原因,橡胶件的变形超差是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悬挂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在车辆运行中起到承载和传力的重要作用,其走行轮失效对悬挂式单轨车辆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通过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悬挂式单轨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走行轮失效对单轨车辆曲线通过及运行平稳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空载状态下走行轮失效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在曲线半径100 m的线路上限速为35 km/h,而满载状态下走行轮失效的车辆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需要尽快行驶到就近站点疏散乘客;同侧走行轮失效对单轨车辆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在相同行车速度下,走行轮失效时竖向平稳性指标出现了部分数值超过3.0的情况,说明走行轮失效时车辆的运行平稳性会变差。仿真研究结果可为走行轮失效的悬挂式单轨车辆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贯通道系统的结构,分析该系统在列车调试阶段以及试运营期间发生的典型故障,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技术改造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该系统在地铁列车运营期间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铁4号线车轮轮缘异常磨耗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生华 《铁道车辆》2007,45(6):32-34
介绍了上海地铁4号线车轮的材料、机械性能、轮缘异常磨耗等情况,研究了轮轨系统不稳定、环行线路、车轮及轨道硬度匹配以及一系定位刚度等对车轮异常磨耗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车轮硬度、列车定期换端运营以及安装轮缘润滑装置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州地铁1号线信号系统具有列车运行自动调整功能(ATR).在系统实际应用过程中,ATR功能出现一些异常情况,表现出系统的自动调整功能失效.通过分析ATR系统的功能原理,确认了原系统ATR功能设计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ATR功能的两种方案.其中,当设置列车通行时,把ATR发送给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的运行时间先减去约12.64 s这一方案已被采纳,并经过在实际信号系统中的验证,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铁车辆的EP2002制动系统即将进入大修期,对EP2002阀的大修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摸索,从自主维修的角度对EP2002阀的内部结构、大修内容、备件更换要求、试验要求、试验设备自主研制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为日后实现EP2002阀自主维修以及部件国产化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地铁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资料日常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设置专职管理机构、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料记录整理随意性强等问题。结合西安地铁建设时期施工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建立健全制度、强化机构建设、提高人员职业素质、严格过程管理、统一资料格式等方面解决问题,规范地铁施工资料管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批工业和民用建筑不断涌现,越来越多不能用水灭火的场所需要使用灭火后破坏性小的介质进行保护,气体灭火系统逐步得到了业内的认可。文章简要介绍西安地铁2号线气体灭火系统的特点、构成及功能,以及气体灭火系统与消防设备的接口关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京地铁4号线钢轨异常波磨情况的全线调查,得到全线钢轨异常波磨出现的主要特征;针对波磨情况最为严重的轨道减振器扣件区段,进行钢轨原始不平顺评估、钢轨硬度测试以及减振器扣件轨距保持能力的测试分析,初步明确轨道减振器扣件产生钢轨波磨的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给出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地铁列车的安全运营涉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有序运转。如一旦发生地铁列车走行机械部分的故障,如轮对轴承烧损、齿轮咬死、齿轮箱悬挂装置失效等,列车将无法自行或被动牵引出现场,会造成地铁线路瘫痪。地铁列车救援小车能在列车走行部分发生故障后,将故障轮对托起,由救援运载小车替代车轮转动,迅速将故障列车拖离事故现场,恢复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9.
走行部作为城轨列车的关键部件,其服役状态对列车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城轨列车走行部实时监测系统尚在起步阶段,且多数集中在轴箱监测,监测功能单一。研究并设计一套城轨列车走行部地面检测系统,针对轮对尺寸、车底关键部件异常及轴箱、电机等部件温度异常具有检测报警功能,此外还具备系统自检、自动防护、测轴计速和车号识别读取的辅助功能。系统实现了对城轨列车走行部关键零部件的通过式检测,并能针对检测结果做出故障预警。该系统已在北京地铁9号线投入使用,对现有列车检修工作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对城轨列车在途监测的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西安地铁事业迈入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三位一体"的发展转型阶段。从规划建设、运营服务、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西安地铁的发展现状,全面梳理了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地铁事业可持续发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