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汽车情报》2007,(9):32-34
马来西亚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前的汽车整车进口阶段。二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散件组装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后民族汽车工业起步发展阶段。马来西亚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标志是1985年设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马来西亚汽车工业日趋成熟。马来西亚国产车从造型设计、规模化生产以及零配件的生产配套均已实现国产化。国产车的产能和销量在马汽车工业中占绝对比重。2005年,马来西亚国产车和组装车的总产量为55.1042万辆,比2004年增加19.4%。其中轿车总产量为45.116万辆,商用车6.7647万辆,四轮驱动车1.5983万辆,其他1.6252万辆。宝腾汽车公司和马来西亚第二国产车厂生产的轿车占轿车总产量的82%,生产的商用车占商用车总产量的28%,商用车的产量比2006年增加了48%。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农用运输车分会的最新消息:我国农业车行业产销两旺,大势看好。1998年共生产农用车293万辆,同比增长11.6%。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三轮农用车,产量为246万辆,其次是四轮农用车,产量为46.9万辆。据有关部门预测,如果我国农村拥有的农用车从目前的每10户0.3辆提高到1辆,则保有量将达到3 000万辆,这还不算乡镇企业保有量,可见农村市场潜力之巨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户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的提高和改变,农用车在保持“农用”特色的基础上,已开始  相似文献   

3.
《汽车工业研究》1995,(2):8-16,45
2000年世界汽车年产量将达6000万辆。届时,主要轿车生产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份额和自给率将有可能下降,而某些发展中国家则将有所上升。世界3家最大的汽车公司竞争力的分析表明,通用、福特、丰田是世界市场上竞争力最强的3家公司。除丰田公司外,日本其他厂家的竞争力将有所降低。90年代世界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与80年代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80年代,北美和欧洲各厂家主要是在本地区与是日本各厂家的竞争,而在9  相似文献   

4.
90年代初期,我国专用汽车生产已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特点,专用汽车产量,品种和企业数增长迅速,主机厂的专用汽车产量比例超过专用车厂家,专用功能强,技术难度大和附加值高的专用汽车新产品不断涌现,专用车产品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但目前其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从其发展中可以看出,我国专用汽车生产正向高层次,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方向迅猛发展,呈现三大趋势。最后,对发展专用汽车生产提出5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客车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公交、道路客运的发展,尤其是高速客运业的快速发展的态势,客车产量由1990年的2.3万辆、占当年汽车总产量4.5%上升到2000年的70万辆,占当年汽车总产量33.85%;形成了大、中、轻、微全系列,产品覆盖道路客运、城市公交、团体和旅游用车等方面,基本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客车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行业新闻     
《汽车与安全》2010,(6):9-9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十年来载货汽车专用化率上升迅速。2009年全国生产专用汽车164.77万辆,占当年全部载货汽车生产量的比例达到55.68%比2000年提高了28.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初,微型汽车开我国开始起步,经过十几的年发展,已从年产1000-2000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不足1%,发展到1997年年产38.24万辆、占全国汽车市场23.8%的份额。  相似文献   

8.
重庆嘉陵机器厂和建设机床厂先后于1979年和1980年开始生产50型箅。1985年,当全国摩托车总产量突破100万辆大关时,重庆的摩托车总量几乎占全国总产量的50%,自此以后,“嘉陵”、“建设”两厂一直成为我国摩托车行业的排头兵。重庆摩托车工业在近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自1996年开始的滑坡状况。1998年全国摩托车总产量为879万辆,但其中重庆摩托车产量仅占全国摩托车总产量的14.4%,产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本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更是迅猛异常。目前,摩托车正朝高档化、豪华化、电启动代替脚启动的方向发展。1994年我国的电启动摩托车产量为105万辆,还不包括进口和散件进口组装的电启动摩托车,预计2000年我国生产的电启动摩托车将占年总产量的80%左右,因而摩托车启动电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当汽车界正在为该不该发展廉价车而争论不休时,我国最廉价的车子—农用车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当我们正在为中国汽车如何进入百姓家而讨论时,农用车却已经大批进入了占中国百姓人口90%的中国农民家庭。1996年中国农用车的产量已达到了年产近240万辆,是1982年我国农用车刚起步时年产量的近200倍,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当年福特T型车的发展速度。要感  相似文献   

11.
行情图解     
《摩托车技术》2011,(5):26-27
一季度,全行业生产摩托车607.64万辆,其中两轮摩托车553.86万辆,三轮摩托车53.78万辆。两轮摩托车中骑式车生产356.94万辆,占总产量的58.74%;弯梁车生产121.66万辆,占总产量的20.02%;踏板车生产75.26万辆,占总产量的12.39%。三轮车产量占总产量的8.85%。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四轮农用车市场概貌 1.产品呈结构性增长势头。1999年四轮农用车预计产销50万辆和48万辆,分别比1998年增长11.6%和10.3%左右。其中以大功率、不同等级的多种型多功能车市场发展需求强劲。目前四轮农用车生产能力早已超过了市场需求,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发展的递增曲线开始趋缓并略呈下降的态势,显示出步入市场成熟期后转折的迹象。 2.生产高度化集中与散发化并存。1998年四轮农用车前10位企业的合计产量约占总量52%,1999年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工业》2003,(1):37-37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面临着关税大幅度下降,进口配额大幅增加的形势,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国内汽车企业经受住了考验。2002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逐步升温随后加速增长的态势,全年生产汽车325.4万辆,同比增长38.9%,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高增长水平。载货汽车、客车、轿车三种车型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33.57%、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工业》2000,(1):48-48
1999年我国原油产量1.6亿t,汽油产量3741.3万t,85.5%的汽油为汽车所用;柴油产量6302.7万t,随着部分中、轻型汽车柴油化的发展,特别是解放、东风柴油车以及五十铃N系列柴油车比例的增大,汽车柴油消耗量逐年增加,1999年柴油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上升到29.6%,柴油货车产量为汽油货车产量的1.58倍。1999年汽车柴油消耗量为1285.7万t,占柴油产量的20.4%。  相似文献   

15.
压实机械由于使用的广泛性、普遍性,几乎成为现代土方施工成套设备中不可缺少的机械之一,在我国自七十年代末得到迅速发展。 从生产布局看,压实机械制造厂在我国几乎遍布各省(市)、自治区,其中主要生产整机的厂家就达26家之多,而号称“东邪西毒”的徐州工程机械厂、洛阳建筑机械厂已开始大规模专业化生产,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近来,江麓机械厂发展迅速,其他厂家批量很小,生产能力一般,未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6.
韩林 《汽车情报》2005,(32):11-16
一、专用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专用汽车企业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加快了一些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的形成,提升了专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许多地方生产的专用汽车被列为当地政府重点监管产品,得到了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转变。专用汽车一直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历史机遇之中。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全国生产专用汽车的企业约800多家,占汽车企业总数的85%,其中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21%,专用汽车市场稳中有升,产销几乎占领整个载货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7.
《中华汽摩配》2005,(12):41-41
一、中国的摩托车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备顽强生存能力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摩托车行业已经成为中国机械工业中具有一定国际市场竞争力行业之一。目前,我国摩托车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8.
短波     
据2000年第四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我国产量居前20位的摩托车厂家的产品质量均合格并且质量较好。产量排前20名的嘉陵轻骑、建设、金城、钱江等企业集团的年产量总和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 (新华社)  相似文献   

19.
赵航 《时代汽车》2005,(11):18-19
对节约璀社会建设的理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正在全面进入工业化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不能不看到,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包括对环境进行破坏的基础上换来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2003年,我国创造了全球4%的GDP,但是原煤消耗占世界的31%、钢材占27%、铁矿石占30%、水泥占40%。这些都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效率低下,资源消耗度高,长此以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难以持久。因此,建设高效率、节约型社会、合理匹配资源价格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2001-2003年我国专用汽车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从下文的统计数字看,在这3年中专用汽车产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32.0%、58.0%和34.3%;从而使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产量的比例,从2000年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