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概念设计的车轮质量较重,且在螺栓孔和散热风孔处容易出现开裂。因此,通过对某8×4工程自卸车车轮轮辐散热风孔尺寸进行优化,利用Hyper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优化前后的轮辐进行强度分析,优化后轮辐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具有更轻的质量,以实现轻量化目标,达到降低整车整备质量和整车油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铝车轮具有外观精美、综合力学性能好及质量轻等特点,在轿车上得到大规模使用。根据底盘平台化发展需要,为适应不同规格制动器,对铝车轮局部变更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满足铝车轮与制动器间距要求。为减少设计和试验的周期,采用有限元方法对3种轮辐局部厚度不同的车轮进行13°冲击、90°冲击、弯曲疲劳及径向疲劳分析,并选择其中力学性能最差的铝车轮进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3°冲击气门孔位置的最大应力受轮辐厚度影响最大,90°冲击、弯曲疲劳和径向疲劳受轮辐厚度影响差异较小;3种规格车轮理论分析的力学性能和台架试验结果一致,均符合设计要求;为底盘平台化及铝车轮的通用化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Wonder7号铝合金车轮为研究对象,在CATIA软件中建立赛车车轮的三维模型,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生成轮辋和轮辐的几何模型。根据计算极限工况下,对Wonder7号车轮进行受力分析,并对车轮的受力载荷进行确定。建立车轮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仿真得出车轮的受力分布云图,寻找出产品的结构缺陷及失效位置,得到车轮的等效应力云图和等效应变图。根据所得赛车车轮相应的应力分布情况,对其静强度进行了分析,为车轮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首先建立了汽车钢制车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材料非线性和轮辐与轮辋间过盈装配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得到其在径向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接着采用以偏应力张量第三不变量来判断材料塑性变形拉压类型的方法进行车轮应力分析.,并根据危险区域的Mises应力值计算车轮疲劳寿命.最后,对上述仿真和计算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了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车轮结构的进一步轻量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第一汽车制造厂车轮分厂经过六轮试验,制成等厚轮辐车轮,现已小批投产。等厚轮辐与不等厚轮辐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产品质量好,表现为:(1)废品少。不等厚轮辐冲裂的废品率为1~2%,改等厚轮辐后,杜绝了冲裂。(2)表面质量好。不等厚轮辐有裂口、皱纹、厚薄不均等缺陷;等厚轮辐不存在这些  相似文献   

6.
内轮辋轮辐合成自动线系第二汽车制造厂车轮厂车轮车间的一条主要生产线。在这条线上进行内轮辋、轮辐的输送、压装、焊接,以及轮辐的储存。已合成的轮辐轮辋见图1。轮辐轮辋合成自动线的平面布置见图2。该自动线由两段组成:第一段是合成送料器;第二段是CO_2保护焊自动线。在第一段内进行内轮辋、轮辐的输送和压装、合成的输送以及轮辐的储存。这部分是第二汽车制造厂动力厂仪表车间和车轮厂自行设计制造的。  相似文献   

7.
选择具有优良成形性能的600 MPa级马氏体相钢制作成形复杂的轮辐及540 MPa级贝氏体双相钢制作轮辋。建立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采取静态分析模拟动态分析的方式分别对车轮弯曲和径向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易于产生疲劳裂纹的应力集中点及其最大应力、应变值。选用疲劳寿命名义应变法建立了高强钢车轮的E-N曲线,利用疲劳分析软件对该车轮进行疲劳寿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2种试验仿真中出现最大应力的位置与试验显示的位置相一致,进而验证了有限元方法预估高强钢车轮寿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五、自行车轮毂轮辐的创新动态轮辋、轮毂与轮辐是自行车车体结构主要部分。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选择自行车时,逐渐加入没有轮毂与轮辐的创新浪潮中来。从今年世界各地的国际自行车展来看,无轮毂轮辐化的设计概念层出不穷。传统自行车的车轮都有中心轴,通过辐条连接到车轮,车轮由链条带动围绕着中心轴旋转向前。耶鲁大学机械工程专家最近设计研制出一种没  相似文献   

9.
赛车车轮是车辆承载的重要安全部件,行驶过程中,赛车车轮承受来自路面不同幅值、不同频率的激励除受垂直力外,还受因车辆起动、制动时扭矩的作用,转弯、冲击等来自多方向的不规则受力。高速旋转的车轮直接影响车辆的平稳性和操纵性。文章以Wonder7号铝合金车轮为研究对象,在CATIA中建立赛车车轮的三维模型,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生成轮辋和轮辐的几何模型。根据计算极限工况下,对wonder7号车轮进行受力分析,并对车轮的受力载荷进行确定。建立车轮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为预测车轮的疲劳寿命,用Ansys中的Fatigue模块对车轮进行疲劳寿命分析,预测车轮疲劳破坏位置和使用寿命,对设计人员起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车轮轮辐底面的不平度会影响轮胎螺栓的松动和径向、轴向振摆超差,严重时会影响操作和制动性能,引起振动和降低疲劳寿命等。 文中通过对车轮结构和焊接变型原因的分析指出:轮网和轮辐连接焊缝的焊接变型及二者的过盈配合是造成轮辐底面不平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增强轮辐底面刚性,减弱辐缘刚性,提高焊缝处轮网和辐缘端部的刚性以及适当减少装配过盈量等结构措施,藉以提高车轮的几何精度。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文中提出了各种合理的结构形式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