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从2014年12月3日于昆明召开的"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磋商会"上获悉,到2025年将建成从中国云南思茅港南得坝至老挝琅勃拉邦长度890 km,通航500 t级船舶的国际航道,并在沿岸布设一批客运港口和货运港口。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开创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1年6  相似文献   

2.
刘书含 《珠江水运》2014,(24):34-35
11月25至29日,澜沧江—湄公河泰中、洪、枯水期联合考察,于2000年4国际航运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月四国签订了《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磋商会在昆明召开,中、老、缅、泰四国河商船通航协定》,2001年6月实现澜沧代表团对《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正式通航。自正式展规划》进行了讨论和审议,达成共识,通航以来,我国先后建设了思茅、景洪、并签署了会议纪要。  相似文献   

3.
2011年湄公河“10·5”事件的发生,使社会对这条黄金水道今后的走向、发展再一次汇聚了目光。本刊记者就对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问题专访了访云南省航务管理局、澜沧江海事局党委书记傅志明,请他就如何采取积极的应对和防范措施,保证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健康安全有序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澜沧江、公河国际航运开发利用作了回顾及展望并提出了开展综合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科学地引导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澜沧江—湄公河是流经我国和东南亚地区最著名的国际河流。近年来,随着中国境内澜沧江干流8个水电梯级大坝的建成和运行,下湄公河干流正在规划和建设11个水电梯级大坝。这一系列的水电开发活动虽然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但这些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可极大的改善澜沧江—湄公河干流的航运条件,从而为湄公河国际航运通道的开发建设提供有利机遇。文章基于澜沧江—湄公河干流航运开发现状,综合分析水电梯级开发对国际航运通道建设的影响,以期在推进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提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落实"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于2011年12月10日恢复通航后,航运情况如何,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记者2月8日从云南省航务管理局了解到,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情况正常,运输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7.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合作不断深化,各缔约国船舶参与度不断提升,我国海事管理机关对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外轮监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压力。文章在分析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外轮监管的依据及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梳理了《澜沧江-湄公河通航协定》及其谅解备忘录附则的技术条款,探索建立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外轮监督检查要点指南。  相似文献   

8.
梁洪 《中国水运》2006,4(11):54-55
早就听说,云南景洪港边防检查站的官兵,为了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发展,坚持“人性化执法,感情化服务”,为创建“和谐平安口岸”做出了卓著奉献。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9月22日至23日,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前期工作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昆明举行。据中老缅泰共同编制的规划,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程范围为湄公河中缅243号界碑至老挝琅勃拉邦河段631 km航道,整治内容包括航道整治、港口建设和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17,(2):19-21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合作的不断深化,各缔约国船舶参与度不断提升,我国海事管理机关对澜沧江上外籍船舶的监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压力。在分析澜沧江上外籍船舶监管的依据及问题的基础上,将《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与安全类国际海事公约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异同点,旨在借鉴海事公约框架下港口国监督手段,探索澜沧江外籍船舶监管难题的破解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京生 《港口科技》2009,(3):43-44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唐文祥在2009年2月20日召开的云南省2009年水运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该省要加快建设出省出境水运大通道,发展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使云南快速融人长三角、珠三角和东盟经济圈。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发,以云南省交通厅航务处为主,会同来自上海、武汉、四川及云南的船舶专家从1991年起,通过实地考察航道水情,广泛听取澜沧江上船员意见的基础上,对澜沧江—湄公河船型进行研究设计,提出了十多个适于该航线的客贷船型,是云南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去年,省造船学会召开了澜沧江—湄公河船型研讨会,从理论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选择了“两步走”战略,先期重点推行“东部沿海开放战略”,西部诸省区暂时成为追赶东部的群落。但是,远见卓识的云南省委、省政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战略眼光果断提出建设“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于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1990年5月至6月,中国—老挝湄公河联合考察组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南腊河口以下至老挝琅勃拉帮市600公里河段进行了实船考察。1990年8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云南省开发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协调领导小组。同年10月,由省交通厅组织载货试航考察团从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11,(11):65-65
澜沧江航运,目前仅限于下游干流和洱海的开发。其优势的发挥有待于航道整治、梯级电站的建设和与下游湄公河航运的联通。来自云南省航务管理局的数据称,目前从事澜沧江国际航运的船舶达98艘,共473客位,年货运量  相似文献   

16.
澜沧江国际航运十年开发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概况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全长4 881 km,其中中国境内长2 130 km,流经中、老、缅、泰、柬、越等六国,素有"东方多瑙河"美称.中国云南出境多年平均流量2 180m3/s,入海多年平均流量15 060 m3/s.从中国思茅港到老挝琅勃拉邦788 km为中老缅泰四国协议通航河段,平均比降0.4‰.  相似文献   

17.
采用SPSS统计方法,通过对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四国居民、船员的问卷调查分析及不同时期、地点的相关环境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开展澜沧江国际航运十年来对沿江自然环境影响不大,但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大,沿岸四国各利益群体间对进一步加快航运发展意见不一。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共同开发澜沧江一湄公河国际航运,使它发挥东方多瑙河作用,促进我国西南及东南亚经济发展,1998年2月17日至5月10日,中国、老挝、缅甸、泰国组团联合考察湄公河上段枯水期航道。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周传方任中方考察团团长、云南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丁为民始终参加了考察活动。考察团从我国思茅港出发南下,共考察了湄公河上河段361km。其中,中缅界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合作不断深化,进入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的缔约国船舶逐渐增多。由于监管依据存在开放性偏大、操作性不强等原因,我国海事管理机关对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外轮防污染监管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澜沧江对外开放水域外轮防污染监管的依据,分析了外轮防污染监管困难的原因,提出了4条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运》2006,(8):F0003-F0003
云南有金沙江-长江、澜沧江-湄公河、南盘江-珠江、红河、怒江-萨尔温江和大盈江-伊洛瓦底江6大水系。近些年,云南水运抓住机遇,发挥水运通道优势,作出了建设“两江省、三出境”水运大通道建设战略,提出以“北进长江、东入珠江、南下湄公河、连接太平洋、沟通印度洋”的对外水运通道为主线的宏伟规划,大力发展云南水运、大力推进航运旅游开发,促进云南边疆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