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深入分析人的行为特征以及携行系统虚拟力矩控制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来克服摩擦及系统不确定性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原理设计了自适应虚拟力矩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下肢外骨骼的运动控制,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证明了此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邹玉林 《船舶工程》1995,(5):39-43,58
本文运用陀螺特性与光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一种周视跟瞄系统中对瞄睢反射镜进行稳定的陀螺装置,并较详细地分析限控制回路中主回路、补偿回路和辅助回路及其设计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类同时存在状态和控制输入不确定性的时滞系统基于观测器的强稳定鲁棒控制问题,其中不确定性是时变的,满足范数有界条件。被控对象可鲁棒强稳定且满足从干扰输入到控制输出的H^∞范数界约束。  相似文献   

4.
张敏 《中国水运》2007,7(7):171-173
针对一类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在系统不完全直接可测的情况下,基于李亚普诺夫理论设计方法,通过采用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逼近被控对象的未知非线性和引进一种误差观测器,设计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鲁棒自适应模糊控制。该方法考虑了函数逼近误差和系统外扰的存在,给出了这个界的自适应估计项,最后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稳定收敛。  相似文献   

5.
静电陀 螺稳定平台是我国静电陀螺首次在航海上的应用研究项目,其主要特点是采用 静电陀螺摆作为水平敏感元件,能在单个陀螺上通过电参数的调节使之满足无 干扰的Schuler条件。该平台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静电陀螺摆及其控制线路;水平平台控制回路;陀螺摆径向阻尼回路以及纵横摇角度输出装置。本文主 要介绍平台原理、结构、误差分析、静电陀螺摆及其控制线路原理,以及平 台精度的室内测试和海上试验。  相似文献   

6.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一增广非线性观测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滤波和状态估计在动力定位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为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了一增广非线性状态观测器,其稳定性通过李亚普诺夫方法得到了证明。该非线性观测器的性能通过对一动力定位船舶模型的仿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微机械陀螺使用精度,研究了随机漂移误差补偿方法。对静态陀螺输出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出随机漂移数据,采用时序分析方法对其建立AR模型。基于模型设计Kalman滤波器,进行静态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滤波效果显著;动态条件下,滤波效果变差。针对此问题设计了标量因子时变的自适应Kalman滤波器,试验表明,此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微机械陀螺的随机漂移。  相似文献   

8.
欠驱动水面船舶的镇定控制大多采用切换控制的方法,对该问题的研究普遍存在需要角速度持续激励的问题,时变控制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但时变系统存在构造李雅普洛夫函数的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时变状态变换,并基于反步法构造了该系统的李雅普洛夫函数,从而设计了一种全局时变反馈镇定控制器,取消了对初始条件角速度不能为零的约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陀螺壳体旋转法监控技术有助于提高平台罗经系统精度、减少陀螺漂移与加速度计误差。本文首先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应用背景;详细阐述了系统结构特性、基本工作原理、机械编排与稳定回路,以及实现方法;本文深入研究了旋转平台转速的选取方法并分析了系统误差;最后计算了典型情况下旋转壳体的转速。结果表明:采用陀螺壳体旋转法监控技术可以有效地调制陀螺漂移、从理论上可提高陀螺仪精度二至三个数量级,从而使平台罗经系统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陀螺稳定平台姿态精度评估是稳定平台姿态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姿态控制精度的评定不仅仅取决于测量系统硬件设备的性能和精度,还与所采用的精度评定试验方法有关。针对大负载稳定平台姿态控制精度评估问题,论文对陀螺稳定平台误差机制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激光传播特性的高精度光学测姿系统及相应试验方案,对陀螺稳定平台静态、动态环境下的姿态控制精度进行了评定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光学测姿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实用性好,可推广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