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州本田汽车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GHRD)一成立,该公司就宣布他们开始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战略。此后,关于我国合资企业相继发布“自主品牌的发展计划”、合资企业均开始创建自主品牌的舆论,在各种形式的传媒上广泛传播。其实除了广州本田等寥寥几家,至今难觅还有哪些合资企业宣称搞企业“自主品牌”汽车的。舆论宣传上的混淆,将不利于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建设,将延误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毅 《汽车杂志》2007,(9):65-65
今年7月19日。中日合资的广州本田宣布将研发“自主品牌”汽车。国家发改委一位权威人士认为广州本田此举开启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两个第一:一是把合资企业的研发上升到汽车平台的开发;二是产品将挂合资企业自有商标。 但有媒体指责广州本田搞自主品牌是“作秀”,也有人认为广本的车子卖的挺好的,干吗没事找事。带着这些问题.《汽车杂志》采访了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依据品牌的三个属性,确定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本土开发、知识产权归己所有且又在中国注册的品牌,就是合资自主品牌。推动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有利于中国汽车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合资企业的根本利益。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品牌建设,合资企业才能有效培养研发能力和更好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立和发展合资自主品牌,可以扫除原来合资企业遇到的开拓海外市场的相关障碍,有利于其实施海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4 中国轿车自主品牌问题分析 4.1 制约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和自主发展的原因 1)战略影响。缺乏一个指导全行业发展的明晰战略,缺乏鼓励自主品牌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培育的政策,对自主品牌产品初创期的扶植力度不够以及政府出台政策时缺乏严格评估、论证和协调等;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权威人士出来,对汽车自主品牌进行了严格的定义。他认为自主品牌应该具备四项基本条件:第一,由国内汽车生产企业,包括合资企业,在中国取得了商标专用权。第二,必须是在全球范围内独家拥有的商标专用权,不包括买的和租的。第三,是要拥有该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工业产权、产品改进以及产品的认可权、产品的技术转让权。第四,必须是作为消费者识别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企业自主开发汽车产品早巳成为国内汽车界的热门话题。现在不仅自主品牌企业在摘自主研发.就连合资企业也提出了自主研发的计划。  相似文献   

7.
祁玉民 《时代汽车》2008,(11):45-45
中国必须发展自主的汽车工业体系。中国的合资企业没有发展自主的动力,而且现在合资企业没有正确的态度发展自主品牌。国家扶持了“三大三小”,但是他们没有把自主发展起来,反倒是自主品牌企业推动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事实证明.华晨汽车一直”坚定不移地办自主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自有技术、做好自主品牌”.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朱盛镭 《轿车情报》2004,(10):32-34
实现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目标,以自主产品开发项目为载体,实现和形成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和经营能力。需要我们重思战略,确立一个推动集团自主发展,规模提升,跨国经营和科技强身的自主品牌开发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9.
伪命题一:自主品牌 这个话是在北京车展的时候,与我友古清生、何伦PK的时候提出来的。老古说,这是针对合资企业的合资品牌说的。我当然不会认同这个解释,反问既然有自主品牌的说法,那么有他主品牌吗?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几年来乘用车合资企业纷纷推出自主品牌,本文在对目前乘用车合资企业自主品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乘用车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政策和市场驱动因素,最后对汽车行业和相关企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明确支持下,多家合资企业内部酝酿已久的自主品牌研发计划在2009年或者2010年集中发力,由此,将对我国的汽车产业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合资企业加快发展自主品牌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如何看待和认识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研发意向和行为,关系到如何正确看待自主品牌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合资企业研发自主品牌的热潮进行了理性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有关中国汽车工业在加入WTO背景下,如何加快自主开发、培育自主品牌话题,研讨、争论持续不断。在中央领导多次过问批示下,今年“两会”前后达到了高潮。尽管在有的问题上见仁见智.但实现自主发展需要自尊自律社会发展环境,为业内外所共识。曰前媒体两则报道,引发人们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轿车情报》2010,(10):24-24
事件:广汽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在2007年7月19日成立,任务为开发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汽车。今年9月3日“传祺”在广汽乘用车工厂下线。并将于12月上市,实现了其当年的承诺。9月8日东风日产宣布其自主品牌车“启辰”将陆续推出概念车和量产车型。2012年上半年,首款量产车型将正式上市。  相似文献   

14.
赵欢 《时代汽车》2013,(5):19-23
“热衷”于纯电动车的合资企业,除了在去年4月北京车展上发展合资自主品牌“首望”的北京现代之外,今年在上海车展亮相自主品牌的众多合资企业也纷纷把首款车“瞄准”电动车:一汽大众的“开利”、上海大众的“天越”、华晨宝马的“之诺”、一汽丰田的“朗世”等,尚未发布的广汽丰田合资自主品牌首款车型也将是一款电动车。而已经有产品量产上市的东风本田启辰品牌也即将推出E30纯电动车。  相似文献   

15.
“自主”与“合资”是中国汽车业的两大关键词,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合资企业不可能产生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企业不轻言合资。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主”与“合资”几乎成为一对有你没我的“对头冤家”。直到最近,这种情况终于发生了惊天逆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自主发展问题是目前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汽车产业政策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之一。以《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布实施为主要标志,自主品牌汽车终于迎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自主品牌是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 自主品牌简单说是指国内汽车生产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具体来说,应该包括四个条件: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5,(41):33-33
中国汽车产业要不要自主品牌.其实道理并不深奥。2003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70%利润来自销量只占其全球七分之一的中国市场,靠的是大众品牌;当年广州标致20多位法方白领年薪3000多万元.相当于中方3000多名全体员工一年工钱总和,仗的是标致品牌;时下股比各占50%轿车合资企业.外资实际权益超过80%,凭的是产品品牌:不久前大众公司断然拒绝向合资20年之久伙伴上汽集团转让其实早已过时的桑塔纳技术平台,卡的就是不让中方尽快拥有自主品牌,与其抗衡争利。  相似文献   

18.
自主开发重在开发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尹家绪: 自主品牌不等于自主开发,有自主品牌的企业不一定有自主开发。要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开发,只需要考证设计样车和设计规划。比如CAE、SE的分析,又比如各种设计判定、试验判断。目前,长安有些能做到70%,有的可以做到80%,少数也能100%地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悲壮中仍步履维艰。尽管2006年上半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以51.3%的增长率领先合资企业36.3%的增长率,市场份额接近25%。但6、7月份市场份额明显萎缩,8月份虽表现出震荡上扬,与其上半年最鼎盛的时期相比,自主品牌在这几个月的表现还是显得有点差强人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自主品牌轿车迅速崛起,掀起了自主创新热潮,但缘何总是难成气候,究竟是谁动了自主品牌车的奶酪?说白了,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不怨天、不怨地,只能怨自己。  相似文献   

20.
行业资讯     
《汽车维修》2006,(6):46-47
国家发改委:新建合资企业必须发展自主品牌;成品油价格还要上涨可能年内与国际接轨;德开发辅助驾驶技术;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将扩大至客车;汽车侧撞国标年内将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