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进行断级配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表明掺入有机改性活性矿物可以显著提高SMA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抗水损害、抗疲劳开裂等性能,同时可以节约沥青和木质素纤维用量,达到资源回收和绿色环保的目的,具有经济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日益严重的问题,对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进行研究.采用抗车辙级配并掺入抗车辙剂设计了两种抗车辙路面结构,对材料性质进行了测试,确定了混合料的级配及沥青含量,并进行室内试验以评价其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抗车辙级配及掺加抗车辙剂,均可提高沥青昆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且掺加抗车辙剂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客观评价不同抗车辙剂的性能和效果,通过高温蠕变、车辙试验、冻融劈裂、低温小梁弯曲等多种试验,综合评价了3种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低温、抗水损坏性能的影响,表明各种抗车辙剂对于高温性能的提高均有明显效果,对于低温、抗水损坏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同时国产抗车辙添加剂的综合性能与2种国外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交通量的增加,桥面铺装的破坏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高等级公路主要病害之一。桥面铺装体系的主要破坏形式有车辙、滑移和水损车辙与混合料设计所相关,滑移和水  相似文献   

5.
以RA抗车辙剂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为例,首先概述了抗车辙剂的作用机理,然后分别从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以及施工过程控制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抗车辙剂在沥青路面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两种抗车辙剂的使用效果,对添加了两种抗车辙添加剂的沥青混凝土性能进行了不同掺量、不同温度的车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试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试件的60 min变形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试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掺加0.5%、0.6%两种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凝土70℃动稳定度大于5 000(次/mm)。在平阳高速公路路面中面层掺加0.5%抗车辙剂,车辙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抗车辙沥青混凝土提高了平阳高速公路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7.
简述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形成机理和预防措施,介绍了抗车辙剂的作用、种类,并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等证明了抗车辙剂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同时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将抗车辙剂应用到高速公路的实际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沥青混合料本身抗剪切变形能力不足,行车渠化严重和夏季高温等原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沥青混合料较多出现行车道车辙,对行车舒适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沥青面层的车辙受到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结合料、矿料级配、现场碾压等因素的影响.降低沥青标号、采用改性沥青是减少沥青路面车辙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道路交叉口的车辙问题,苏州公路管理处近几年在部分新建道路交叉口中采用了抗车辙型外掺剂路面。通过对各种类型混合料性能的研究以及通车后抗车辙性能的跟踪观察,评价几种路面类型的实际抗车辙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缓解交叉口车辙病害的发生以及路面养护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一种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滑能力,还具有良好的抗车辙、抗水损害能力的抗滑表层,对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抗滑级配类型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抗水损害试验、车辙试验、APA浸水车辙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AC-13K较AK-13A、Superpave-13、无纤维SMA—13在高温抗车辙与抗水损害能力等性能上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提高,路用性能优于其他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