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在现代的海战中,线导鱼雷是潜艇攻远距离击水面舰船的主要武器之一,潜艇发射线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船的过程中,潜艇鱼雷攻击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艇上武器系统能否有效地对鱼雷实施导引鱼雷。论文着重对前置点导引法的原理和模型进行研究,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模拟仿真方法,对线导+声自导鱼雷捕获水面舰船的概率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设定的仿真条件下,使用前置点优化法导引鱼雷攻击目标的捕获概率高于使用前置点和修正方位法导引鱼雷攻击目标的捕获概率,确实达到了提升鱼雷捕获概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水面舰反潜鱼雷攻击潜艇的发现概率计算方法主要考虑理想状态下的发射时刻敌我态势、鱼雷武器性能和预设定参数等信息,在实际作战中对指挥员进行指挥决策的参考价值不高,不能起到辅助决策的效果。大数据分析计算能够找出各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规律性,进而预测不同条件下水面舰使用反潜鱼雷攻击潜艇时的发现概率,从而提高辅助决策的科学性,论文分析了使用大数据分析算法对水面舰反潜武器系统发现概率进行计算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困难,并对计算模型的构建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3.
几种典型航空反潜鱼雷的搜索路径基本上是圆周形,其搜索区域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圆.对鱼雷的搜索过程进行合理的假设简化,建立其搜索模型,并对发现潜艇这个随机事件作统计试验.分析结果可知,提高鱼雷搜索半径,降低鱼雷搜索前的延迟时间,可以显著改善鱼雷的发现概率;反潜机对目标的定位误差和鱼雷的投置偏差,都会影响到搜索概率;从不同角度攻击潜艇,潜艇采取的规避方式,也会影响到捕捉概率,这些结果是值得作战指挥员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舰载声呐系统探测性能远落后于潜艇,并且受复杂水文条件影响较大而造成的水面舰艇在搜攻潜时有较高危险性以及鱼雷命中概率不高的现状,提出了由舰载直升机对潜艇定位引导水面舰艇使用管装鱼雷攻潜的方法,在分析直升机引导水面舰艇对潜艇精确定位时的各种误差,建立鱼雷攻潜相关参数计算模型后,采用模拟法计算了水面舰艇在舰载直升机引导下使用管装鱼雷攻潜的命中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在鱼雷的发射距离为5 km时,这种引导攻击方法的命中概率可达到0.8以上,为实战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潜艇发射鱼雷的可攻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全面解决鱼雷可攻性的新思路。当得到目标速度、目标航向、初始舷角以及潜艇和目标的初始距离时,就潜艇能否发射鱼雷对目标进行攻击,以及潜艇能否在追踪后对目标进行鱼雷攻击,给出了完整的可攻性判断准则。另外还得到了最佳追踪和攻击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合理的机载鱼雷攻潜方式,依据直升机悬停攻击,建立了鱼雷投放参数解算模型;依据前飞攻击,分析了投雷圆半径,建立了投雷参数解算模型。提出常规法和排除法2种选择方式,仿真不同阵位下2种攻击方式的命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与悬停攻击相比,前飞攻击时目标散布区相对缩小,鱼雷命中概率较高;直升机处于敌小舷角时有利提前角较小,避免了鱼雷与潜艇的尾追态势,鱼雷命中概率较高,建议优先采用前飞小舷角攻击方式。实际作战中,还应依据战场态势合理选择攻潜方式。结论对直升机反潜作战使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庆钏 《航海》1993,(4):15-15
未来的海战是反潜战;反潜战的实质是研制出性能优于潜艇的反潜鱼雷(或远程反潜导弹),以便更加有效地对付水下目标:反过来也还是潜艇对攻击方的反潜鱼雷等武器实施反鱼雷等武器攻击和战术的研究。所以说现代化的反潜战是潜艇、鱼雷、水雷和远程反潜导弹等武器的较量。  相似文献   

8.
反潜巡逻机空投鱼雷发现概率仿真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反潜巡逻机具有速度快、范围大、效率高、能力强等特点,从而使得反潜巡逻机投放的空投鱼雷成为现代反潜力量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作战效能,有必要对反潜巡逻机投放空投鱼雷发现概率进行深入的研究,该文分析研究了反潜巡逻机投放空投鱼雷的作战使用方式,并建立了仿真数学模型,对其三种攻击方式下的发现概率进行了计算分析,对向潜艇人概位置点攻击方法造成的发现概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可为反潜巡逻机空投鱼雷作战使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空潜对抗中潜艇的生存能力,从航空反潜作战流程和反潜鱼雷攻潜特点入手,分析了潜艇对抗反潜鱼雷所需的能力。从潜艇对反潜飞机的探测和攻击,潜艇对鱼雷的快速报警、对抗器材的快速发射、对抗器材的尺度模拟、对抗器材的软硬综合对抗等方面,探讨了潜艇对抗航空反潜鱼雷的关键技术实现途径,对提高我潜艇防御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航空自导鱼雷命中概率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某型自导鱼雷和潜艇战术技术性能 ,建立了鱼雷、潜艇的运动模型 ,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对抗 ,采用蒙特卡洛法研究了鱼雷的命中概率 ,其结果与实际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1.
尾流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最优参数解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尾流自导鱼雷在制导机理和弹道控制上与声自导鱼雷均有变化.为了在不利态势下为潜艇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尾流自导鱼雷的命中概率,建立了小舷角态势下尾流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时的参数解算模型,分析了各发射参数对鱼雷弹道的影响,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对不同态势下的尾流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参数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射击参数中,二次转角的大小对弹道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对尾流进入角的影响;在各目标运动要素中,目标舷角对射击参数的影响最大;最后给出了概略态势下的射击参数值,可作为潜艇应急攻击手动设置射击参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潜射线导鱼雷作战使用过程中的方位干扰问题进行阐述,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并以潜艇使用线导鱼雷对"人字形"水面舰艇编队攻击为例进行定量分析和仿真计算,得出了此态势下方位变化规律,为潜射线导鱼雷攻击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水面舰艇有效机动规避声自导鱼雷的问题,以提高舰艇对抗来袭鱼雷的作战效率.针对以往舰艇规避鱼雷二维对抗态势模型的不足,建立了三维空间下的鱼雷弹道模型、自导检测模型、舰艇规避模型以及鱼雷对抗误差模型,运用Matlab工具,对舰艇机动规避鱼雷的对抗过程进行了推演,并采用蒙特卡洛法定量分析了影响舰艇规避鱼雷生存概率的主要因素.推演结果表明,规避航向和航速对舰艇生存概率有较大影响,根据鱼雷报警距离和报警舷角选择合适的规避航向/航速、提高对来袭鱼雷的报警距离和定位精度以及减少系统反应时间,可以有效提高舰艇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鱼雷初期弹道的概念,重点研究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潜艇发射鱼雷初期弹道的数学模型。用Runge-Kutta法对鱼雷初期弹道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鱼雷初期弹道的影响,从而得出发射鱼雷时各参数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分析了训练雷出管速度对训练雷离艇与训练雷入水后初始段的运动安全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训练雷离艇和训练雷入水初始阶段运动方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不会出现训练雷碰艇情况。在仿真初始条件给定的条件下,训练雷可以较快的达到设定深度。  相似文献   

16.
潜艇在海战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鱼雷、水雷、导弹以及深水炸弹等水中兵器的打击,因此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同时提高潜艇水下抗爆炸冲击能力也是提升潜艇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述了潜艇抗爆的研究现状及采用的常用抗爆方法,提出了3种最新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气泡帷幕衰减水中冲击波的理论机理和实验研究成果,为潜艇抗爆炸冲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冷画屏  谢荣鸿  邹振华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167-169,175
作为潜艇对抗反潜声自导鱼雷的重要装备,自航式声诱饵的战斗使用对最终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在简述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潜射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反潜鱼雷动态过程的多个仿真数学模型,对在声诱饵不同参数下的潜艇生存概率进行了仿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潜射自航式声诱饵的作战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潜射鱼雷发射参数设定对鱼雷初始弹道的影响,建立鱼雷初始弹道数学模型,对鱼雷在纵平面的初始弹道进行了研究,利用Simulink编程进行了仿真,得出在不同发射参数设定下弹道的袋深、最大超调量和到达设定深度所需时间.仿真结果表明,鱼雷横舵管制舵角和出管速度对鱼雷初始弹道都有影响,其中鱼雷横舵管制舵角影响较大,为进一步优...  相似文献   

19.
武器装备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维修训练的现状,充分利用了当前先进的CAD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提出并设计了潜艇雷弹发射装置虚拟维修训练系统,探讨了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对潜射线导鱼雷的防御是水面舰艇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首先,归纳了潜射线导鱼雷的一般导引规律,量化分析了线导鱼雷攻击弹道中所蕴含的潜艇位置信息。其次,分别针对线导导引状态和自导追踪状态的鱼雷防御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水面舰艇应将鱼雷置于舰艉大舷角高速脱离的纯机动规避策略与规避意图。最后,概括了规避方法的可行性,并指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与曲折机动、对潜反击、软硬杀伤等手段相配合。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