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满足ITS建设者在数据管理机制和规范方面的需求,ISO 提出了中央数据登记薄(Central Data Registry)标准草案(ISO/DIS 14817),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机制,以加强各个ITS/TICS部门或应用系统之间共享交通数据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对中央数据登记薄数据管理机制的需求,概括介绍了ISO中央数据登记薄标准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介绍了国外在相关系统建设中应用中央数据登记 薄数据管理机制的实例,提出了我国在相关领城应当尽快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ISO/DIS 14817标准草案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数据登记薄标准草案(ISO/DIS 14817)^[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在ITS系统集成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该标准可为我国ITS共用信息平台提供一种非常合适的数据管理机制和参考标准,通过该标准对平台实施规范化建设,可以减少系统间的不兼容、系统无法扩展等弊端。  相似文献   

3.
ITS共用信息平台系统结构及集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从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内容出发,分析了ITS共用信息平台的信息来源与应用需求体系,提出ITS共用信息平台的系统结构,探讨了 ITS共用信息平台集成的技术实现模式,并就我国ITS共用信息平台集成的主导模式和策略— 基于ITMS集成的共用交通信息平台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 ITS 共用信息平台的内容出发,分析了 ITS 共用信息平台的信息来源与应用需求体系,提出 ITS 共用信息平台的系统结构,探讨了 ITS 共用信息平台集成的技术实现模式,并就我国 ITS 共用信息平台集成的主导模式和策略一基于 ITMS 集成的共用交通信息平台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杨齐  孙棣华 《ITS通讯》2004,6(3):35-37
针对交通信息发布与诱导系统对多源信息集成的实际需求,在介绍ITS虚拟共用信息平台基本原理、特性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采用ITS虚拟共用信息平台作为交通信息发布与诱导系统集成的支撑平台,给出实现系统集成的体系结构,讨论了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6.
����ATMS�Ĺ�����Ϣƽ̨��ϵͳ�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基于ATMS的共用信息平台的逻挥结构、构成要素、基本功能、数据库组织 方案为主线,首先用述了基于ATMS共用信息平台在ITS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描述了 共用信息平台所提供的墓拙交通信息的内容,同时提出了共用信息平台的逻挥结构,把共用信息平台划分为三个结构层次,提出了共用信息平台所具备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数据融合、数据仓库、数据挖握等关健技术,具体分析了共用信息平台采集数据时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以分布式数据库为基拙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基于ATMS的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库组织方案,在此基拙上初步提出了建设共用信息平台的两条基本思路,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信息融合系统通过关联系统的信息整合,为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各种功能提供信息支撑.基于对ITS共用信息平台中数据的特点,数据预处理的分析,结合数据融合的级别,提出一种新的面向ITS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融合方法和技术,来满足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的不同的数据需求.这种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信息融合系统通过关联系统的信息整合,为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各种功能提供信息支撑.基于对ITS共用信息平台中数据的特点,数据预处理的分析,结合数据融合的级别,提出一种新的面向ITS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融合方法和技术,来满足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的不同的数据需求.这种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ITS共用信息平台是广州市智能交通系统(ITS)信息共享、交换和信息服务的核心,而软件体系结构决定着共用信息平台的总体性能。根据广州市ITS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平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原则。并在该原则的指导下,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包括逻辑结构、软件模块结构和软件部署结构的平台软件体系结构。文中所提出的软件体系结构已在广州市ITS共用信息平台示范工程中进行了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的成果表明:这种体系结构能有效地连接当前广州市多个已建ITS子系统,实现各系统数据共享和交换,同时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满足ITS不断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速公路ITS对综合利用交通信息的需求,提出构建共用信息平台的设想,并在分析共用信息平台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共用信息平台的逻辑结构,且深入研究其信息组织,剖析共用信息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ATMS的共用信息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兆升  岳昊高颖 《ITS通讯》2004,6(1):111-115
本结合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用户对基础交通信息的需求,以及基础交通信息在共用信息平台中的特点,阐述了共用信息平台采集数据时所要考虑的因素.以共用信息平台的逻辑结构为主线,依次介绍了共用信息平台的功能、构成要素、数据序的组织形式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及其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个主要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和发展方向,以及共用信息平台的建立,它承载ITS的规划、管理控制和业务发展等功能,科学合理地指导ITS及其子系统的建设,最终形成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13.
实时智能交通数据是构建智能交通系统共用信息平台的基础,而对实时智能交通数据的有效管理是实现共用信息平台各项功能的关键。本文提出智能交通数据管理技术中两个关键问题——数据集成技术、数据压缩与存储技术的解决方案。数据集成的目标是利用定量的方法优化实时交通数据的集成误差,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数据中的有用信息,以确定不同时段、不同用途、不同地点的最佳集成度,本文着重探讨利用信号处理中的小波变换理论进行数据集成的可行性。数据压缩与存储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存储庞大实时数据所需要的空间,同时又可满足现在和将来所有用户和用途对数据的已知和潜在的需求,本文将重点介绍通过定量化的抽样技术来完整地保留最有代表性的原始数据的方法。此外,本文还将探讨其它一些与数据管理相关的内容,如:数据质量保证,数据流程框架,数据标准与规范,数据安全保证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广州市 ITS 共用信息平台建设中规范化的要求,针对广州市 ITS 建设的实际,设计了广州市 ITS 共用信息平台系统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并研究了在建设过程中将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主枢纽城市交通信息港的建设为背景,从共用信息平台建设中的网络方案、平台的总体构架、平台的实现和平台安全四个平台建设的主要方面提出交通信息港中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设方案;从而能够在交通信息网络互联,共同提供信息的前提下,保证交通信息资源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享,真正体现交通信息互连和共享的信息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息处理和数据挖掘的智能交通系统共用信息平台的基本构架,并对平台的功能构成、初步解决方案和平台构建当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根据 ITS 共用信息平台的总体目标:从各智能交通子系统中提取各种共性和相关信息,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统计、挖掘和关联等技术,为各层次的用户主体提供基于全系统范围内的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本文不仅提出了 ITS 共用信息平台的总体构架设计,以及各项功能构成和功能要求;而且对构筑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如信息源接口与信息统一标准设计、GIS 底层平台、以 CORBA 为核心的中间件体系、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用户服务软件开发与安全措施等,分别进行了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 ITS 共用信息平台的功能,然后提出了 ITS 共用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结构,然后提出实现共用信息平台通信功能的物理网络结构设想,主要包括信息平台设计、信息平台通信网络设计的基本特点、信息平台的物理网络结构等。  相似文献   

18.
阐述 ITS 共用信息平台的搭建内容及涉及的接口规范,同时对 ITS 共用信息平台的本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发展 ITS 共用信息平台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对面向ATMS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预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面向ATMS的共用信息平台的含义以及作用,探讨了面向ATMS共用信息平台的数据预处理技术,从故障识别,故障修复来对动态交通数据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于面向ATMS共用信息平台数据预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智能交通系统(ITS)共用信息平台构架及解决方案初步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息处理和数据挖掘的智能交通系统共用信息平台的基本构架,并对平台的功能构成、初步解决方案和平台构建当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根据ITS共用信息平台的总体目标——以各ITS子系统中提取各种共性和相关信息,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统计、挖掘和关联等技术,为各层次的用户主体提供基于全系统范围内的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本文不仅提出了ITS共用信息平台的总体构架设计,以及各项功能的构成和要求;而且对构筑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如信息源接口与信息统一标准设计、GIS底层平台、以CORBA为核心的中间件体系、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用户服务软件开发与安全措施等,分别进行了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