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交通问题,为了缓解小汽车的交通压力,必须合理规划私人小汽车保有量.本文首先对现有私人小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然后结合我国小汽车的发展阶段,考虑交通供求关系及其表现形式,基于用户效用最优、随机均衡原理开发了一个双层规划预测模型,最后将其应用于一简单网络,说明此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12个大城市限制小汽车使用的交通政策,评估其在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的效果.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增长的过程.在欧洲,多个地区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增加了公交客运量,但新增乘客来自于非机动交通而非私人小汽车,这实际上增加了能源消耗总量.各城市旨在减少私人小汽...  相似文献   

3.
刘捷 《交通与运输》2012,28(4):32-33
当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达到一定的经济水平,如果不实行调控政策,小汽车就会快速进入家庭,出现迅猛增长.例如北京就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高速度增长.2010年2月末,北京汽车保有量413.2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329.1万辆.2009年净增51.5万辆,一年的净增量几乎与香港机动车总保有量相当.在近400万辆机动车的量级上,仍然保持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实属世界罕见.二是高强度使用.北京私人小汽车年均行驶里程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2倍多.三是高密度聚集.与世界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中心城区低,市区外围高”的分布态势相反,北京400万辆机动车中的80%以上集中在六环路以内;四个中心区私人小汽车保有量户均水平是巴黎同等可比区域的1.8倍,纽约同等可比区域的2.3倍.所以,北京道路交通非常拥堵,让人感到难以忍受.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段外推法的城市汽车保有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保有量的预测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制定各种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分析影响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因素,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交通小区,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对各小区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利用某一小区以往汽车保有量资料,建立基于分段外推法的城市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为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近期预测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停车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宝山区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停车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停车矛盾将日益突出。通过分析上海宝山区静态交通现状问题及产生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静态交通发展策略,支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对区医院、住宅等停车矛盾点提出近期改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娜 《交通与运输》2007,23(5):10-12
面对私人小汽车浪潮的冲击,亚洲先进城市在全面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主导地位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严格控制私人小汽车交通,创造出有利于公共交通的竞争环境。一、亚洲城市公交先进水平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自驾车旅游交通行为分析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和旅游业的繁荣,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不断增加。由于旅游交通需求与传统通勤交通需求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旅游交通规划时,必须对旅游交通需求进行分析。从行为分析的角度,在对旅游交通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ogit模型,分别建立了全国和北京市的周末自驾车旅游出行行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收入是影响个体自驾车旅游出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出行链方式的私人小汽车出行属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飞速增长,私人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的背景下,本文以私人小汽车使用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有效的出行行为分析方法,挖掘私人小汽车出行属性规律,为制定有效的私人小汽车管理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首先从潜在内部属性和行为属性的角度对私人小汽车的出行属性进行分析;其次,引入基于家出行链分析方法,将基于...  相似文献   

9.
城市私人小汽车增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型曲线模型,选择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私人小汽车使用费、城市人口密度作为影响私人小汽车需求的主要因素,以某城市市区私人小汽车增长的相关数据为例,对影响城市私人小汽车增长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人均GDP和私人小汽车使用费是现阶段影响城市私人小汽车需求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我国现阶段小汽车使用特性的基础上对小汽车使用模式进行划分,分析了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活动特性对小汽车使用模式选择的影响,并建立了小汽车使用模式预测模型.研究中用蚌埠和沈阳两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小汽车的使用目前存在较大共性,如女性对小汽车的依赖不如男性等,但差异性也应城市交通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实例证明小汽车使用模式预测模型准确率大于80%,今后可运用于城市小汽车出行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1.
��ͨ˫��滮����:ͳһ��ѧģ�ͼ����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讨论基于用户平衡原则的交通网络优化问题。这些问题大致上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涉及到确定性用户平衡原则;另一类是考虑随机性用户平衡原则。众所周知,运筹学中的双层规划模型能够完美地刻画这些问题,但是所建立的双层优化模型往拄属于不可微优化问题的范畴,这就给设计有效的算法带来了很大困难.此文首先从模型和算法的角度总结了有关这类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接着介绍有关这方面的最新的研究进展,即如何把用户基于平衡原则下的交通网络优化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统一地转换为一个连续可微的单层最优化问题,并设计统一的算法。作为统一的算法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增广的拉格朗日方法可以用来解上述的第一类问题,而基于灵敏度的分析的序列二次规划方法完全有能力解上述的第二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城市发展过程中新建交通小区的配套道路网络设计问题,提出将新建交通小区与现有路网科学合理连接起来的方法。首先用双层规划法建立该问题优化模型,该模型在考虑交通用户出行行为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最优的新建路段选址方案及通行能力设计方案;然后基于粒子群优化技术,设计一个启发式求解算法。最后用一个简单的网络例子验证并分析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吴文祥  黄海军 《ITS通讯》2005,7(3):40-42
本文借助Fisk运量随机配流模型建立一个简单二层规划模型来研究交通信息的最优发布水平,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一些重要结论。在非拥挤交通网络中,信息发布不产生外部效果,信息系统应发布全部信息;在严重拥挤的交通网络中,产生正的外部效果,信息系统应发布全部信息;在一般拥挤网络中,可能产生正的外部效果,也可能产生负的外部效果,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发布水平。  相似文献   

14.
停车费和公交票价是平衡交通方式分担的有效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在分析私家车和公交车两种交通方式并存的路网中出行者的旅行选择均衡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路段及停车设施能力约束下等价的网络均衡模型. 然后,给出了不同市场经营机制下多种交通方式的定价模型,其中市场机制包括垄断、寡头竞争和社会最优. 模型考虑了停车费和公交票价定价策略对出行者交通方式和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以及出行需求弹性. 最后,给出一算例说明文中所提出模型的应用,并解释了不同市场机制下解的经济含义.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1个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多模式条件下需求变动时铁路客票价格的制定问题, 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用1个简单的算例说明该模型及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连续平衡网络设计问题是在连续决策变量的条件下,寻找最优的用于道路网络中某些路段扩建的投资决策方案。文中从代表性消费者理论出发,建立了该问题的基于弹性需求和多用户类型随机用户平衡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考虑了路段能力约束。基于双层模型求解的复杂性,设计了基于混沌优化方法的启发式算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王媛 《交通标准化》2013,(15):137-141
私人小客车家庭拥有率是出行生成模型的重要输入数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出行生成模型。鉴于此,在分析国内外私人小客车拥有的基础上,从影响私人小客车家庭拥有率的主要因素入手,利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提出私人小客车家庭拥有率预测模型,并通过上海市的实例数据给出模型的验证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对部分区域实施“禁摩”政策,不同禁行方案的实施对交通系统中出行者方式和路径选择产生差异化影响。为定量描述摩托车禁行方案下的用户多模式出行选择行为,本文考虑私家车、常规公交及摩托车这3种模式的不同网络出行特征,构建基于摩托车禁行方案的多模式网络均衡模型。首先,设计3种模式混行下的复合交通网络,根据其不同的路段通行能力特征,以及公交车内拥挤和线路选择,分别针对禁行区域和非禁行区域,建立用户出行成本函数;然后,基于用户均衡和Logit模式划分,构建相应的数学规划模型。最后,采用基于相继平均的路径配流算法求解模型,并量化分析摩托车禁行方案下的用户出行效率和事故风险。算例 结果表明,随着禁行区域的增大,转移至私家车和常规公交的摩托车用户逐渐增加,用户总出行成本逐渐增加,出行效率和总事故风险成本逐渐降低,同时,对关键路段实施禁行方案能在较少降低用户出行效率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总事故风险成本。  相似文献   

19.
小汽车限购、限行政策引发各界讨论,但是缺少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角度出发阐述并反思政策推出背景和调整思路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讨论深圳市历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小汽车限制政策规划内容及实施情况。探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层面,面向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应当提出的小汽车限制政策内容及要求。在战略层面提出小汽车发展政策,强调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强化管理政策的法定地位。最后提出,要持续加快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并通过更严格的限制小汽车拥有、使用措施,继续深化道路空间使用管制。  相似文献   

20.
汽车保有量直接影响着区域交通需求,其中对于客运需求的影响则更为密切。通常认为汽车保有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指标和人口数量,而实际上在这二者既定的情况下,基尼系数的变化仍然会对汽车保有量产生较大影响,进而也会影响着区域交通需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