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氢能源的问题,一时问在业界造成了很大的反响。这不但对能源与汽车的结合问题产生了很大的模糊感,还对国内汽车究竟要走什么路,提出了不同的建议。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汽车基础不够扎实、能源压力又迫在眉睫的国度,迅速地找到适宜于自身行业发展的办法,确实再重要不过了。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能源问题,解决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哪种新事物可以轻松替代的。所以,认真地应对能源问题所发出的警告,从自身适应能源问题的特点上找解决办法,才不失为科学的手段。毕竟,我们产业的基础就摆在这里,不可能因使用某一种能源,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的转换,也要有个与基础结合的问题。如果忽视了与能源的有机结合,必然还会被能源之外的问题所困扰。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南宁市公共交通清洁能源应用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南宁市发展清洁能源公共交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及目前南宁市公共交通清洁能源的可能选择,最后提出了南宁市发展清洁能源公共交通的步骤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3亿t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近一倍。我国将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到2010年,我国增加非粮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t。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20万t。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能源资源和节约能源的状况,结合中国“十五”节能计划,提出中国21世纪经济的持续发展只能建立在大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5.
从俄乌2006年初的天然气纠纷到俄白2007年的能源争斗,彻底暴露出了欧盟能源供应途径单一的隐患,而接连的暴雨成灾和持续的暖冬,又使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欧盟能源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能源供应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欧盟委员会於日前出台了能源战略新设想。  相似文献   

6.
三年前,全国政协委员王南华开始关注能源领域的问题。 在去年两会上她提了“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议案,今年又提出了“推进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提案。“去年主要是从石油涨价的角度,认为是中国本身能源供给和结构平衡的问题,所以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的提案。今年的金融危机让我感觉到原来的提案高度不够。每次经济衰退,也就意味着下一次的经济革命,必然会有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据悉,近期美国能源部(DOE)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发布了题为“能源节约计划电动小型摩托车的能源节约标准的G/TBT/N/USA/503号通报”。  相似文献   

8.
陵龙 《汽车与配件》2011,(32):24-25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3月30日在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发表演讲,提出了美国需要大幅转变能源政策的观点。在演讲中,奥巴马表示,今后将用约10年的时间,把美国现在每天1100万桶的石油进口量减少1/3。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了确保替代能源和新的化石能源资源外,美国政府还将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能源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社会,开发和应用新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解决能源问题不仅要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更要着眼于环境,文中论述了氢能用于汽车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地球上亿万年积累的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将面临枯竭,加上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高油价时代不可避免,人类对能源的依赖和获取正面临着重大转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生物能源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生物能源是利用生物质(如生物糖类、农作物秸秆、生物油脂等)为原料生产的能源,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燃料发电、生物氢气、生物沼气及生物质气化或液化等产生的能源产品。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专家预测,到206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用量将发展到能源总用量的50%以上,成为未来能源结构的主要部分。采用新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它们已经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中,并被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26位内燃机专家联名写信,提出了个题为“开发车用动力技术,尽快减轻交通能源压力”的建议,质疑了氢能源的技术前景,似更偏好传统内燃机技术。  相似文献   

13.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对煤炭、石油以及其他能源的大量消耗,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全球气候也在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已经对人类生存条件产生了威胁。可替代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轿车情报》2008,(7):133-133
宝马一直以液态氢作为下一代清洁能源的研究方向,虽然宝马已经实现了液态氢的发动机燃烧控制,但是储存液氢的技术一直是制约氢燃料汽车普及的瓶颈,这次宝马开发出了质量更轻,结构更紧凑的储氢罐,这将进一步提高宝马在氢能源方面的利用率,宝马的专家表示,未来氢能源汽车的理想目标是充入10kg液态氢能够续航500km。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能源资源和节约能源的状况,结合中国“十五”节能计划,提出中国21世纪经济的持续发展只能建立在大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结合当前汽车能源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汽车新能源的特点.阐述了开发汽车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并讨论了我国汽车清洁能源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全球能源、气候危机,帮助汽车摆脱对石油的依赖,通用汽车部署了全球新能源战略,致力于提高现有能源的燃油经济性以及开发使用替代能源和新型动力推进系统。可持续生物燃料,特别是基于非粮食原料的下一代纤维素乙醇燃料的研发和商业化,在通用汽车既定并正在实施中的新能源战略中是一个重要而优先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轿车情报》2008,(11):18-18
节油与低排的环保承诺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对煤炭、石油以及其他能源的大量消耗,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全球气候也在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能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已经对人类生存条件产生了威胁。可替代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未来能源     
《经济导报》2007,(1):53-60
石油天然气公司可能会继续补充可开采能源储量来满足工业需求,但除了能源供应可能最终枯竭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在促使化工、石化等能源密集型行业开始考虑使用替代能源。政策因素——特别是全球范围内要求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能源成本和传统能源潜在短缺都可能会影响工业界未来的能源选择。  相似文献   

20.
汽车能源与环境保护是二十一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的情况尤为严峻,国内汽车年耗油量已占全国成品油的60%,车用柴油则占了23.9%。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巨大的市场需求与能源供给缺口及环境保护压力出现了巨大的矛盾。因此,目前的能源结构对汽车工业来说,已经不能为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