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的思路,对公路建设项目在路网中的作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交通发生/吸引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配预测、与其它运输方式间的转移交通量预测等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从而为合理推算公路交通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按照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的思路,对公路建设项目在路网中的作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交通发生/吸引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配预测、与其它运输方式间的转移交通量预测等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从而为合理推算公路交通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交通量不断增长,国、省道公路改建工程大幅增加。如何准确的预测交通量来保证城镇过境公路的通行能力,是摆在公路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问题。城市道路网络和交通组成的复杂性的原因,城市道路的交通量预测是一个相对公路交通量预测更为纷繁复杂的工作。结合国道绥满公路马桥河永安互通至兴源新丰互通段改扩建工程对城镇过境段交通量预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交通量预测是进行交通状态评价、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前提和基础。预测的交通量数据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建设规模、技术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通过对临夏市经济园区的用地性质、经济以及人员、车辆出行预测的分析,运用四阶段法对该地区的交通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传统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综合运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综合运输网络的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方法,并对预测方法涉及的具体模型进行了讨论。认为应用该方法可以客观反映公路与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作用关系、准确描述交通量的转移规律、充分把握建设项目在综合运输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使预测结果更加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公路交通量的预测,是项目建设规模决策、技术标准选用以及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前提。结合工作实际,对公路交通量预测可靠性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议,对公路交通量的预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宜昌长江大桥-枝城一级公路交通流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宜昌长江大桥-枝城一级公路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和预测结果,预测模型建立在对项目影响区历年社会社会发展计划数据和与本项目有直接关系的路网上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的分析基础之上,并考虑了项目影响区未来20a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黄艳丽 《北方交通》2011,(10):68-72
详述了国道G106平舆段交通量的预测与分析方法,对公路交通量预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综合、系统、全面的分析,为公路交通量的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庆市开县铁桥-四川省开江公路开县段社会经济及交通量发展预测的研究,提出了该路的建设标准应为山岭区二级公路;通过对拟改建公路建设条件的研究,经方案比选,提出了该路的路线方案并估算了工程量;通过对该路地位的分析及经济评价,认为该路的建设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交通量分配预测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四阶段法”预测交通量的重要一步,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多数项目的简捷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使交通量分配预测工作简化,难度降低,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交通与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研究认为运 输业能源消耗与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有关,然而忽视了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对能源消耗 的影响.为了解综合运输系统能耗与运输量、能耗强度、运输系统结构三者的定性与定量 关系,找出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快速增长的真正推动因素,本文以综合运输系统为研究对 象,建立基于完全分解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分析模型,将能耗的影响因素分解成系 统结构、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三大因子,并对1995–2011 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例计算.研 究发现,运输量的大量增加是运输业能耗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值得关注的是,运输结 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我国进一步构建综合运输系统时,应当做好各种运 输方式在能耗方面的优势比较及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应该 大力发展能源消耗率低且对环境影响小的铁路和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12.
为更加准确获取行政区域内路网货物运输量及运输量结构性数据,支撑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决策,在分析区域路网运输量和车辆运输量关系的基础上,依托高速公路收费的全样本数据和公路交通调查数据,采用货车日均断面交通量和等效里程两个类比指标,提出区域路网货物运输量改进的统计方法.按照公路技术等级对区域路网运输量进行细化,拆分得到运输量结构性数据,建立区域路网运输量和车辆运输量之间的联系.以云南省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区域路网货运周转量中,高等级公路比例约为71%,其中,高速公路比例达54%;云南省与外省区域间车辆流动性不大,经济开放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群体型交通,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等问题的首选,故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在综合交通政策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地位。公交优先信号作为公交优先在时间优先的发展方式,主要控制策略包括被动优先、主动优先和实时优先。在综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机非混行条件下单点信号交叉口的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和模块功能。最后,提出应引入先进的仿真技术来进行方案评测与论证,从而更好地制定控制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城市机动车出行交通总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机动车交通的社会成本构成要素,提出外部成本为交通的社会成本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并界定各要素具体边界及范围,由此所构建的各组成部分的计算模型,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交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确切地描述离散时间动态交通分配问题中各离散时段分配时的路网阻抗特性、更合理地反映各时段分配过程中出行者的出行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散周期OD量和差额OD量、分阶段分配的梯阶分配思想,它考虑了各离散时段分配前路网既有剩留交通量对后继离散时段OD用户出行选择的影响,更符合实际. 通过融合相继平均法,设计了梯阶分配算法,并据此对数据结构做了适应性补充. 示例路网下新算法与相继平均算法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算法分配结果能够更为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交通中的动态现象,仿真度更高.
最后给出了梯阶分配思想在现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需求与产业结构间的联系,运用协整理论,研究了客货运量与第一、二、三产业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综合交通客货运量分别与第二、三产业产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一产业的发展不能用来解释客货运输需求的增长;传统的采用单位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产生的货运量指标预测货运需求已不能完全适用产业发展方向;在10%置信水平下,认为货运量是第三产业产值的Granger原因,且第三产业产值是客运量的Granger原因,客运量对数关于第三产业产值对数的短期弹性为1.15,长期弹性为0.41,采用单位三产产值产生的客运量来预测客运需求是合理的;在25%置信水平下,客运量和第三产业产值互为因果关系,但客运需求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后者对前者的拉动作用,说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对引导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拥堵的重要手段。快速公交(BRT)作为济南中运量系统的制式,其运输工具的性能对乘客出行时间、企业的运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天然气车和现代无轨电车两种绿色公共交通车辆的性能进行介绍,从技术、经济、环境、社会影响和实施可行性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最后选择出合适的车辆类型作为济南市BRT的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18.
弹性系数法是交通预测的一种基本方法,其结果不仅受经济指标预测值的影响,还与预测方法的选择息息相关.文中以模糊多元回归理论为基础建立运输量与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并进行模型求解,进而可以对运输弹性系数进行预测.通过湖南省的公路客运量弹性系数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多元回归模型的弹性系数预测方法可以确定弹性系数的变化范围,能够有效地解决观测数据不精确,以及指标变化不确定带来的预测精度问题,合理反映运输与经济发展的趋势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交通量资料少、规律性不强的情况下,设计年限内平均日交通量和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两个参数不容易直接确定,而相关参数如人口、经济、汽车保有量等与之相关性有不同的权重。针对于此,主要利用模糊数学和线性规划的有关理论,通过模糊预测模型对某地区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并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采用不同的权重对其进行交通量分配。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更加客观、合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无法回避的问题。尾号限行作为一种政策性管理措施,能够在短期内大幅削减车辆出行,从而缓解城市道路过于拥堵的现象。但如果长期实行将会对社会经济、产业经济、居民生活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从尾号限行政策出发,分析交通政策对交通拥堵改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基于物元法的交通政策评价方法,为管理者制定有效的综合管理政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