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通过无碴轨道条件下客运专线维修内容、维修组织和维修时间的分析,得出了客运专线综合维修的控制因素和控制时间;合理确定了无碴轨道条件下客运专线矩形天窗时间,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客运专线运行图三角区缩短天窗时间,使之与衔接普速铁路的天窗时间协调,组织"夕发朝至"列车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运量大、效能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是最安全的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为了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决定采取矩形综合维修天窗。分析了倾斜矩形综合维修天窗和垂直矩形综合维修天窗对行车的影响,在满足矩形综合维修天窗条件下,研究了京沪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运输组织方式,并为其他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列车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列车经济合理开行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客运专线列车开行距离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阐述研究客运专线开行距离的思路与方法,综合考虑运行速度、综合维修天窗、市场竞争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分别计算出旅客乘车疲劳适应距离及动车组安全检修距离、客运专线列车最大开行距离和竞争经济距离。最后确定客运专线经济合理的开行距离。  相似文献   

4.
维修天窗是客运专线施工维修的重要时间,合理地维修天窗方案能够保证行车安全、提高线路的利用率、提高行车速度。从影响客运专线维修天窗的各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运用物元分析法量化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评价分析。以某客运专线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过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九条客运专线的陆续建设,现有的有碴轨道养护维修体制将能不适应客运专线的高速行驶。本文综合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和国内现有的秦沈客运专线养护维修体制,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指出了我国现有客运专线养护维修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公路工程已逐渐成为道路交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对其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是人们一直所关注的问题。施工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运转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经济活动.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公路工程已逐渐成为道路交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对其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是人们一直所关注的问题.施工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运转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经济活动,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陈慧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15(5):20-22,31
在高密度、高速度行车条件下,综合维修天窗开设方式和维修时间的确定对客运专线的通过能力、行车组织方式有很大影响。文中对“单线隔日维修型”这种天窗形式进行分析,通过模拟铺画列车运行图,分析“单线隔H矩型”天窗对客运专线跨线列车行车组织所带来的影响,讨论不同天窗形式相互衔接对跨线列车运行线铺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秦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应用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国内外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从结构整体性能、制造与施工、线路维修、初期维修等方面对秦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根据综合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京沪高速铁路本线列车和跨线列车混跑,存在一定的夜间行车需求,其综合维修天窗的时间长度值得探讨.在比较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维修作业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其维修设备布局和京津城际维修作业资料,以钢轨打磨和接触网绝缘子清扫为基准,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京沪高速铁路需要3h的综合维修天窗,并提出一些缩短时间长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CyberRail是一个功能增强的铁路系统,是使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实现安全、高效、一体化多式联运交通系统。日本铁道技术综研所(RTRI)于2000年初开始筹划新一代的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面向IT的铁路领域的ITS——CyberRail。其研究目的在于定义CyberRail的系统架构,推广不同铁路相关信息服务的通用性,界定CyberRail应具有的功能,建立起一个通用的标准或体系框架,保证铁路信息在多式联运体系中具有高度灵活性与开放性。CyberRail是日本铁路系统未来发展的一个参考模式。本文介绍了CyberRail的基本概念、用户服务、系统架构、发展现状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管理的业务需求,综合运用基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理论及分析方法,对铁路基础设施维修核心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包括设备检测、检测数据分析、维修辅助决策分析、维修计划编制、维修生产调度和维修生产作业等关键环节。在对系统设计目标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基于RCM的铁路基础设施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着重论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该系统已经完成阶段性开发,其中的关键技术都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铁路交通作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涉及人员众多、保障了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和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安全.而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交通铁路交通事故暴露了我国铁路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的设计存在缺陷、铁路交通参与人员的公共安全意识薄弱、应急处理能力不高以及网络舆情控制和信息公开程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铁路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铁路桥梁是线路安全运营的重要一环,随着铁路"扩能提速"战略的推进,给桥墩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如横向振幅过大、冲击振动加剧等,严重影响了铁路桥梁的安全运营性能。以朔黄铁路清水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通过运营性能试验,研究高墩桥梁和低墩桥梁在不同荷载类型和不同行车速度作用下的安全运营性能,得出两种桥墩类型桥梁在荷载和车速变化时的动力响应变化趋势;通过对高墩桥梁和低墩桥梁在相同荷载和车速作用下的运营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两种桥墩类型桥梁在相同荷载和车速下的动力响应。相关结论可为铁路高低桥墩的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了近年来BIM技术在轨道车辆运维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归纳了该领域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在轨道车辆运维的应用研究框架包括理论、技术和应用3个层次;理论研究集中在车辆建模、数据库建立和运营、维护方面;技术研究集中在三维CAD、平台建设、数字化管理和车辆部件监测等领域;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列车的日常运营、维护和价值方面;由于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已有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理论方面,轨道车辆的建模和数据库建立精细化程度不高,运维全生命周期整体性不足;在技术方面,模型共享、软件协同、信息管理及车辆监测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在应用方面,轨道车辆运维的可视化程度、成本管理及软件开发研究需要更加具体和专业化,细化到各个层面;未来的研究应加强BIM多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及数据的规范化,实现与新信息技术的融合,构建智能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实现BIM软件更深度的二次开发;将理论、技术与应用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轨道车辆BIM运维体系,完善基于BIM的可视化管理系统,加强对轨道车辆运维中所有服务对象、数据、业务功能一体化管理,提高轨道车辆运维的效率,为轨道车辆运维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确保轨道车辆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高速铁路施工维修水平,减少列车运行延误,对施工计划的具体内容进行效果评价,能找出检修内容的薄弱环节,从而保证高铁设施设备质量状态及列车安全稳定的运行.以实际施工计划数据为基础,对现场施工计划进行影响因子提取,建立基于供电、控制设备、车站及线路及信号及通信设备等重点检修项目内容的评价体系;引入三角模糊数和模糊评价模型,建立施工项目内容的重要度判别矩阵,判断各因子在天窗施工计划中受到重视的程度;分析实际列车延误数据,提取合并与设备故障相关的延误致因,并证明了合并后因子间的独立性;以施工计划实施后仍产生的各类型设备故障及其导致的延误列车数为指标,评价施工计划项目实施效果;最后,以某铁路局实际天窗施工计划内容、列车延误数据为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施工维修项目重视度与设备故障导致的列车运行延误数量、晚点程度成反比;对控制设备和供电设备的检修较为薄弱,这类设备的故障是列车运行延误和晚点多发源.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质量直接影响高速铁路运营效益,在高速铁路建成分布成网的新形势下,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结合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管理模式、类型及特点,论述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构建标准化的编制管理体系,开发基于网络的一体化编图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动车组高级修的安全、有序、高效、优质,结合未来高速铁路检修业务的客观发展需要,提出了面向动车高级修的RFID应用技术方案和智能信息系统框架.首先,提出动车基地在配件物流、人员作业流、动车组车流、检修设备设施中的RFID应用技术方案,以及应用难点的解决对策;四种应用是有机整体,以配件应用为核心.然后,指出了将RFID全面应用于动车检修生产各环节,结合数据集成与语义融合,可以极大强化既有应用系统的性能与功能;并且重点对运用RFID为检修产能的提升进行了量化评估.文中涉及的几类RFID应用已在动车基地投入使用,或者经过试点、试验.  相似文献   

19.
数字铁路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信息系统、物联网、虚拟化、信息集成等技术,研究中国铁路基础设施、移动装备及铁路环境的数字化,实现铁路服务资源和运力资源的全面管理和直观展示的新一代铁路信息系统. 它是在现有铁路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改造和完善,对于提升铁路管理、服务的水平和形象,保证运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分析了数字铁路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提出了数字铁路总体框架和标准体系,并对其中铁路地理信息平台进行了结构设计,对于建设数字铁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字铁路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信息系统、物联网、虚拟化、信息集成等技术,研究中国铁路基础设施、移动装备及铁路环境的数字化,实现铁路服务资源和运力资源的全面管理和直观展示的新一代铁路信息系统. 它是在现有铁路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改造和完善,对于提升铁路管理、服务的水平和形象,保证运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分析了数字铁路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提出了数字铁路总体框架和标准体系,并对其中铁路地理信息平台进行了结构设计,对于建设数字铁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