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通过对沥青路面基层和面层滑移破坏进行的实地调查,应用有限元计算了路面层间的剪应力,并采用路面材料剪切仪进行了室内的层间剪切试验,研究了沥青路面的层间抗剪切能力,分析了导致路面结构层层间滑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路面材料剪切试验仪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层间推移问题,设计开发了路面材料剪切仪用于层间抗剪强度测试。介绍了仪器的设计原理与构造及使用方法,通过具体试验验证了其测试性能的可靠性,证明其可以用于对路面结构层、桥面铺装层的层间抗剪切的试验,为评价路面层间处理工艺措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在沥青路面层间处治工艺方面的研究尚未成熟,我国对透层材料应用效果及层问结合状态的评价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使得沥青路面层间成为沥青路面整个结构层的薄弱环节,层间结合不良使沥青路面整体性降低。并有可能成为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诱因。沥青路面通车不久,出现的推移、剪切以及水损坏等破坏现象较为普遍,这对与沥青路面层间处治不良有关。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层间粘结材料保证基面层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沥青路面厚度是根据多层弹性理论、层间接触是紧密而不产生层间滑移的完全连接体系为原则设计的,以在双圆均匀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实测路表弯沉值作为设计依据。层间结合完好程度对路面弯沉值的大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层间结合牢固可提高道路的整体强度,减小弯沉值,增大轴载次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我们以本地某一级公路实例探讨加强路面层间结合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
层间剪切滑移破坏是连续配筋砼复合式路面常见病害。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应用B ISAR3.0程序计算分析了连续配筋砼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得出了行车荷载、结构层厚度、材料模量及层间结合状态等因素对连续配筋砼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针对刚性基层复合式路面容易出现的层间剪切滑移破坏问题,选取由水泥混凝土基层、层间粘结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组成的复合式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不同层间结合状态下,刚性基层与柔性面层的层间最大剪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基面材料参数对层间最大剪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设计是根据多层弹性理论、层间接触紧密而不产生层间滑移的完全连接体系,以及在车辆均匀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实测路表弯沉值决定的。层间接触的条件对路面弯沉值的大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层间接触牢固可提高路的整体强度,使弯沉值变小,增大轴载次数,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有文献记载,层间条件从连续到滑动的变化可以导致极限轴载降低大约40%。  相似文献   

8.
层间推移破坏是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常见病害.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利用BISAR3.0程序计算了连续配筋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并通过室内剪切试验研究了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层间抗剪切能力,分析了导致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层间推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层间结合面是其结构的薄弱环节,目前通常采用设置黏结层措施来增强层间结合力,但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仍时有发生。利用自行设计的路面材料剪切仪,以水泥稳定碎石和沥青砼AC-25I为基底材料,用SBS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为黏结材料,在不同基底与面层材料组合情况下进行抗剪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为定性地评价沥青路面层间结合力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山区公路建设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山区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山区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层间滑移、开裂等病害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其原因主要在于车辆荷载的剪应力和路面结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孙科 《北方交通》2013,(7):25-27
通过制作双层板模拟旧沥青路面和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路面,并且采用同步碎石作为层间联结层,测得了层间抗剪强度与抗拉强度,表明了不同路面类型对同步碎石联结层抗剪与抗拉强度的影响。沥青路面加铺新面层,同步碎石联结层的层间抗剪强度与抗拉强度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别提高了10.1%和25.4%,说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时,需要配合合适的层间处治措施,比如撒铺乳化沥青、铺设格栅等,保证改建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承德市已建山区公路长大纵坡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层间滑移破坏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山区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发生滑移和车辙破坏现象的原因;分析长大纵坡段车辆行驶特性和层间滑移的破坏机理,计算层间的不同接触状态下路面结构的应力影响,并提出层间滑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半刚性路面基面层间剪应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面层间推移破坏是目前中、低等级沥青路面典型的早期破坏之一。采用有限元法,对基层和面层之间的剪应力进行系统的计算,分析了路面结构参数和行车荷载的影响,得出了基面层间剪应力变化的一般规律,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杆系模型形成结构的总刚矩阵,分析时考虑了梁、柱的弯曲、剪切、轴向变形以及节点域的剪切变形;经过静力缩聚将其化为质点串模型,然后结合层模型的一些特点,得出等效层问剪切刚度,最后利用层问剪切模型的简化二阶分析方法得到了考虑二阶效应及节点剪切变形的层间剪切模型总刚矩阵。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沥青路面面层和基层之间的连接,防止由于连接不足导致的层间剪切滑移和路面疲劳开裂,近年来,在辽宁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新建和大修养护工程中,多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施工完成后,实施橡胶沥青碎石封层等下封层技术。利用有限元ABAQUS分析软件建立沥青路面结构模型,对模型施加动态轮载和约束,分析在两种不同层间接触状态下面层和基层之间层间剪应力及拉应力的变化规律,依据数值分析的结果可知,摩擦系数相对较大的层间处治技术对于提高层间连接性能及抗疲劳开裂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层间结合面是其结构的薄弱环节,目前通常采用设置粘结层措施来增强层间结合力,但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仍时有发生。应用自行设计的路面材料剪切仪,以水泥稳定碎石和沥青砼AC—25为基底材料,用SBS改性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乳化沥青为粘结材料,在不同基底与面层材料组合情况下进行室内抗剪试验,研究沥青粘结层的抗剪切规律,分析各因素对粘结层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为定性地评价沥青路面粘结层抗剪性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沥青路面层间破坏原因,采用BISAR3.0软件对路面结构层间受力进行分析,探索了层间接触状态对路表弯沉及路面结构各层剪应力的影响规律,最后根据力学分析结论,提出加强路面层间黏结的措施,供相关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丽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0):150-150,152
路面层间接触条件会影响道路性能。首先分析沥青路面层间接触不良的危害,并借助Bisar3.0软件分析了层间接触不良的影响因素。无论对于规范修订还是生产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旧水泥板沥青加铺层黑白层间水平剪切滑移和界面粘结两类失稳性破坏,通过复合结构弹性理论计算、MATLAB编程、层间剪切和拉拔试验,揭示了车速、路面附着系数、竖向荷载、层间接触系数、加载速率、温度、粘层油洒布量等对层间极值应力应变、剪切强度和拉拔强度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了层间剪切强度与正应力、剪切速率、温度以及拉拔强度与拉拔速率、温度、粘层油洒布量的函数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5℃时拉拔破坏界面发生概率从大到小排序为水泥板表面、粘结层、沥青膜,45℃时为粘结层、水泥板表面、沥青膜,层间平均粘结强度随着上述排序的递减而增大;为减少层间失稳性破坏,应适当提高行车速度,控制汽车轴载,清洁和糙化水泥板表面,选取适宜的粘层油洒布量,液体石油沥青为0.20~0.40L.m-2,乳化沥青为0.48~0.60L.m-2,并推荐以芯样平均拉拔强度和破坏界面位置作为加铺层施工质量检验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20.
依托南大梁高速公路复合式路面试验段, 测试了不同糙化界面的露骨率和构造深度, 并钻取芯样进行45°剪切试验。结合45°剪切试验测试结果与层间剪切过程力学特性, 将层间剪变特性曲线划分为弹性阶段、破坏阶段、剪切强度衰减阶段和残余阶段, 采用界面构造深度、剪切强度峰值、剪切强度峰值对应层间相对滑动位移和残余剪切强度等指标评价层间剪变特性, 分析了界面糙化方式、防水黏结材料类型和用量、温度和加载速率对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变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 凿毛界面构造深度(1.17mm) 大于喷砂界面构造深度(0.37mm), 结合不同糙化界面下剪切过程的层间力学特性差异, 凿毛界面较喷砂界面所成型复合试件具有更优的抗剪性能; 防水黏结材料相同时, 凿毛界面层间剪切强度峰值对应层间相对滑动位移(0.19~0.79mm) 较喷砂界面(0.16~0.33mm) 更大, 且防水黏结材料对残余剪切强度和剪切强度峰值的影响大于层间剪切强度峰值对应层间相对滑动位移的影响; 整体而言, 温度对层间剪变特性影响显著, 5℃时层间剪切强度峰值为40℃时的7.0~10.0倍, 测试条件对层间剪切强度影响较大, 50mm·min-1加载速率时测试层间剪切强度峰值为5mm·min-1加载速率时的1.9~3.5倍。可见, 凿毛糙化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切强度, 且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变特性需采用多指标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