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根据大连市已建成通车的沥青路面的使用情况,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城市道路施工与管理的经验,从施工前准备、路基施工、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城市沥青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2.
通过笔者近几年在沥青面层施工工作中的实践,通过沥青路面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不断影响和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施工过程对原材料检验和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施工机械投入、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控制等方面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余静 《交通标准化》2005,(12):34-37
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因素很多,需要从公路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等各环节着手,抓住各主要矛盾,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及其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地下通道的施工将对路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期间需制定相应的沉降控制标准.应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推导出水泥砼路面沉降控制值的解析公式,并用有限元进行验证说明了该公式的正确性和适用性.该公式对同类工程制定沉降控制值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的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面排水处理等方面浅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7.
从路基施工前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的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面排水等方面浅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现象及其成因,结合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预防路面水破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路面的使用情况 ,从设计的客观和主观方面 ,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路基施工、路面施工等方面较全面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省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路面基层施工、台背处理、路面面层施工及路面排水处理等方面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不仅与设计、施工等沥青路面形成前的环节有关,而且与沥青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和管理也联系紧密。因此,要解决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一现象,就必须严格从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方面控制把关,合理设计.施工得当,从而使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基层施工、桥头台背处理、混凝土路面施工、道路表面排水处理及断缝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6.
从路面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找出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桥梁施工中预应力锚端发生破坏的施工过程,较为详细地进行了破坏原因分析。根据预应力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说明了现场处理措施和锚下混凝土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军 《北方交通》2005,(7):41-43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期破坏和使用期破坏的角度,从路基施工前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表面排水处理等方面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基层施工、桥头台背处理、混凝土路面施工、道路表面排水处理及断缝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各种形式的水破坏,分析了影响水破坏内外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对施工过程提出了防止混合料离析、提高压实度和抗剥落性、提高排水结构质量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