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涛 《轨道交通》2013,(1):76-76
系统简述 车地无线网络系统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点开发的高速移动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车一地无线通信提供大容量、稳定、可靠的无线传输通道。车地无线网络系统能够为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及车载乘客信息系统在控制中心与运营列车之间建立稳定、安全且避免;中突的实时无线数据传输通道。车载CCTV系统通过车地无线传输上传数据通道,将采集的列车车厢内乘客乘车视频信息实时上传到控制中心;车载PIS系统通过车地无线传输下传数据通道,将PIS视频信息从控制中心下传到运营列车上,在车载LCD显示屏上进行实时播放。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商用公网长期演进(LTE) 系统承载时, 跨核心网互联互通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不满足业务需求的问题,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长期演进(LTE-M) 综合承载系统的业务需求, 提出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操作性需求和数据业务的互联互通需求, 研究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 设计了可靠性保障方法, 包括核心网间路由重建立、核心网间故障倒切、核心网板卡倒切等, 提出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的系统架构; 在实验室搭建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测试环境, 分析了信令和数据, 以验证其是否满足应用需求, 并进行了LTE-M综合承载系统跨核心网切换测试、跨核心网路由测试、核心网故障倒切测试、可靠性测试和互联互通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跨线运营需求, 需实现LTE-M终端和基站之间参考点、核心网服务网关与分组数据网关之间参考点、移动管理实体之间参考点以及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与移动管理实体之间参考点接口的互联互通; 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跨核心网切换时间小于1 s, 核心网间路由重建立时间小于1 s, 核心网单板故障倒切时间小于2 s, 跨核心网故障倒切时间小于31 s; 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业务传输时延小于0.15 s, 丢包率小于1%;10 MHz带宽能同时传输1路100 kb·s-1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业务、2路2 Mb·s-1的车辆视频监控业务和1路4 Mb·s-1的乘客信息系统业务。可见, LTE-M综合承载系统互联互通性能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跨线运营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地铁乘客信息系统(PIS)对于地铁的正常运营和灾害应急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对PIS系统车地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概述乘客信息系统和新的传输需求,重点研究WLAN和LTE两种PIS车地通信技术,进行分析与比较,提出推荐的通信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大连地铁服务质量与乘客满意度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基于SEM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对乘客满意度的影响.首先,建立解释变量也称为潜在变量(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有关的经济性、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与观测变量也称为显变量(调查问卷设置的相关问题)组合的测量模型,验证模型与数据的契合情况并探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建立外因变量(经济性、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对内因变量(乘客满意度)作用的结构模型,进行路径分析.研究发现,安全性最能影响乘客满意度,其次是舒适性.通过重点改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使乘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更加满意,从而提升乘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乘客满意度出发,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确定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的条件概率。最后以重庆市轨道交通服务为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重庆轨道交通服务的几点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干.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公众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可靠性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评价指标,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服务质量和设施设备能力利用率至关重要. 本文总结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指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将由工程导向的功能可靠性研究拓展至乘客导向的运营服务可靠性研究,论述了研究服务可靠性与功能可靠性关联关系的必要性,并给出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服务可靠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客运服务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是进行乘客满意度测评。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构建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测评模型,从服务质量、服务设施、服务安全、服务环境等4个方面确立了指标体系,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通过对某城市地铁的调查,测得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并深入分析了每一指标的影响力。最后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现代有轨电车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传输多业务数据通信的需求,提出基于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全业务承载专用无线通信设计方案及可靠性措施。通过分析已通车运营项目的数据业务技术手段,重点探讨承载抗干扰、时隙配比优化、系统及设备、单板级冗余等可靠性措施。经过分析和仿真,确定区间远端射频模块和按车站部署远端射频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无线覆盖。通过抗干扰分析,给出频率隔离建议方案。调整均衡时隙配比实现上行和下行业务不受影响,采用车载数传设备冗余保证可靠性。以成都蓉2号线为例,建设统一的车地无线通信网,实现了车地无线通信、集群对讲等无线通信业务,并通过完善的等级标识机制实现精细化的业务优先级管理,有效保证了有轨电车可靠、安全、高效运营的无线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9.
票价直接影响乘客出行方式选择和城市客运结构.在比较交通方式相对优势度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城市综合交通乘客出行时间最少,整体系统结构优化为目标,构建了城市客运系统整体出行时间最小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操作性.算例表明,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情况下,随着票价降低,选择城市公共汽车和私人小汽车出行客流转移到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逐步增加,整个系统广义出行成本降低,系统总出行时间减少.城市客运系统结构中各交通方式优势的发挥受票价影响,在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时,应优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以增强客流分担率,最大可能发挥其运能大和系统出行时间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编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应主要针对乘客的需求而制定,是当前需要优先制定的服务业标准之一。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及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国际相关服务标准以及我国现行的服务标准及标准化模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系统性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编制原则。乘客乘车是一个按时间顺序的活动过程,沿乘客乘车时间次序展开服务次序,是标准编制的重要技术方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内容是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编制的一项主要任务。在借鉴国外先进服务标准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和从乘客实际需求出发来规范服务内容。最后,对乘客相应权益的规定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铁乘客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TDD无线通信方案。与目前常用的车地无线通信WEAN技术系统比较,TDD新技术更能满足地铁高速运行的需求,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标准》(GB/T 50546—2018)的修订背景,阐述了该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以及车厢舒适度评价体系、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供给水平、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创新点。重点解读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精度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线网与城市空间功能结构的协调性、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客流门槛,以及快线、普线共走廊的技术要求等11个方面的特色内容。该标准突出了针对乘客服务的技术要求,提出一系列定量技术指标,便于执行和操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基于IEEE802.11系列标准的两种WLAN传输方式——空间自由波和波导管. 简要分析两种传输方式的工程和技术特点. 深入分析WLAN射频覆盖和通信机制. 结合北京轨道交通亦庄、昌平线组合传输方法的应用实例,提出空间自由波和波导管进行组合的组合传输无线覆盖方式,并简要介绍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工作方式,无线AP的性能特点和分布原则. 计算WLAN自由空间损耗、信号接收强度、链路系统裕量. 提出WLAN技术在信号系统车地通信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站台客流拥挤、服务效率低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性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本文从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个角度重点对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上的乘客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在乘客个体行为方面,主要研究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高峰和平峰时段乘客个体的步幅、步速、步频等属性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建模分析;在乘客群体行为方面,主要研究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出站乘客流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以及针对乘客候车区选择特性分析建模。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乘客行为规律及模型,为地铁车站根据自身类型进行客流组织和站台服务设施布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轨道交通网络环境中乘客出行路径选择与站内走行行为的问题,传统方法由于缺乏时空维度的详细数据,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易存在偏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WIFI信号的逐渐覆盖和移动终端数量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大量无线定位信息资源。为实现乘客出行时空轨迹的精准化识别,利用轨道交通网络范围内的WIFI信号数据,建立基于乘客完整出行链的轨道交通超级网络,提出基于改进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定位算法的乘客出行轨迹推断模型。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为准确地推断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及车站内的综合出行过程,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票务清算等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当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突发事件导致停止运营服务或运能不足时,为防止乘客在站内滞留积压,采用应急公交接驳巴士利用地面道路,把乘客转运至目的地站或能提供正常运营服务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这种应急接驳组织方式具有影响范围大、涉及部门广、组织要求高、衔接环节多等特性。本文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公交接驳的范围和启动、结束条件,梳理出政府相关部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和市公交企业的对应职责,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公交接驳的信息通报、启动程序和车站组织等关键环节,并提出若干建议供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等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时空分布特征是网络化协同运输组织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在系统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行为的基础上,基于Multi-Agent建模技术,构建了网络客流分布动态仿真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乘客的网络出行过程,统计分析得到路网的客流分布特征.该模型既能反映乘客网络出行行为全过程,又能满足大规模路网仿真需求.最后,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仿真系统,通过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实际数据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查询系统的应用现状,应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乘客信息查询系统. 本文重点讨论了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网络化查询系统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从系统软件总体结构、数据接口、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以及网络系统等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 最后通过实际系统开发应用,验证了系统关键技术实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该系统对今后同类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突发事件下地铁网络乘客出行行为仿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会对乘客出行行为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将影响网络客流分布。首先分析了突发事件对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出行行为选择的影响,建立了乘客Agent和列车Agent模型及系统要素间的交互机制,利用多智能体仿真方法构建仿真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突发情况下的乘客出行行为进行仿真研究。最后通过实验网络进行仿真验算,结果与传统方法对比验证本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布计算提供基础,也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列车运行方案调整等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158-160
论述综合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系统开通试运行前的大联调中的作用,认为可以利用综合监控系统,反映出整个机电设备系统"面向设备、面向运营、服务乘客"的建设目标,在大联调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