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异化思想一直在历史过程中被反复提起,在马克思之前,已经有很多哲学家对异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马克思在前人异化思想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引申出异化,并将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赋予了异化全新的内容,创立了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劳动异化”的现象,这就给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和阻碍.这就需要我们去正确认识和理解劳动异化,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意见,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粗线条地勾勒了异化范畴的发展史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程,并分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正确的,但不是凝固的;新形势下的劳动发展,主要是生产劳动范围的扩大,和劳动结构的复杂化;劳动价值“一元论”仍是正确的,但与现实生活有矛盾,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探讨新的理论出路;分析了按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与按资分配的关系及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法规体系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还处于建立之中,有必要大力加强对劳动法规体系的研究,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角度,阐述了劳动法规体系的原则和必要性,以劳动法为统帅,以各劳动部门为骨干,以单项劳动法规为基本要素的劳动法规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再论实践存在论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践存在论美学那里,马克思的实践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原意被篡改,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社会存在秘密的意义被遮蔽,其对于美学的指导意义也被过滤;存在论的反异化的文化现代性意义被消解.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远离现实的理论拼贴并没有推进当前的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探讨劳动关系发展的过程与现代人力资源兴起,指出这两门学科在劳动关系和劳动管理问题正朝同一方向发展,即趋向于一种人性化的和谐、互助、友爱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但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目前政府在现代化建设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理解对于更好的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服务劳动的价值决定进行了探析,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物质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服务劳动,可以物化的服务劳动可以创造 价值,而且可与收入相交换的转瞬即逝的所有服务劳动,包括商业纯粹服务劳动、国家官吏、军人、法官等的服务劳动,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在区分抽象自然与现实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差异的“人的科学”。循着马克思“人的科学”的思想路向,本文从研究视域与主题、思维方式与把握尺度、功能目的三个层面对哲学与科学作了清晰的划界,为对马克思哲学做出符合其文本原义的诠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是现代社会是否和谐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企业和谐目标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没有企业的和谐.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近年来,绍兴市公交集团公司以构建“和谐公交”目标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建立和谐劳资关系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以发展促和谐、以管理促和谐、以文化促和谐.实现了职工权益与企业繁荣进步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其革命生涯中始终关注东方关注中国,他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实际出发,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的政治、经济、阶级及社会进行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初步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本质特点及发展方向,对于今天不断走向改革开放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论述"消灭私有制"的文本含义及其误读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私有与私有制的区别及区分意义,提出马克思在私有和私有制的理解和评价上存在着诸多的维度和层次,并非完全否定二者,而是在一定意义上给予了二者充分的肯定,为正确理解《共产党宣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或许是无法回避当代自然和人的关系的严重失衡,并试图回应时代关于恢复生态平衡的呼唤,李泽厚提出了“人的自然化”,作为对“自然的人化(人力化)”的补充和纠正,并给了这两方面几乎相等的美学地位。但“人的自然化”所描述的美,却不是由“人力”、“劳动”创造的。所以,李泽厚提出“人的自然化”,其实是向自己的根本性命题“美在自然的人化(人力化)”发出了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14.
荀子的“天人”观是儒家一贯的“天人合一”论,而不是所谓的“天人相分”。其“明于天人之分”强调的是天、人各有其职分,人应遵守其本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亦并非忽视甚至罔顾自然规律,一味片面地强调改造自然,而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裁取自然界中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或规律为人类服务。同时,荀子还继承了儒家之“时禁”等生态保护的思想,提出了诸如“应时”等不“失万物之情”的“天人合一”的原则,极力主张保护和有节制性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简要考察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确立过程以及哥白尼日心说、达尔进化论对它的反叛和冲击。同时,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继哥白尼、达尔之后真正的第三次哥白尼式革命,是最深刻的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因为它把人类及其意识现象看成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它所理解的实践也是作为“类活动”(宇宙现象)而被考察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虽然以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但它是从宇宙普遍进化出发而不是从人本身出发来看人。这种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在今天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具创造个性、最有争议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对自然的依恋,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分析等都值得研究。劳伦斯一生都在思索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其作品中此主题始终被国内外学界所关注。本文主要从劳伦斯的历史背景、文化熏陶和生活经历等方面来探讨劳伦斯的生态思想渊源,从而揭示劳伦斯的创作动机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7.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和首要代表柯亨认为,自我所有原则是自由至上主义的一种主张,而马克思与自由至上主义者一样坚持了自我所有原则.然而,当我们进入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中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后,我们发现,在自我所有原则的问题上,马克思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矛盾景象.这种矛盾的解决在于马克思区分了作为法权的自我所有原则与作为解放的自我所有原则.并且,在这两者之间,马克思无疑又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18.
小说《老人与海》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晚年的一部杰作。小说主要叙述了老渔民圣地亚哥出海捕鱼的故事。人们欣赏它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而站在当今时代,小说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矛盾的多维生态关系尤为凸显。文章细致展示小说中人,自然(大海)及海洋生物之间的对话和交锋,分析坚毅的渔夫不能如愿从大海深处带回巨大的马林鱼的根本原因,引领人们对小说潜在生态批评的认识,同时延伸人们正确的生态认知。  相似文献   

19.
<左传>对男性的称谓,常结合地域信息、个性记号字和个人身份等方面的内容.对女性嫁后称谓,通常将父姓结合丈夫的国、氏、谥等信息加以称谓,偶尔也结合个性记号特征.春秋时期对人称谓的总的特点是个性特征不如现在突显,这与当时重礼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