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通运输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产生大量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本文以2021年为基准年,设置参考情景、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通过LEAP (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模型对2022—2035年湖南省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参考情景下,湖南省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量高速增长,2035年排放量达5724.78万t,预测期内未出现峰值;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湖南省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预计分别于2033年、2029年达到峰值,峰值量约为4481.44万t、4257.95万t。预测期内,能源消费量仅在强化低碳情景下达峰,于2030年达到2162.24万t标准煤的能源消费峰值。最后,基于减排潜力分析提出湖南省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3个主要建议:建议采取强化低碳情景下的强化节能减排措施,尽早实现碳达峰;社会车辆是减排关键子领域,建议推广新能源的同时构建清洁电网,实现减排效益最大化;公路货运是减排重要抓手,调整运输结构和降低重型货车的碳排放是减少公路货运排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尽早达峰对中国实现总体碳达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测算 2000—2019 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水平,分析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构建拓展的 STIRPAT (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在设置各主要影响因素增长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岭回归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并基于情景分析预测5种发展情景下交通运输业碳达峰情况。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下,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将于2035年达到峰值12.35亿t;强化低碳情景、一般低碳情景、一般高碳情景及绝对高碳情景下,中国交通运输业将分别在2030年、2032 年、2040年及2043年达到峰值,峰值量分别为10.31亿,11.00亿,14.01亿,16.47亿t。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达到一般低碳或强化低碳情景,使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尽早达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性能源紧张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节能减排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发展绿色低碳运输,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关于“做负责任行业、负责任部门”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同心协力,切实推进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加快推动道路运输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运输行业的污染排放问题愈发严重,已经 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政策手段有效治理城市交通运输污染排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 发展和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各个要素因果关系的基础 上,将城市交通能耗与排放系统划分为:人口、经济、私家车、公共交通、物流与货运、交通基础设 施、能源消耗与排放等7个子系统,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城市交通减排治理决策模型,以哈尔 滨市为例进行策略仿真。在对模型进行方程设置、参数估计和有效性检验之后,利用Vensim软件 仿真模拟不同交通减排治理策略实施效果,并探讨如何通过不同策略组合实现城市交通碳达峰 目标,为碳达峰下城市交通减排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5.
交通领域一直以来都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给交通领域的发展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通过梳理交通运输需求、运输方式、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等对交通领域碳排放的多元化影响,指出交通领域碳减排面临的主要困境和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从交通工具的新能源化、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居民出行方式转变等方面制定应对策略.交通工具层面,持续推动小汽车的新能源化;交通运输结构层面,构建以电气化铁路运输为骨干的多式联运绿色物流体系;居民出行层面,通过推动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推广绿色出行碳普惠机制等措施引导居民出行方式由小汽车向公共交通、步行以及骑行等转变.  相似文献   

6.
7月23日至26日,由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主办,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承办的全国道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节能减排低碳交通专项培训班在宁夏银川开课。  相似文献   

7.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交通运输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应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鉴于此,阐述了低碳交通的含义和低碳交通体系的构成,在低碳交通理念的基础上,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公交车辆选择、公交运输组织方式、公交智能化和企业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绿色公交企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8月16日,以"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水路交通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低碳交通运输——水运发展峰会"在京召开。会议旨在宣传贯彻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十二五"水运节能减排总体实施方案》。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峰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讲话。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的重大战略决策, 围绕国家及省市县新一轮绿色交通发展、 双碳工作要求等, 立足嘉善发展实际, 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 围绕 “基础设施、 运输效能、 低碳装备、 污染防治、 绿色出行、 创新机制” 六大领域先行先试, 探索推动嘉善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的长效路径, 打造 “结构合理、 集约高效、 节能低碳、 环境友好” 的浙江绿色交通发展的县域示范标杆。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7):156-157
首先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城市化、机动化需要、减排任务要求等方面分析了发展绿色交通的必要性。并通过交通运输节能降碳、智能交通应用、新能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节能环保监管与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对绿色交通顶层设计进行阐述,从而建立多模式平衡的低碳绿色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1.
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部门,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同时 应努力降低其碳排放量.本文定义了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建立了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 影响因素解模型,其影响因素分为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两类.以吉林省为案例进行实证 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结构 调整因素抑制了交通运输碳排放效率的增加.各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促进了总碳排 放效率的增加,铁路运输促进了总碳排放效率的降低,其他运输方式对总碳排放效率的 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理论与交通运输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专业系统工程。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这一专业术语至今,在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于交通运输系统的过程 中,形成了交通运输专业系统工程的特色。本文在回顾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近半个世纪发展历程 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演化过程;结合影响交通运输系统的要素 与重大活动,梳理提炼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阐述不同阶段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 展理论进展与工程实践成就。考虑到过去近40年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已有了较大变化, 本文提出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要点,展望了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实践中面临的 难题。研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应结合新时期交 通运输需求的时空特性与交通供给模式的演变,重点研究交通运输系统服务效能提升理论与方 法,攻克碳中和目标下的运输供给技术与管理机制建设难题,切实解决交通运输工程实践与政策 领域内日益复杂的问题,从学术、理论及应用上提升交通强国和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氢能是未来能源系统清洁转型的重要二次能源。本文首先调研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既 有的氢能研发总体战略及其实施情况;结合氢能源的优势和未来全球碳减排的任务,分析了氢能 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情况;从技术角度比较了美国、欧盟、日本的 氢能技术推广策略,指出我国氢能研发技术的国际差距。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铁路、 公路、水运和民航等运输方式的碳排放水平。在氢能既有特性参数基础上,测算了氢能在道路、铁 路等不同领域应用的碳减排效果。结果发现:氢能替代公路货运10%,可减碳7000万t;1000万t 氢用于替代道路货运可获得近1亿t的碳减排量。本文研究提出了氢能研发与应用策略,建立可 再生能源与氢能综合互补调节机制,如近期利用西部地区可再生发电的弃电降低电解水制氢成 本,利用灰氢替代燃油,中远期推广扩大氢燃料电池市场等。本文还研究了交通运输业适合氢能 发展的重点领域,分析表明:2060年氢能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如能达到4000万t,可望实现交通运 输业减碳约4亿t。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将氢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到大功率、长 距离以及冬季低温地区客货运输领域,与既有电动汽车发展战略一道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的对策 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STIRPAT模型,选择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人均GDP、机动车保有量、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和城市化率7项指标作为我国区域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建立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碳排放预测模型,并以1990-2016年北京市交通碳排放相关数据为基础数据做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训练样本交叉验证均方误差仅为 0.008 040,得到参数C和γ的最优值;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拟合回归效果良好,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 2和0.995 0,即模型具有良好的学习和推广能力;未来区域交通碳排放增长趋势逐渐变缓,但总量将继续呈上升趋势,社会仍然面临较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相似文献   

15.
低碳背景下的多式联运路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运输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多式联运作为一种主要的运输组织形式,国内外的文献中却少有关于多式联运碳排放研究的文章.本文提出了运输总成本最小和运输碳排放总量最小的多目标0-1规划模型,构建运输总成本时不仅考虑了运输弧段上的运输成本、运输节点的换装成本、铁路车站及水运码头的存储成本还考虑了运输弧段与代理商的匹配关系.运输碳排放量则由运输过程碳排放和换装过程的碳排放构成.采用改进的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对模型进行求解,算法能有效保存优秀个体和降低计算的复杂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既有多式联运收益清算一般按照各方式运输距离及费率确定,未充分考虑运输时间效率和外部性(如碳排放)对于联运服务竞争力的影响,导致收益清算与联运服务竞争力的分离,限制了联运服务的发展.本文据此提出了基于各方式运输时间效率及碳排放的收益清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各方式运输时间及运输时间比例的变化,并通过权重系数来满足不同联运环境下收益清算的需要“. 渝新欧”多式联运的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提高运输效率较高、绿色低碳方式的收益占比,如当公路时间不变,铁路运输时间由目前的 14.9 d缩短至 9.0 d时,其收益由 95.0%提升至 98.9%.运输时间及其比例的权重系数案例显示,其他条件一定时,不同的权重系数下铁路的收益占比相差约3%,因此需根据实际联运环境确定合理的权重系数.  相似文献   

17.
既有多式联运收益清算一般按照各方式运输距离及费率确定,未充分考虑运输时间效率和外部性(如碳排放)对于联运服务竞争力的影响,导致收益清算与联运服务竞争力的分离,限制了联运服务的发展.本文据此提出了基于各方式运输时间效率及碳排放的收益清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各方式运输时间及运输时间比例的变化,并通过权重系数来满足不同联运环境下收益清算的需要“. 渝新欧”多式联运的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提高运输效率较高、绿色低碳方式的收益占比,如当公路时间不变,铁路运输时间由目前的 14.9 d缩短至 9.0 d时,其收益由 95.0%提升至 98.9%.运输时间及其比例的权重系数案例显示,其他条件一定时,不同的权重系数下铁路的收益占比相差约3%,因此需根据实际联运环境确定合理的权重系数.  相似文献   

18.
管理部门和学界高度重视货运结构优化问题,因为过高的公路货运量导致货运碳排放居高不下,不利于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除货运结构外,货运碳排放受诸多因素影响,但研究者大多仅关注部分重点因素影响,对于货运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效应缺乏准确理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自上而下”法测算1999—2019年中国货运碳排放量,并构建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变量(如人均GDP)与货运特征变量(如货运分担率)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通过调整不同货运方式使用费用,模拟2030年不同政策刺激情景下货运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1999— 2019年,社会经济变量对货运碳排放增长的年均贡献度为73%,显著高于货运特征变量;公路、铁路和水路货运分担率变化对货运碳排放增长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1.81%、-0.01%和-0.26%;2030 年公路货运量全部转为铁路或水路货运量的极端情景,难以实现单位GDP货运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5%的标准;增加高碳货运方式使用费用的碳减排效应比降低低碳货运方式使用费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角度,提出通过构建运输分工合理的综合运输通道来降低运输能耗成本,通过建设"零换乘"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来减少道路私家车的数量,建立"无缝化"的综合交通货运枢纽以减少重复作业,通过优化城市对内、对外交通的衔接提高机动车的出行效率,使"低碳"发展理念在目前的交通规划设计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