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与前方车辆距离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未来智能交通的前方车辆单目视觉测距方法.首先,提出融合物联网、智能识别、云计算技术的车联网模型,车辆可实时向车联网回传位置信息及前车图像,请求附近交通标志及前方车辆几何尺度信息,车辆端可计算图像坐标系下车道标志线、交通标志、车辆尺度信息.然后,建立单目相机数学模型,介绍以交通标志、车道分界线为合作标志的单目视觉测距方法.最后,综合应用单目视觉测距方法,设计了前方车辆自适应视觉测距方案.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单目视觉测距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可丰富驾驶辅助系统的前方车辆测距手段.  相似文献   

2.
现有旧混凝土桥梁作为新建桥梁施工平台时往往需要特种车辆通过,但关于旧混凝土桥梁通过特种车辆时最大车重的研究较少。运用整体受力横向分布系数法和内插横向分布系数法,对某旧混凝土桥梁通过特种车辆时的最大车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研究方法及成果对于山西省旧混凝土桥梁的利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由车辆阻塞或碰撞桥洞引起的交通事故,设计了适应不同路况需求的智能限高警报系统。采用激光技术对车辆高度进行超高检测,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单片机对检测信号集中处理并无线传输,超高车辆接收警报信号后改变路线避免事故。智能限高警报器有效警示驾驶员注意货车高度,大幅度减少卡桥、撞桥交通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4.
《广东交通》2008,(1):9
1月20日,省政协委员焦太山在会上呼吁,应对特种车辆加强监督和规范管理,并取消目前的“粤O”字车牌。 焦太山指出,当前一些地方的假冒、盗用特种车牌照现象非常猖獗,也正是这些人肆无忌惮地违法违章,给特种车带来不少负而影响。他建议要大力清理、整顿特种车辆牌照,特别是对悬挂假特种车牌的车辆进行严查和打击。他同时建议对特种车辆进行精简,尽量减少特种车牌的使用,“对特种车牌车辆要规范、统一喷涂标识,外观尽量不要与日常民用车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无人驾驶环境下特种车辆在典型Y型匝道合流区快速平稳通过,研究了全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集中控制场景中考虑特种车辆优先通行的协同控制方法;通过博弈确定了控制区内合流序列排布,考虑特种CAV任务优先属性与车型特征,分别设计了与加速度关联的特种CAV车道优先属性、与时间关联的车种优先属性和与加速度变化率关联的车型稳...  相似文献   

6.
据来自德国的消息,梅赛德斯-奔驰乌尼莫克卡车连续第9年被《越野》杂志评选为"特种车辆"单元年度最佳越野车.今年的"年度最佳越野车辆"评选活动共有来自53家厂商的125种车型参加,评选将越野车辆分为13大细分单元进行分别投票.截至活动结束,评选共收到了超过7.4万张选票.最终,梅赛德斯-奔驰乌尼莫克凭借31.1%的读者投票率摘得"特种车辆"单元桂冠.据悉,德国《越野》杂志自1982年起,便展开了由读者投票的"年度最佳越野车型"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总公司联合主办的2004年第四届北京国际商用车辆、特种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瑞士、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80多家厂商。  相似文献   

8.
李国威 《交通标准化》2014,(12):160-162
隧道灯具应适应公路隧道使用特点,节约能源,提高照明效果,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分析我国公路隧道照明灯具研制及照明设计的现状,从电路、照明灯具及太阳能供电系统方案设计三个方面提出照明系统方案,并探讨公路隧道照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特种车辆驾驶模拟系统转向力觉临场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特种车辆驾驶模拟系统的构成,并对特种车辆驾驶模拟系统转向力觉临场感子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说明,给出了转向反力矩的数学模型,以及实现力觉临场感的反力矩电动机的驱动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特种车辆驾驶模拟系统的转向力觉临场感子系统模拟的坡路、颠簸路面、车辆加减速、转向、侧滑时的力觉具有良好的真实沉浸感,而且解决了反力矩电动机驱动的效率和振动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先进的城市公交车辆保修设备和设施是公交车辆保修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公交现代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以警告标志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根据数据统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受测者的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对警告标志认知无显著影响,并对低于67%的认识率的警告标志,以语意分析方法从“名称含义不清楚”“不易识别”“不易联想”“图形设计太复杂”4个因子进行辨识错误分析,并进行了优化改善设计,通过方案必选和认识率的研究,最终确定合理的改进警告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高速公路车辆追尾和连环追尾等事故,本文研究了车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公路预警与避险模型.本文利用车联网系统,将交通事故快速预报给后方车辆,并实时分析路面车辆信息,帮助后方车辆及时做出合理应急方案和应急措施.试验证明,跟车预警模型能够及时提醒驾驶人员避免追尾,在无法避免正面碰撞时,应急避险模型能够根据路面状况做出有效判断,成功进行避险,避免连环追尾事故发生.公路试验中第3车减少制动距离9.2 m,第4车减少制动距离21.4 m,较大地缩减事故后续车辆行车制动距离,能够在密集的行车路段,有效降低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车路协同技术对车辆运行生态特性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试验平台构建车路协同条件下的雾天预警系统,测试了驾驶人在浓雾条件下驾驶车辆的能耗排放特征;设计了空白对照组、可变情报板(DMS)预警组、人机交互界面(HMI)预警组以及DMS+HMI预警组4种试验场景,招募43名驾驶人开展驾驶模拟试验,通过对比不同预警方式作用下车辆总体和道路关键区段的能耗排放差异,明确不同预警系统对车辆运行生态特性的影响效用。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组,3种车路协同雾天预警系统均能显著降低车辆整体能耗与排放,但是不同预警方式的作用效果并无明显差别;道路场景分为了预警前、预警区、渐变区和雾区4个关键区段,3种预警系统在预警区及渐变区均可有效降低车辆能耗及排放;HMI从发出预警信息后开始生效,DMS可在车辆进入预警区前产生效果,DMS+HMI在预警区的效果最为显著,但进入雾区后不能有效降低车辆能耗与排放。可见,虽然车路协同雾天预警系统整体可以提升车辆运行生态特性,但是单一增加预警强度或改变预警方式并不能有效保证整个雾天影响区域不同区段均具有节能减排效用,合理设置车路协同预警系统应综合考虑不同预警方式、预警信息触发点位及时机、驾驶人特性等因素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小磨路K109+600~K122+024路段上的隧道群、陡坡与混行路段为试验样本路段,应用虚拟视景生成系统建立了路段三维静态与动态模型。在隧道内设置倒伏示警柱、视觉标线与常规标线3种中央隔离设施,在爬坡路段与混行路段上均设置附加车道,对比分析了3种路段上的平均车速与车辆平均横向位置,并评价了3种安全保障措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隧道内,3种中央隔离设施下的平均车速标准差分别为9.74、10.01、10.40 km.h-1,车辆平均横向位置标准差分别为0.54、0.70、0.69 m,说明设置倒伏示警柱后,车辆保持较好车速和横向位置;在爬坡路段上,当交通流量不超过1 000 pcu.h-1时,设置附加车道有利于主线路车辆车速的提高;在混行路段上,当非机动车流量分别为500、800 pcu.h-1时,设置附加车道后,车速增大,车速标准差减小,车辆横向位置变大,说明设置附加车道有利于提高和稳定车速,并可减少与对向车辆的冲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目前跨江大桥车载危化品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提出建立区域协作的联动机制的必要性.基于区域协作的联动机制,提出以监测预警、资源储备、协同救援、评估恢复4个方面构建区域协作的应急管理机制.同时,以泰州大桥为例,提出基于区域协作救援机制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包括应急组织、应急流程以及处置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对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冲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快速明确交叉口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通过对上海市5个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交通冲突调查,分析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冲突类型特征和冲突点空间分布规律,揭示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冲突的致因。结果表明,最突出的机—机冲突类型为直行与对向左转冲突(45%)。另外,超过50%的机—非冲突以及机—人严重冲突与右转机动车相关。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和负二项模型分析冲突及严重冲突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左转专用相位、右转车比例及大型车比例是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车辆定位方法和智能卡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车辆定位在公路运输管理和智能 卡在高速公路收费中的应用.车辆定位应用于货物运输中可以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增加车辆 的安全性.管理中心和移动车辆可利用移动通信设备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管理中心在掌握车 辆位置与状态信息的前提下进行车辆调度和物流管理.基于智能卡内的CPU,针对高速公路的 收费管理制定专门的卡内操作系统,能够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的“一卡通”.  相似文献   

18.
307国道鹿泉井陉路段由于多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近年来大型车辆和超限车辆的不断增加.使水泥路面出现了断板、碎板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形,设计单位提出了使用贫混凝土基层的方案。贫混凝土基层是专门针对特重交通条件,为抵抗大量超重栽车辆所开发的新型、增强的刚性基层类型。总结该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经验,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汽车的动力特性和通过特性为理论依据,根据目前快速公交专用车辆大都采用低地板大型铰接底地板车辆的现状,结合其容量比一般普通公交大得多的特点,对快速公交专用道的道路线形设计进行分析,提出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