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在分析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评价交通事故预防中人为驾驶失误的指标体系,利用AHP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估理论建立了人为驾驶失误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武警部队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利用AHP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估理论建立了武警部队运输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双车道公路弯道驾驶轨迹跟踪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双车道公路弯道轨迹跟踪行为的瞬时多变性,及驾驶人模糊感知与主观决策能力导致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驾驶人在前方弯道线形影响下的驾驶特性,引入转向驾驶行为控制因素,运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理论,研究了模糊性和主观性对轨迹跟踪行为的影响规律;基于灰色理论,利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建立了轨迹跟踪模型.选择5处曲线路段进行实地试验,通过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行驶轨迹弧长、横向力系数和轨迹侧向偏移是轨迹跟踪行为的控制因素;综合考虑主观与客观因素的权重确定方法,体现了驾驶人在模糊优选决策轨迹跟踪行为中的主观特性.   相似文献   

4.
从铁路应急准备能力、铁路应急响应能力及铁路应急恢复能力3个方面, 构建了重大疫情下铁路应急救援能力预选评估指标; 为提高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独立性和可靠性, 应用传递闭包法对指标进行筛选, 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作为重大疫情下铁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并通过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计算体系内各指标权重。分析结果表明: 一级指标中铁路应急准备能力、铁路应急响应能力、铁路应急恢复能力权重分别为0.26、0.53、0.21, 铁路应急响应能力权重最大; 在疫情期间应着重保障医护人员和物资的输送,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铁路应急准备能力下属二级指标中, 应急物资指标权重最大, 为0.29, 在准备阶段应防微杜渐,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提高应急物资经费占比, 明确各应急机构权责, 及时完善更新应急预案; 运营恢复权重为0.47, 在铁路应急恢复能力下属的二级指标中占比最大, 在恢复阶段应着重提高运营列车数, 及时公开运营列车信息, 开行复工专列。该体系为提升重大疫情下铁路应急救援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客观合理地评价燃气公交运营的本质安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哈尔滨市某公司为例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离差最大化法得出各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合成算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这种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高评价体系的可靠性,适用范围更广[1]。最后,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企业运营安全水平做出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基于AHP-离差最大化法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合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研究结果对发现燃气公交系统管理的薄弱环节、提高燃气公交系统安全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评估理论建立了货运企业运输安全综合评价模型,此模型的运用有利于促进货运企业运输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邮轮靠泊的风险问题,首先对大型邮轮的安全靠泊进行理论分析定义;然后以东渡港区1#、2#邮轮泊位为例进行量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定性权重,并收集挖掘模拟操纵实验数据利用变异系数法来确定风险指标的定量权重;最后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采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比对验证;最终根据模型及权重大小得出大型邮轮安全靠泊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8.
导航信息作为驾驶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其播报方式差异性会对驾驶人的信息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因此, 有必要研究不同播报方式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表现。 针对高速公路大流量路段车路协同场景下, 不同导航播报方式对驾驶行为的有效性评估, 缺乏量化依据的问题, 文章基于驾驶模拟器, 搭建了 4 类车路协同典型场景, 并选取 38 名驾驶人进行驾驶模拟实验, 获取驾驶行为数据并采用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 从驾驶效率和安全 2 个层面选取 4 个指标, 评估了近距离、 远距离两种播报时机和哔声、 语音两种播报形式 4 种组合方案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 高速公路大流量路段车路协同场景下驾驶人偏向远距离语音播报。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ERM理念为基础确立了评价指标,以情景意识和公司安全文化意识为依据对轮机长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各个指标权重的确立是采用全方位专家调查问卷结合层次分析法,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完成了一套轮机长综合评价体系。最后,用VB6.0编程并用其进行实例验证。文章提出的轮机长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研究更加全面,对航运企业的轮机长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分析船舶海上航行风险指标因素对航行安全的影响,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法对船舶航行风险进行评估.从构成船舶海上航行风险指标体系的众多因素入手,在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对船舶航行风险影响大小不一的基础上,对风险体系内指标因素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确认导致船舶海上航行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估法,可获得全面和可靠的体系指标因素数据及信息,为海事局监督部门、船公司、船舶制定应急策略和安全航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智能汽车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提出了人机共驾的概念; 从切换的发起者、强制性与计划性三方面论述了人机共驾智能汽车控制权切换的分类方法, 分析了广义和狭义2种分类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从驾驶人的认知、驾驶负荷、反应力等方面剖析了人机共驾中人因的特性及其对控制权切换安全性的影响, 总结了控制权切换的试验研究方法和人机交互形式, 指出了控制权切换安全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 人机共驾智能汽车的应用范围是L2~L3级自动驾驶, 特点是人与系统彼此协同完成动态的驾驶任务; 由系统主动发起、驾驶人被动接管的控制权切换情形与安全性更被业内关注; 驾驶人能有效地对当前驾驶状态进行认知和评估, 进而接管车辆操作, 并最终规避风险, 是保证控制权切换安全性的关键; 人因是影响控制权安全平稳切换的重要因素, 主要表现为认知水平偏低, 切换前后驾驶负荷阶跃式突变, 次任务的影响机理不明确, 反应力随切换场景的不同而差异显著等; 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还包括接管绩效的评价, 切换时机与人机交互方式的优化以及试验手段的提升等。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于换道预警的驾驶风格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驾驶风格驾驶人对换道预警需求存在差异的问题,采用视觉传感器、 雷达传感器、GPS、车辆 CAN 总线数据采集系统,基于小型乘用车搭建了实际道路驾驶行 为试验车.通过对多名驾驶人进行实际道路自然驾驶试验,选用跟车时距、换道时距、超速 频次、换道过程最大方向盘转角等参数,采用模糊评价法建立了驾驶风格离线分类模型, 实现了将驾驶人分类为冒进型、比较冒进型、比较谨慎型、谨慎型四类.采用换道安全性相 关参数对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随着驾驶人谨慎程度的增加,换道安全性评价参数更 倾向于安全,驾驶风格分类模型与实际换道安全性评价参数之间呈现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体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分析了城市道路网质与量的功能,研究了城市道路网的规划指标体系,提出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体系宜划分为空间指标体系和交通质量指标体系两大类,并分别确定了7个空间指标和3个交通质量指标的定义及量化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指标量化计算中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在城市道路网规划阶段便于获取,便于不同城市结合自身特点确定规划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的有效性,提出了速度、行车轨迹、生理、交通事故以及满意度等5个评价指标,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观测数据,举例说明速度和行车轨迹指标的应用。分析表明:速度和行车轨迹指标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部分微观层面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生理、交通事故以及满意度指标均可用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安保设施有效性评价,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均有一定的限制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变异系数及属性识别理论对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在对影响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建立了城乡结合部交通属性识别安全评价模型。根据单指标属性测度值和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度值,利用置信度准则识别城乡结合部的交通安全水平。应用此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分析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以为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规划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驾驶行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复杂环境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了深入理解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规律和行为风险性,本文聚焦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对货车驾驶人的驾驶行为风格、行为风险性及其与行车安全的关系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首先,利用构建的文献检索策略,筛选出38篇相关文献,并结合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对生成的4个研究主题,即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辨识,危险驾驶行为与行车安全,货车碰撞事故致因分析及驾驶安全风险评估进行总结;其次,针对数据源、特征工程及建模方法等分析要素,构建了适用于任意研究主题的通用研究路径,并重点归纳了目前研究主题在数据源、变量选择方法、研究地点及建模方法等关键要素的研究进展;最后,分析和探讨了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与行车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描述、解释、关联及应用的角度提炼该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有必要将驾驶状态特性、车辆运行状态及道路交通状况等多维特征变量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开展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双驱动的驾驶行为研究;需加强研究山区公路环境下货车与其他类型车辆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从“人-车-路”视角分析货车碰撞事故致因;需进一步完善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高新智能自动化环境下的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与行车安全关系研究;拓展面向驾驶安全的货车驾驶人驾驶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框架。研究 成果将为货车事故治理、公路货运平台监控及道路线形设计等应用场景提供重要依据,并有助于相对全面地理解货车驾驶人驾驶行为与道路行车安全的交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为帮助驾驶人正确认知自身的安全驾驶能力,揭示“人-车-路”相互作用关系并衡量各要 素对车辆驾驶安全性的影响,构建了考虑驾驶风格因子的综合风险场模型。首先,针对现有风险 场模型在人因要素刻画不足,将车辆加速度方差和方向盘转角方差转化为驾驶风格因子,表征驾 驶人潜在驾驶习惯;然后,根据事故风险的突发性和短时性特征,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将驾驶全域风险分解为平稳阶段和局部突变阶段风险信号能量,作为评 价驾驶能力内在属性的关键依据;最后,开展行人横穿风险场景的驾驶模拟试验验证。结果表 明:驾驶风险能量在空间形态上呈“椭圆形”圈层分布,沿物理轮廓中心高边缘低,风险演变过程 能量大小“爬山式”递增效应显著。对风险能量聚类可获得比主观问卷更加细致可量化的分类结 果,对比发现,驾驶人存在“认知-操纵”偏差(问卷安全型-模型危险型/危险倾向)同时丰富的驾驶 经验对薄弱的安全意识有补偿作用(问卷危险型-模型安全型/安全倾向)。研究成果可以为识别 危险驾驶人群,提高安全驾驶能力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提出了一套以安全为核心的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安全指标体系,并采用AHP与GST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全指标及其他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系数进行了确定和检验。借助GST中的灰色关联分析,计算了立交方案的综合关联度,并最终确定出最优方案。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评价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智能车人机共融驾驶系统中人和自主驾驶系统的驾驶权连续动态分配问题,尤其是因建模误差导致的权重分配方法适应性低的难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的人机共融转向驾驶决策方法;考虑驾驶人的转向特性,搭建了基于双点预瞄的驾驶人模型,并采用预测控制理论建立了智能车自主转向控制模型,构建了智能车人机同时在环的转向控制框架;基于Actor-Critic强化学习架构,设计了用于人机驾驶权分配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智能体,以曲率契合度、跟踪精确性和乘坐舒适性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模型的收益函数;构建了人机共融驾驶权分配强化学习框架,包含驾驶人模型、自主转向模型、驾驶权分配智能体以及收益函数;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招募了8位驾驶人开展共计48人次的模拟驾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曲率适应性验证中,人机共融-DDPG方法优于人工驾驶和人机共融-Fuzzy方法,跟踪性平均提升70.69%、39.67%,舒适性平均提升18.34%、7.55%;在速度适应性验证中,车速为40、60和80 km·h-1条件下,驾驶人权重大于0.5的时间占比分别为90.00%、85.76%、60.74%,且跟踪性相轨迹和舒适性相轨迹都能有效收敛。可见,提出的方法能够适应曲率和车速变化,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了跟踪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养护规范中桥梁评估部分部件划分不全、权重计算粗糙等缺陷,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拱桥递阶层次模型,并运用基于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计算了部件权重;将部件的设计承载能力与缺损状况作为安全评估指标,结合结构层次分析模型与部件权重,建立了完善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运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钢管混凝土拱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