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快速公交系统运行特征与其制约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潜在规律,针对盐城市BRT线路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取盐城市BRT系统比较典型的BRT-1号线和BRT支线1号线两条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持与车载两用GIS数据采集器和人工辅助数据采集法,采集该线路可全面描述BRT运行特性的车辆运营车速、行程车速和行驶车速的行车速度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多元分析处理,从而对其行车速度特性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对两线路的站间和全程行车速度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表明:站台停靠延误和交叉口延误对快速公交的运营速度影响最大,BRT-1号线平均全程运营车速低于平均全程行驶车速28.3%,BRT支线1号线平均全程运营车速低于平均全程行驶车速27.4%。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汽车拥有量与机动化出行需求迅猛增长,迫切要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规划在市区北部建设BBT1号线。论文阐明了深圳BBT1号线建设必要性,提出了线路方案,场站布局方案与运营线路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快速公交用户满意度调查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北京市市民对于北京市第一条快速公交(BRT)线路--南中轴线的满意程度,以提出改善方案,促进快速公交的良性发展.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北京市南中轴线运行状况、用户满意度等进行调查,探讨BRT的用户特性、市民对BRT的态度以及影响BRT吸引力的因素等一系列与BRT成功发展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BRT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研究显示,北京市南中轴线BRT的用户满意度相当高.但BRT对小汽车用户吸引力度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公交网络布局及优化研究,大多偏重单条线路调整而缺乏对线网整体协调性的考虑,或理论性过强而可操作性不足.针对此类问题,依托常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研究,提出了“网络节点重构,线路优化配合”的公交线网优化重构方法.在对BRT吸引圈层内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必要性判断的基础上,根据常规公交线路与BRT线路的位置关系及功能定位对常规公交线路进行分类,通过优化方法选择集提取线路优化方案.提出了关键节点的概念,搜索节点期望线重构网络,判断筛选方案,生成线路优化方案选择集.最后,根据总体优化目标函数进行方案比选,求解最优解,得到最终优化方案.经过常州市新建BRT二号线检验,优化效果明显,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正为配合常州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集团公司与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在BRT1号线和2号线总计101座站台上安装了二维码扫码设备,于8月10日正式启用,常州公。交BRT进入手机支付时代。BRT公交站台的扫码机具有自动识别二维码技术,乘客只需要生成付款码即可被扫码,支付宝、微信都可以。同时BRT站台扫码机采用一票制的方式,固定金额,减少输入金额环节,缩短交易时间。据悉,公交站台的二维码支付很安全,采用一码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快速公交在我国大中城市的逐步推广应用,通过运行环境、服务水平、对走廊内公共交通的影响、乘客满意度等方面的调查,对北京市快速公交二号线(BRT2号线)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与沿线常规公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要改善BRT2号线的运行效果,必须将其与沿线常规公交进行整合,实施线路调整、换乘接驳等统筹规划,并采取设置信号优先、开设“大站快车”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快速公交(BRT)在公共交通中,因其快捷、舒适和高运量的特点,以及建设周期 短、投资低和见效快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然而,如何合理布设BRT线路并 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方法.本文对BRT线路规划尝试建模,以站点服务人口最大为目标, 站点及路径须满足站距、费用、线路不重复,以及几何条件等约束.模型为单目标线性0-1 规划,采用枚举法求解模型,最终给出以不同备选站为起点的多条可选线路方案,并从中 选取最优方案.此外,本文还结合非直线系数这一指标对一定区域内BRT线路站点数量 设置进行了评价.本文提出的线路规划方法可为规划人员提供一个科学规划BRT线路的 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启明 《城市交通》2009,7(4):90-94
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站距与车站覆盖率问题,改进目前公共交通设站模式,提出公共交通两倍站距运营原理,即将一条线路设置为分别在单、双数站停靠的两条线路,每隔一定数量的车站设置合并站。对市区线和郊区线运营效果分析表明,两倍站距运营可节省车辆停靠率33%~39%,既节省了运营时间,又提高了车站覆盖率,便于乘客享受公共交通的快捷服务。最后,以北京市南中轴路BRT1号线为例,将现有运营方式与两倍站距运营方案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针对公交站台乘客乘车诱导的问题,以公交线路载客均衡为目的,建立了乘客 乘车诱导模型,实现了最佳乘客乘车诱导方案的编程求解.本文通过建立单条 BRT 线路 车辆载客模型,组合形成了整个区段的 BRT 线路车辆载客模型,建立了一种面向载客均 衡的 BRT 站台乘客乘车诱导模型.理论与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生成最佳的乘客乘 车诱导方案,能够实现 BRT 区间线路的载客率均衡,将填补当前公交站台乘客乘车诱导 研究领域的空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交叉口因BRT优先影响其他车辆通行问题,提出基于交叉口双站台的BRT 优先控制方法. 给出交叉口BRT双站台设置方法,对比分析BRT在交叉口单、双站台的平均延误. 根据BRT发车时刻、交叉口信号配时、BRT平均车速、交叉口间距及站台停靠时间等,制定 BRT站台预停靠方案和行车时刻表. 为确保BRT按照预停靠站台及时刻表运行,采用BRT车速引导与信号配时双重补偿修正BRT 实际离站时刻与时刻表的偏差. 以常州BRT 1 号线为例,对应用本文方法的5 个交叉口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BRT在每个站台实际离站时刻偏差范围为±5 s、±10 s、±20 s 时,本文优先控制方法显著减少BRT停车次数和延误,提高了BRT整体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快速公交的迫切需要和热潮,首先对BRT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根据BRT系统与轨道交通的相似性,将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中根据客流计划编制全日行车计划和确定运用车配备计划的方法应用在快速公交系统中。并结合实例对此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得出BRT系统的全日行车计划和运用车配备计划。  相似文献   

12.
快速公交(BRT)在合肥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快速运输的简易形式,它是集先进的公交技术、公交运营新观念和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提供先进的运输服务,相当于快速轻轨运输系统。对合肥市进行实例研究,论证合肥市发展快速公交的优势,结合合肥市经济、社会背景,提出合肥市快速公交规划方案,旨在为政府在实施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协调好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快速公交功能定位、发展规模以及网络布局至关重要.以武汉为例,从公共交通客流需求、城市空间布局与道路交通条件等方面展开研究,借鉴国内外快速公交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确定武汉应选择“BRT与轨道交通互补、高效衔接”、共同作为骨干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线网密度匡算法和客流需求量匡算法提出了武汉快速公交发展合理规模,在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从点、线、面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跨区骨干、镇内联通及远城过渡三种线网层次的网络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行能力分析是快速公交系统规划、设计和优化的基础。基于GI/G/1排队论模型和车站有效停靠泊位数构建了快速公交系统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其参数设置涉及影响快速公交系统通行能力的各种因素。通过对北京、广州、厦门、郑州等多个中国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状况的调查分析,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标定,以使其反映中国各地快速公交系统运营实际。最后以广州、厦门、郑州三市的快速公交系统为例,对上述方法的应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借鉴列车运行图的理念,对快速公交系统基于运行图的运营组织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快速公交系统基于运行图运营组织的系统构成和系统条件。然后设计了快速公交运行图的图解表示和编制流程,确定了运行图的主--素。最后,以济南BRT1号线为例,根据客流特征进行了高峰小时运行图的编制。结果表明,如果快速公交能够按图运营,能提高旅行速度、节约运用车辆,这为BRT的运营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城市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客运走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BRT客运走廊的判定方法,分析了BRT客运走廊的影响范围,并从城市发展、城市道路功能分类两方面对BRT客运走廊规划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BRT客运走廊系统的规划提供参考.分析表明,BRT客运走廊规划中需要更加注重与沿线周边土地开发的关系,理清各种公交专用道类型对BRT客运走廊规划的影响,同时还应加强走廊内部各种交通方式与BRT系统的有机衔接,只有对走廊内所有的交通要素进行系统规划,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交通模式。本文从快速公交系统的组成、特点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的优越性出发,分析了BRT在大城市的基本应用模式及其特性,以正在运营中的杭州快速公交系统建设为例,重点结合快速公交B1线,分析其运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杭州未来快速公交网络规划建议,探索适合杭州经济发展的、因地制宜的快速公交发展模式,为杭州及其他城市下一阶段快速公交规划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厦门市高架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明 《城市交通》2009,7(3):11-17,26
系统地介绍了厦门市高架BRT系统的建设实践,旨在为今后BRT系统的发展策略和建设模式提供经验借鉴。首先分析了厦门市BRT的建设背景,提出了BRT预留升级轨道交通的策略。然后,介绍了首期BRT系统三条线路的工程概况,详细阐述了BRT系统的六个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心区采取的高架为主的专有路权形式和功能齐全的车站。通过与轨道交通及其他地面BRT的综合比较分析,认为厦门市高架BRT系统具有较多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运营效果,运输效率提高了2倍,运行速度提高了1倍。BRT在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挤、引导城市发展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是一种适合于厦门市目前发展阶段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