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船舶柴油机NOx比排放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船舶柴油机排气流量计算精度,利用柴油机不完全燃烧化学反应方程及元素质量平衡关系,推导出一种新的排气流量NOx比排放计算方法,不需要计算CO2的浓度参数,避免排放量的迭代计算。为适应NOx排放实船测试的特点和要求,探讨了基于该方法的近似计算方法和排气浓度简化测试方案。新方法比简单碳平衡法排气流量计算精度高1.1%~1.5%,NOx比排放计算精度高0.3%~0.6%,忽略CO、HC成分浓度所造成的加权NOx比排放误差在0.2%以内。结果分析表明,忽略排气中CO和HC的实船简化测试方案是可行的,NOx排放实船测试可以采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国际海事组织对MARPOL公约附则Ⅵ的修正案中关于船舶柴油机NOx排放的新规定,NOx的生成机理以及几种主要的减少NOx排放的技术,并为船用柴油机减少NOx排放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燃油经济性是评价柴油机综合性能的指标之一。在实船测试柴油机燃油消耗中,由于油管压力脉动会导致测试结果的偏差,加装稳压腔能有效避免油管压力脉动的影响。台架和实船测试结果表明,合理的稳压腔布置能明显降低进、回油流量计的燃油波动率,提高船舶柴油机燃油油耗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船舶柴油机NOx的排放法规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国际海事组织(IMO)批准的《73/78船舶防污染公约附则Ⅵ》中关于限制船舶柴油机NOx排放的技术规则,论述了控制大中型船舶柴油机NOx排放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了船舶柴油机排放标准及测定方法,按照IMO标准对一台国产船舶辅助柴油机(发电用)进行了实机测量并给出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一台四缸船舶柴油机上,采用乙二醇单乙酸酯(EGM)作为含氧添加剂,将其以不同的比例添加到柴油中。通过试验表明:提高柴油的乙二醇单乙酸酯比例可以有效降低NOX、CO和CO2的排放,同时会使得燃油消耗率略有提高;增加进口空气湿度也会降低NOX的排放浓度;增加柴油机制动扭矩降低了燃油消耗率,却会引起NOx排放增加。这些结论将为改善船舶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冷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规律。在不同负荷工况下,在涡轮增压柴油机R4105ZD上分别采用热EGR系统、冷EGR系统以及不采用EGR系统进行试验,研究3种试验条件下柴油机NOx、HC和CO的排放规律;通过试验分析EGR冷却温度对NOx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采用EGR系统和采用热EGR系统相比,柴油机采用冷EGR系统时,可有效降低NOx和CO的排放,但对HC排放的影响规律不显著;EGR的最佳冷却温度约为55℃。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MARPOL公约附则Ⅵ修正案的基础上,以Z6150ZLCZ-5型柴油机为例,通过对该机型柴油机NOx排放的现场测试,评价其NOx排放水平,并对影响排放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二甲醚燃料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二甲醚燃料的理化性质和特点,阐述二甲醚在柴油机上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二甲醚燃料能够实现发动机高效、超低排放和柔和压缩燃烧.能够彻底消除柴油机的碳烟,大幅降低NOx排放,燃烧噪音可降低10~15 dB.柴油机使用二甲醚作为代用燃料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9.
MARPOL公约附则VI对船舶有害气体的排放提出了限制要求,在这些有害排放物中,以NOx的形成和控制较为复杂.减少柴油机NOx排量的方法很多,现对如何选用适合自身条件和发展的技术组合使用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国内外关于船舶NOx排放检测的现状,提出一种营运船舶NOx排放简化计算快速检测方法,在允许误差下,它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的成本,对控制营运船舶NOx排放引起的空气及环境污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国人G.R.G.沃斯特(GeorgeRaleigh Gray Worcester,1890—1969,中文名夏德)1919年进入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在河务督察任内工作了近30年直至退休。伍斯特在中国期间因职务之便得以在长江流域做长期的旅行和田野调查,一共记录了243种船型并一一绘制船图,以长江水系为中心,编织出中国传统帆船的经纬。福州运木船因常运杉往上海,成为沃斯特所记录的唯一福建海船。而“花屁股”的别称,亦首见于该文,此前的史料记载并未见如是称法。沃斯特于1940年在上海出版了《长江上游之帆船与舢板》,1947年出版了《长江之帆船与舢板》,后者的修订版于1970年在美国出版。  相似文献   

12.
远洋船舶航行中,海洋微生物会附着于船舶管路系统之中,从而产生腐蚀等破坏。传统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附着常采用MGPS系统,但该系统体积大、易产生堵塞。文章介绍一种新型防海洋微生物附着系统,分析其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详述其工作过程,并进行故障分析,最后给出系统维修保养的注意事项和相关措施。分析表明,该新型系统能够克服传统系统的缺点,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上海、杭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交通结构和交通政策各有差异,但数据反映的交通对PM2.5的贡献度相当,背后原因值得探究。从PM2.5源解析结构和交通自身影响两个环节入手,对其内部机理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就源解析结构而言,三城市在区域输送、本地源排放中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均有较大差异。就交通自身影响而言,北京、杭州过境道路交通影响较大,而上海的交通污染贡献还包括远洋船舶。因此,三城市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度存在差异,建议北京PM2.5的治理关注区域、燃煤和过境车辆要素,上海关注工业、船舶污染,杭州关注工业、燃煤、扬尘等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汽车排放的成份、途径 ,以及有害气体的净化措施和控制手段等。  相似文献   

15.
远洋船舶饮用水的供给存在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力争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远洋船舶饮用水的传统供给方式、船舶瓶装饮用水的市场开拓、远洋船舶饮用水市场展望等方面,阐述有关远洋船舶饮用水市场开拓的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非恒定流水力模型流量检测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性质,介绍了如何应用Smith预估控制算法,来有效克服纯滞后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系统控制的静态和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的基础上,以Z6150ZLCZ-5型柴油机为例,通过对该机型柴油机NOX排放的现场测试,评价其NOX排放水平,并对影响排放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阐述了基于远洋船舶轮机员工作过程的船舶辅机课程开发的思路,以轮机员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根据船舶轮机员职业能力要求,设计船舶辅机课程的学习情境,以行动为导向实施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履约要求以及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城市客车燃用沼气的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了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燃料的生命周期能 耗和环境排放模型,对车用沼气在原料阶段、燃料生产阶段和车辆运行阶段的能耗和环 境排放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城市客车燃用沼气和柴油的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指标进行 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车用沼气的全生命周期内,燃料的总能源消耗比传统柴油低 9.5%,全生命周期HC、CO、NOX、PM10、SO2、CO2等6 种排放物都比柴油低.从降低生命周 期能耗和环境排放角度看,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使用沼气是一种较好的新能源燃料;从 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看,城市垃圾厌氧发酵车用沼气为城市垃圾处理寻找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梳理了当今世界上现有氢燃料动力船舶类型,总结了氢燃料动力船舶的特点,分析了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标准规范、动力源、氢制取、氢储存与氢安全;结合船舶的航行环境、结构与运行工况等,提出了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各关键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挑战的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全球氢燃料动力船舶数量有限,多为内河湖泊小型客船,以氢燃料电池为主要动力来源,主要采用35 MPa高压气瓶存储氢燃料;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相关标准规范仍处于制定阶段,可参照氢燃料电池汽车建造、测试和使用方面的标准规范要求;氢燃料电池主要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应用最为广泛,催化剂、双极板、膜电极以及密封材料等均对PEMFC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燃料电池对船舶的适用性,建议发展大功率燃料电池模块,并开展燃料电池在湿热、盐雾、倾斜、摇摆状态下的环境适应性研究;中国的制氢产业目前仍以煤炭制氢为主,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短期内,高压气态储氢是最可行的船上储氢方式,应研究轻质、耐压、高储氢密度的新型储罐,提高储氢密度和安全性;为保证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安全性,应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明确风险场景,对氢泄漏、扩散、燃烧与爆炸的发展规律与后果进行仿真分析与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