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江津四面山风景旅游区红岩山危岩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津四面山红岩山危岩进行稳定性验算,计算结果表明红岩山危岩存在进一步发生崩塌的可能性.危岩治理十分必要.对此,提出了该地区危岩灾害防治措施,建议综合采用主被动联合方法进行危岩防治工作.用运动学方法进行落石冲击力检算、腾越计算及弹跳计算,以此结果再结合观测落石的运动轨迹和弹跳高度,以确定拦截防治工程结构物的设计尺寸和材料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2.
对江津四面山红岩山危岩进行稳定性验算,计算结果表明红岩山危岩存在进一步发生崩塌的可能性.危岩治理十分必要.对此,提出了该地区危岩灾害防治措施,建议综合采用主被动联合方法进行危岩防治工作.用运动学方法进行落石冲击力检算、腾越计算及弹跳计算,以此结果再结合观测落石的运动轨迹和弹跳高度,以确定拦截防治工程结构物的设计尺寸和材料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3.
集对-层次耦合法在崩塌区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预测崩塌灾害致灾区域及其危险性,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实施崩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指导借鉴。遴选斜坡坡形、坡度、坡高、下垫面岩土性质、落石质量、落石形状和落石的岩性条件等7个因子作为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指标量化,采用广义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同、异、反联系测度提出了落石停积在各承灾区的可能性评价模型,并根据落石停积位置的预期概率将崩塌致灾危险性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和极低危险等5个危险性等级。最后通过现场落石试验,验证了危岩崩塌区域危险性广义集对-层次耦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有效预测崩塌灾害致灾区域及其危险性,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实施崩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指导借鉴。遴选斜坡坡形、坡度、坡高、下垫面岩土性质、落石质量、落石形状和落石的岩性条件等7个因子作为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指标量化,采用广义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了崩塌区域致灾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同、异、反联系测度提出了落石停积在各承灾区的可能性评价模型,并根据落石停积位置的预期概率将崩塌致灾危险性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低危险和极低危险等5个危险性等级。最后通过现场落石试验,验证了危岩崩塌区域危险性广义集对-层次耦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危岩落石是岩石边坡上单个或多块岩石顺坡面突然向下翻滚、跳跃并相互撞击或滑动,最终散集于坡脚的地质灾害现象。对危石的安危和处理不仅要有总的评价,还要用力学原理估算其稳定性。对典型的危石的大小形状和裂隙加以素描,度量其尺寸和产状,由实验类比和反算等方法定出力学指标,使计算的安全系数比较切合实际。影响落石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山坡坡角和落石高度。其他影响因素还有落石的人小和形状、山坡的起伏和植被情况、覆盖层的厚度和特征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RocFall数值模拟软件,划定落石威胁范围。危岩的自稳能力和致灾能力是导致崩塌具有危险性的两个先决条件,据此遴选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各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进行相对重要性排序,结合层次-集对分析法求解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基于综合指标评价法建立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并根据最危险原则法将崩塌区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和低危险4个等级。将此方法应用于巫山望霞危岩,评价得出望霞危岩属于高危险,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的地貌学解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危岩的形成、失稳崩塌与运动是三峡库区边坡动力演化过程的主要形式之一,陡崖逆向台阶地貌形迹是危岩阶段性演化的宏观表象。基于对库区内近万个危岩的现场调查并结合地貌分析原理,发现了三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包括危岩从坡脚向坡顶逐渐崩落的微观链和从临空面向山体内部后退的宏观链;危岩链式规律可分为仅有一个宏观链简单模式和多个宏观链同时发育的复合嵌套模型;陡崖坡脚岩腔的形成过程及其卸荷效应是三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的孕育源。  相似文献   

8.
山体崩塌落石成因及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省道太克线K82+760-K82+850等段落发生山体崩塌落石地质灾害,通过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论述了崩塌落石的成因及一般防治措施,并提出了此路段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的地貌学解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危岩的形成、失稳崩塌与运动是三峡库区边坡动力演化过程的主要形式之一,陡崖逆向台阶地貌形迹是危岩阶段性演化的宏观表象。基于对库区内近万个危岩的现场调查并结合地貌分析原理,发现了三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包括危岩从坡脚向坡顶逐渐崩落的微观链和从临空面向山体内部后退的宏观链;危岩链式规律可分为仅有一个宏观链简单模式和多个宏观链同时发育的复合嵌套模型;陡崖坡脚岩腔的形成过程及其卸荷效应是三峡库区危岩链式规律的孕育源。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中发育球状风化体(风化孤石)。特定地区风化孤石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地表孤石集中分布,稳定性差,地下孤石具有相似的埋深和大小。孤石常以高位孤石、孤石集中发育区和基础下隐伏孤石三种形式对高速公路造成危害。针对各种危害形式提出不同的处治措施建议,经工程验证措施切实可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高陡路堑边坡上危岩体孤石爆破过程中孤石的安全稳定性,对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托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土石混合路堑边坡孤石处理实际工程,系统阐述了钢绞线支护结构用于土石混合路堑边坡危岩体施工破碎过程中的监测、计算与评价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边坡坡面孤石危岩体,分析了边坡坡面孤石危岩体是否安全稳定,客观有效地评价了孤石危岩体的安全稳定性。结果表明,四个典型危石体孤石在破解施工过程中始终是安全稳定的,不存在危岩体孤石崩塌掉落等施工安全稳定隐患。本项目的监测评价方法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桥梁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偶尔会有孤石出现, 为避免其给工程带来的安全隐患,介绍了对疑似孤石的判别方法,并结合宁波地区经验分析了常见的孤石处理方案对软土地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危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危岩是三峡库区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是地层组合、地貌特征、水动力因素及地震等因素耦合异变的结果.按危岩体发生崩塌时可能的失稳破坏模式将危岩分为倾倒式危岩、滑塌式危岩、拉裂式危岩、鼓胀式危岩和错断式危岩5类.笔者根据三峡库区危岩破坏的主要荷载组合,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建立了危岩稳定性分析方法.该计算方法已经在三峡库区的危岩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地铁的迅速发展,盾构施工也被普遍运用,但孤石和基岩凸起仍是盾构掘进的一大难题。在盾构推进过程中遇到孤石和基岩凸起,不仅容易使刀具损坏、使换刀次数大幅度增加,还会造成地层扰动、隧道塌方、冒顶等严重灾害。结合广州地铁6号线(金峰站—暹岗站)区间案例,通过对孤石提前探测和预处理,解决盾构推进中孤石和基岩凸起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使边坡的锚喷支护与钢棚洞结构有机结合,可最大限度地保持山体稳定并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边坡山体不稳定而产生的落石、滑坡、坍塌等灾害发生。通过对冲击最不利位置处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这种结构体系是合理的,其变形与受力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6.
山区道路危岩减灾成为保障山区道路工程建设和山区交通安全的重要问题。拦石网是近年来应用于山区公路危岩带治理的柔性防护系统,但缺乏完备的治理工程计算方法。将扶壁式拦石网的计算模型概化为失稳危岩只引起一个网格的4根锚杆产生拉力。基于偏心拉伸模型和系统宏观等效机制推导扶壁式拦石网计算方法,获得扶壁式拦石网锚杆在该模型下拉力计算公式。选取重庆万州首立山危岩W26进行工程算例分析,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岩溶孤石地层的轴线控制技术难题,以中南地区某城市地铁盾构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轴线偏离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利用孤石预先处理、盾构优化改造和掘进参数控制等措施形成了一套较系统的轴线控制方法。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在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岩溶孤石地层中应用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大地震,导致宝成铁路109号隧道山体坍塌,列车与塌体相撞,油罐车在洞内着火,坍塌堵塞嘉陵江。经全力抢险,5月24日恢复货车在慢速下通行。但由于隧道结构严重破损,山体开裂严重、落石掉快不断,无法保证行车安全。抢险指挥部组织对隧道结构、临近山体、线路进行了抢险加固,开展了加固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系统监测,进行了隧道稳定性评价,为客运列车开通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9.
危岩形成机制及破坏模式的确定是对危岩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基于地貌学、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等理论,对重庆市巫山县望霞危岩形成机制及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治理措施建议,为三峡库区同类危岩发育机理的深入研究及有效治理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采用"超前微动探测+地质钻机验证"探测孤石。通过对盾构机设备配置、孤石的特性分析,采取调线调坡,利用自有设备密打孔破坏岩层结构等的处理方法,保证了孤石洞段盾构机的顺利掘进。此技术具有处理时间短,对管线、建筑影响小,安全、可靠、环保、造价低等优点,为类似孤石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