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路网规划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路风目标长度确定方法与路网布局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义乌市公路网2020年规划发展目标的各项评价指标均说明路网规划方案的效益大于费用.并能承受较大风险.说明该规划路网方案可以接受。义乌市市域公路网的建成,其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在政治、经济、环境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路网规划现实思考与新思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公路网规划的研究现状,研究了目前规划理论中规划逻辑与交通预测。指出了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规划逻辑上存在价值逻辑和因果逻辑的缺陷;规划依据的需求预测置信水平不高。运用系统多维价值导向的共生思维方法和生态进化的演替思想,提出用慢变量决定路网布局,优化路网结构,用快变量改进管理,用广义目标规划实现规划目标的价值导向和公路网功能整合的规划思路。该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逻辑缺陷和预测模型的不良影响,改善规划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体系的多因素和多目标性,文章首次提出了用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公路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该方法主要利用历史数据对主观权重进行优化,并且用关联度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综合.利用此方法,提出路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对路网方案指标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估,从而为公路网规划方案实施可行性论证提供依据,最后结合实例,对提出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体系的多因素和多目标性,文章首次提出了用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公路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该方法主要利用历史数据对主观权重进行优化,并且用关联度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综合.利用此方法,提出路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对路网方案指标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估,从而为公路网规划方案实施可行性论证提供依据,最后结合实例,对提出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公路交通发展的目标,研究适合本地区的公路网规划方法,旨在寻求本地区发展规划与公路网空间布局的协调关系.建立与本地区发展新格局相适应的路网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复杂室内环境中用户的多目标导航需求,提出了动态环境感知的多目标室内路径规划方法. 该方法顾及室内路径复杂度、拥挤程度与阻断事件等多维室内环境语义,扩展了节点-边表示的室内导航路网模型,通过量化表征多维室内环境语义,建立了能够综合感知室内环境语义变化的导航通行成本函数,然后,将顾及室内动态环境语义的导航通行成本函数值作为室内导航路网模型的边长,设计实现了基于Dijkstra的多目标室内路径规划算法. 通过模拟实验分析比较室内路径规划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扩展后的室内导航路网模型增加了具有方向性语义的垂直组件,考虑了阻断事件因素,导航路径规划能够避开不可用连接边;在路径拥挤程度分别为轻度、缓慢和堵塞情况下,由于考虑了路径复杂度和拥挤程度,节约的通行时间平均提升了17%.   相似文献   

8.
快速城市化地区公路网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乡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化与公路交通的耦合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以苏南快速城市化地区——张家港市为例,突破传统区域路网规划思路的限制,结合城市路网规划的思想、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新的区域路网规划思路,着重探讨了规划的预测、路网布局、断面、节点处理问题,在路网性能和运行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路网桥梁群监测优先级评价模型,基于对桥梁群监测中存在的项目级和网络级监测需求分析,建立了包含桥梁安全性、桥梁重要性和线路可靠性三要素的多目标路网桥梁群监测优先级数学规划模型,设计了基于Monte Carlo模拟和精英保留遗传算法的路网桥梁群最优监测目标求解方法。算例分析表明,考虑路网状态监测需求的选桥策略可以使被监测桥梁群分布在更多的线路上,避免当路网某些桥个体要素相差不大时,使筛选的桥梁过于集中于某几条线路。本研究可为建立区域路网桥梁群监测系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国内外若干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实例,综合介绍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理念、路网结构特性、路网合理规模、客流集散点的标定、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用地控制等方面的探索性思路,并提出了若干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东交通》2006,(5):14-14
近日,《广州市域高等级路网规划》出台。广州市域将规划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四环、十八射”环形放射状高快速路网布局,规划道路长度达1900公里。到2010年,广州市域高等级路网将建成1670公里,占规划路网的88%。其中高速公路网络通车里程达到791公里,快速路网879公里,分别占规划路网的96%和82%.其中,芳村大道将改造为城市快捷道路,改造后沿线将不设红绿灯。[编按]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动静态交通和谐统一,构建与停车需求相协调、停车资源时空均衡的路侧泊位动态供给方案,应用图论的方法建立了含有路侧停车网络的车辆运行模型,将路段分为通行路段与路侧停车路段,并根据用户通行性质与运行状态,基于改进的BPR(Bureau of Public Road)函数量化了通行用户与停车用户在常规通行路段和路侧停车路段的通行阻抗。为实现路网整体通行效率最高,以路网中用户总通行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以路网中停车设施利用水平的高效性与空间均衡性为约束,构建了最佳泊位资源配置模型,并应用相继平均算法(Method of Successive Averages, MSA)设计了路网总效率最高的交通流路径分配方案。以典型的Nguyen-Dupuis网络为实例,设计了多模式、动态的停车资源配置方案,量化了用户出行时间与通行需求和停车比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已知路网中的出行起讫点和泊位规划目标时,通过应用该优化求解模型能有效配置路侧停车资源数目,合理规划出行路径,改善用户出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引进交通路网最大流问题求解的断路算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求解最大流标号法步骤复杂,不利于计算机操作的缺点;以Turboc作为程序实现工具,完成了断路算法的程序设计,程序适用于大型路网中单起点单讫点和多起点多讫点的最大流计算。通过对赣州市现有路网最大通行能力的实例分析,证实了该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为本地区未来交通路网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集成”是现代管理的前沿理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是集成管理理论的具体实践过程,其中快速路网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子系统,路网建设与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使路网与交通运输两者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其主要目标是实现集成系统的功能最优、协同效益最大。快速路网与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需要在规划理念、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协调一致、和谐运作。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站点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划是轨道交通路网规划重要元素。站点规划评价作为车站布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涉及到方案的取舍,文中选择层次结构模式,提出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关联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6.
TRANSCAD软件在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路网规划辅助软件的开发、应用、推广以及国内路网规划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本文在学习TransCAD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应用TransCAD软件进行了交通需求预测,完成了路网规划工作。对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并给出了具体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巩义市浅山丘陵区公路网规划的现状分析、发展对策和确立和路网结构、交通分区和路网评价过程,试图探索出适合浅山丘陵区路网规划的方法,使交通规划和建设工作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8.
由于城市交通需求在日常和大型活动期间有较大差异,建立考虑大型活动影响下的路网改造一主多从双层规划优化模型,上层规划以城市路网改造成本和改造后路段饱和度最小为目标确定路段改造能力,下层规划分别考虑日常和大型活动两种交通需求下的用户均衡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混沌的模拟退火求解算法. 算例分析中,路网改造前的饱和路段比率分别为8.3%和41.7%;同时考虑日常和大型活动两种交通需求改造后,饱和路段比率分别为0和8.3%;单独考虑日常交通需求改造后,饱和路段比率分别为8.3%和33.3%. 这表明同时考虑两种需求改造后的路网能更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9.
交通区位理论在长远期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区位论是一种近年出现的、主要阐述交通路网大概率出现的某些特定地带的集合理论。因其反映的是路网在地理空间上的几何联系规律,因此,它可以为交通规划特别是长远期的路网规划提供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其在长远期路网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城市交通需求在日常和大型活动期间有较大差异,建立考虑大型活动影响下的路网改造一主多从双层规划优化模型,上层规划以城市路网改造成本和改造后路段饱和度最小为目标确定路段改造能力,下层规划分别考虑日常和大型活动两种交通需求下的用户均衡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混沌的模拟退火求解算法. 算例分析中,路网改造前的饱和路段比率分别为8.3%和41.7%;同时考虑日常和大型活动两种交通需求改造后,饱和路段比率分别为0和8.3%;单独考虑日常交通需求改造后,饱和路段比率分别为8.3%和33.3%. 这表明同时考虑两种需求改造后的路网能更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