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汽车动力系统对单一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已引起了石油短缺。传统内燃机尾气排放正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亦造成地区的冲突不断。尽管近期石油燃料仍将占主导地位,但从2010年起汽车燃料将实现多元化,非石油燃料(包括煤基、天然气、生物质的燃料)将获得大规模商业应用。到2015年,以多种能源为基础的氢燃料将逐步上升为主导型燃料。与之相对应,汽车动力将逐步从内燃机经混合动力,发展到氢能燃料电池动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汽车使用的燃料基本上都是汽油和柴油,而石油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估计再过30-40年,地球上的石油将消耗殆尽,这个严峻的事实迫使人类去寻找其他的汽车能源,从研究成果来看,最有发展前途是氢汽车.  相似文献   

3.
几种汽车代用燃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国汽车代用燃料的技术虽有不同,但目标都是预防石油燃料的枯竭和减少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下面介绍几种汽车代用燃料——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甲醇汽油以及乙醇汽油的发展现状,并对它们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当前各国纷纷大力开发汽车代用燃料来降低汽车油耗和节约石油资源。对于我国而言,大多汽车厂商多注重技术的开发,而开发和使用汽车代用燃料的趋势却很缓慢。从汽车代用燃料入手,归纳国内外已开发出来的汽车代用燃料的种类,分析代用燃料在节约燃油方面的优越性,列举了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两种典型的汽车代用燃料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节约能源是汽车科技一个永恒课题,然而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与能源含量有限的矛盾加剧,因此人们在力求节约燃料的同时,一直在苦苦探索:有没有其它什么新的能源?就目前世界进展的情况看,未来汽车可能使用的能源大致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据《201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统计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替代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年产近2 000万辆),同时也是世界汽车消费第一大国,保有量接近9 000万辆。目前,车辆大部分动力来源基本上还是石油,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储量有限,并且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持续上涨,使得驾驶汽车的成本逐渐提高。在这个严峻的大背景下,分析影响汽车燃料消耗的因素,并采取对应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高越 《交通与运输》2011,27(4):40-41
应对油价波动,航空企业主流的解决方案将是寻找更可靠的生物燃料。与传统燃油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提取不同,生物燃料可以从植物等生物可再生资源中提取。尽管以目前的技术生产,其成本远高于化石燃料,但它最大的优点是,价格要比深受地缘政治和国际游资双重影响的石油更容易控制。更重要的是,它将是前所未有的"洁净"燃料。  相似文献   

8.
气体燃料/汽油两用燃料汽车自适应燃料点火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体燃料 /汽油两用燃料汽车燃用不同燃料时 ,最佳点火提前角相差悬殊。采用自适应燃料点火器可根据发动机使用燃料的不同自动改变点火提前角。论述了单片机控制自适应燃料点火器的软、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试验结果表明 ,加装自适应燃料点火器后 ,发动机动力性增加 2 .6%~3.1 % ,燃料消耗率下降 2 .6%~ 3.4%。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燃料碳排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特点计算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开采能耗,分别为157.69kg标煤和186.837 2kg标煤.计算了柴油、汽油和LPG的炼油收率,分别为37.91%,18.25%和5.49%;并以此推算燃料所消耗的原油量.基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油能耗数据计算了我国炼油能耗,为71.619 5kg标准油/t.考虑到进口原油、天然气和燃料的开采和加工的碳排放不发生在国内,计算了国产原油、天然气、柴油、汽油和LPG在国内消费量中的比例,分别为55.52%,97.54%,98.6%,99.82%和76.24%.如果只消费单一燃料,则结合燃料的碳排放系数,国内使用1t天然气、柴油、汽油和LPG的碳排放分别为616.197,1 215,1 561.1,2 627.5kg.如果同时消费多种燃料,则应取各类燃料的原油消耗量的最大值来计算原油加工和开采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两用燃料汽车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世界上许多国家出于对环境保护及使能源多样化的重视 ,正在积极研究和开发汽车代用燃料 ,而代用燃料主要包括气体燃料、醇类燃料、植物油、电力等几类 ,其中液化石油气 (LPG)和天燃气由于具有资源丰富、燃烧清洁、排放污染少、技术较成熟、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等优点 ,在世界上发展迅速。据调查 ,日本的出租车有 96 %是液化石油气汽车。目前 ,为了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问题 ,液化石油气汽车的发展在我国己经形成了统一的共识。对代用燃料汽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曾经举办过几次代用燃料汽车展 ,而且各大汽车厂家也不断推出代用燃料汽车。但鉴于技术上的制约及我国现实国情的因素 ,对液化石油气汽车的各种研究 ,绝大多数只能建立在原汽油车基础上进行改装。  相似文献   

11.
燃气客车是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汽车,按照天然气的化学成分和形态,可分为压缩天然气(CNG)客车、液化天然气(LNG)客车。它是一种理想的低污染车,与汽油客车相比,它的尾气排放中CO下降约90%,HC下降约50%,NOx下降约30%,S02下降约70%,CO2下降约23%,微粒排放可降低约40%,铅化物可降低100%,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小于石油和煤炭,是一种优良的汽车发动机绿色代用燃料。同时,它的使用成本较低,比燃油汽车节约燃料费约50%;与电动客车相比,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保有量至今已达到6700万辆,预计到2020年将达1.8亿辆.如果保持目前的汽车动力结构不变,至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将达5亿吨,对外依存度也将达到70%,二氧化碳和微粒的排放将日益严重,烧煤产生SO2也将导致酸雨污染环境.因此,开展清洁汽车运动将是解决能源及环保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必然方法.  相似文献   

13.
CNG客车是压缩天然气客车的简称,即天然气加压后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作为车辆燃料利用,其是目前全球公认最理想的替代燃料之一。在石油能源危机日益严峻及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汽车企业纷纷将发展的触角伸向新能源汽车;同时运输企业也面临油价飞速上涨的巨大压力,而节能降耗就意味着盈利,显然寻找最有效、最经济的替代燃料摆到了每一位运输老总的桌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范围内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所用燃料石油存储量的不断减少,汽车燃油供需紧张不断加剧,加之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开发"清洁燃料"代替燃油将是汽车发动机燃料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的技术成熟程度而言,气体燃料是最为现实的石油代用能源.  相似文献   

15.
主要是通过汽车燃料(汽油、柴油)的主要性能,来分析车用燃料品质对汽车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交通标准化》2008,(22):95-95
随着甲醇燃料利用率的进一步加大,我国初步形成的3个甲醇燃料相关国家标准(M85甲醇汽油标准、车用燃料甲醇标准、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颁布实施,届时将全面推进我国甲醇燃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上将新能源分为三大领域:一是可再生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如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二是新工艺能源,如利用新工艺制造氢气作为燃料;三是新发现能源,如可燃冰等。21世纪汽车燃料将由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转向清洁的新能源。我国开发新能源汽车实施"三纵三横"布局:三纵——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三横——电池、电机、电控。目前,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公交车和燃料电  相似文献   

18.
汽车节能减排的方向与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来,全球拥有近9亿辆机动车,预计今后20年内随新兴发展中国家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还将增加50%;我国机动车拥有量达4000万辆,按《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预测,2020年汽车拥有量达到1.4亿辆,2030年达到2亿辆左右。汽车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两大难题:能源与环境,即用什么燃料去驱动那么多的汽车,如何面对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对地  相似文献   

19.
甲醇汽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加剧了石油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等社会问题,尤其是汽车的有害排放物对人类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清洁燃料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客观选择,其中甲醇燃料汽车就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燃料汽车。本文对甲醇燃料的来源和主要特性以及甲醇内燃机的有关技术问题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海外扫描     
《城市交通》2013,(3):97-99
欧盟交通清洁燃料计划受阻 在不久前召开的欧盟理事会上,由于与会成员国关于实现目标的经费问题未达成一致,欧盟启动低碳交通产业的计划受阻。汽车碳排放已占欧盟碳排放的12%,而且这个数字仍然在不断上升。欧盟运输网94%依赖石油、其中84.3%的石油为进口,且来自政局不稳定地区。交通燃料的多样化需求已是共识。主持会议的爱尔兰交通部长表示,这一计划是富有远见的,我们都需要减少对石油、特别是进口石油的依赖,绝大多数成员国都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好办法是使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