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向鹄 《广西交通科技》1996,21(3):15-17,23
管棚注浆法通过向破碎围岩高压注入水泥浆液,固结岩体,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使注浆管与围岩紧密粘结在一起,起到“岩内加筋”的作用,可显著提高围岩的“负荷”能力,在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大茅洞隧道施工中运用此法,配合钢拱架喷锚支护,处理了大型坍方。  相似文献   

2.
卸荷条件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损伤力学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岩石地下洞室围岩的失稳主要是由于工程开挖导致岩体局部卸荷,从而使围岩体损伤逐步累积和发展所造成的,由于应力路径的不同,岩体在卸荷条件下与加载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强度破坏特征和破坏准则。本文在围岩失稳力学机理分析和岩体损伤破坏试验的了,应用“损伤破坏表面”的概念和各自异性损伤力学理论,提出了卸荷条件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的损伤力学方法,并已在青岛地铁隧道的围岩稳定及合理埋深研究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超前管棚支护是隧道施工中穿越软弱破碎围岩的一种有效的预加固施工方法,其特点是支护能力强大,适用于无自稳能力的破碎围岩、浅埋隧道或地面有建筑物的地段。介绍了衡炎高速公路大面山隧道长管棚支护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跨度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问题,分析了双侧壁导坑法和微台阶留核心土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在控制围岩变形及地面沉降方面优于三台阶法,且产生的围岩塑性区较小,微台阶留核心土法在施工进度、资源利用、造价、工序转化及施工难度方面具有优势。结合工程实例,证实仅在围岩具有自稳能力并且可以机械开挖时,可以优先采用微台阶留核心土法,其它条件下宜采用双侧壁导坑法。  相似文献   

5.
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的稳定性比较差,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所以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提升隧道洞口围岩的自稳能力。以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些常用的施工技术,以不断提升浅埋段公路隧道洞口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哈达铺隧道下穿铁匠沟浅埋段软塑淤泥质黏土为Ⅵ级围岩,承载力低,在施工扰动后很难形成稳定受力圈,施工难度大。地表做排水沟对地表水引流,防止渗入隧道内。采用地表注浆加固隧道范围内围岩,增强其自稳能力,高压喷射注浆将浆液注入松软的岩土,胶结后形成一个强度较高的新岩土体,隔离了淤泥物,提高了隧道基底承载力,使原来软弱层得到良好的加固,有效控制了隧道变形及地表沉降,满足了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7.
地表注浆在亚粘土隧道开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佳华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2):132-133,146
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在开挖后地表出现开裂,初期支护出现变形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围岩自稳能力,降低透水性能,加强基底承载力,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目的,采用地表注浆处治措施。通过现场试验和计算,选定技术参数。注浆处理后,围岩强度明显提高,经监测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将军沟隧道左线施工至ZK582+264时,开挖揭露围岩与原设计(原设计为Ⅱ级)差别很大,自稳性极差,揭露即出现坍塌。在按Ⅴ级加强断面施工难以控制变形的情况下,遂采用CRD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9.
采用锚杆、格栅钢架和喷射混凝土组合的支护技术,以及微差光面爆破的掘进技术,通过监测控制围岩变形,充分发挥和保护了围岩的自承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自稳性差,岩体破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拱顶崩塌,掌子面失稳等问题。为保证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前期施工和后期运营安全,对软弱围岩进行注浆预加固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拱部注浆、全环注浆及不注浆3种方案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不同注浆方式对围岩的加固效果和围岩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围岩稳定性,为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山岭隧道中新奥法施工的应用日益广泛,新奥法已成为山岭隧道一种主流施工方法。新奥法施工中初期支护是以结构性支撑作为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自稳能力,使岩体经过开挖、支护后重新达到新的平衡。初期支护中径向锚杆、钢拱架、喷射混凝土是施工的关键环节。明确提出了初期支护的重要性以及各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要求,为隧道施工控制初期支护施工质量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监控量测技术在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源)邵(原)高速公路项目的乔庄隧道穿过黄土状亚粘土、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的强风化、弱风化层.围岩强度较低.遇水易软化,节理裂隙发育,隧道两端洞口埋深较浅.自稳能力差.严重威胁着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铁珠江路站-鼓楼站区间监控量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地铁珠江路站—鼓楼站区间,穿越软—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密集。软—流塑状淤泥质地层压缩性高、强度低、易产生蠕动,围岩无自稳能力,在施工中采用大管棚加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加掌子面注浆隧道预支护方案,及多种开挖与支护的综合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严密的监控量测,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给出数据规律曲线,保证了隧道施工与建筑物的安全,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黄土经自重固结后,在未经地下水扰动后具有自稳能力。但经地下水渗流后迅速丧失自稳能力,表现为泥化、软化,开挖后易发较大规模塌方。根据西安外环高速公路白鹿原隧道塌方实例分析了高含水率黄土隧道塌方变形机理,介绍了一例塌方处理的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尚峰利 《交通标准化》2014,(14):201-204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控量测等手段对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破坏理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开挖过程中围岩损伤演化,获得了损伤变量与围岩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围岩力学参数的预测方法。通过岩体破坏机理、围岩损伤应力影响范围以及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各个因素综合研究,建立了卸荷状态下的围岩损伤本构关系和基于能量耗散的损伤本构模型。基于一般弹塑性数值分析原理,建立了考虑围岩参数劣化过程的隧道围岩损伤演化分析方法,分析了开挖应力状态下隧道围岩的弹塑性损伤演化机理。建立了基于经验公式和基于围岩渐进性破坏理论的公路隧道围岩压力演化趋势及预测模型,提出了公路隧道围岩压力演化趋势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公路隧道围岩稳定位移与突发失稳时间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路隧道开挖围岩变形位移历时曲线的特征出发,采用灰色Verhulst生物增长模型来预报其围岩变形的趋稳位移,用Verhulst反函数模型来预报围岩变形的突发失稳时间;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东巨寺沟隧道聚丙烯纤维网湿式喷射混凝土衬砌试验概况和效果监控量测,量测结果表明,该种纤维喷射混凝土衬砌与围岩密贴性好,充分调动围岩自承能力,洞室稳定,且施工方便、造价低。  相似文献   

18.
已完初支跨塌前有开裂表象,超前地质预报,掌子面上稍潮湿,围岩受地下水及风化作用影响较大,裂隙、节理等结构面较明显发育,其间多为粉质粘土填充,围岩整体较破碎,从整体来看围岩完整性及自稳性较差,掌子面围岩稍湿润,多为渗透状出水。采用后退式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使浸水炭质泥岩得到了有效改良,固结效果好,确保了开挖安全,是值得推广的注浆工艺。  相似文献   

19.
长春站南北广场地下通道,横穿多条既有轨道及地下管线,主要穿越可~软塑粉质粘土地层,该地层压缩性高、强度低,洞室开挖后围岩自稳能力差,施工范围内地下水位高。施工中采用了长大管棚辅以小导管加固技术等综合施工措施,并进行了严密的施工监控量测,确保了施工和地面建筑物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以合福铁路客运专线浅埋偏压隧道为例,对其溜坍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施工整治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首先,通过现场调研与有限元模拟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隧道施工过程受力复杂,软弱围岩自稳性差,洞口临时支护不足及施工期发生强降雨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然后,结合工程实际和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了加强支护、减少开挖步长等具体整治措施.后续施工中隧道围岩变形收敛较快,洞口稳定得到有效控制,开挖进展顺利,表明该整治方案合理可行.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施工和事故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