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轮胎与路面间接触压力具有很明显的非均布性,根据轮胎胎面花纹的类型,提出荷载简化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计算分析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结果表明,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的局部区域内,不同荷载模式的影响相当大,这对进一步解释路面面层的破坏现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汽车在雨中行驶,由于道路湿滑所引发的侧滑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出现在紧急情况下的侧滑。雨天车轮(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会因湿滑并随车速增大而急剧变小,当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几乎为零,有如在冰面上行驶。在湿滑路面上行驶发生侧滑还与轮胎的磨损情况有关,过度磨损的轮胎胎面排水能力很差,增大了雨中行驶发生“水滑”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车辆是靠车轮与地面产生摩擦力来行驶的。当车辆在潮湿或泥泞的路面上行驶时,如果车轮上没有花纹,它与地面的摩擦力就很小,容易出现打滑现象。绝大多数汽车轮胎表面都不是光滑的,上面有各式各样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保证行车安全。轮胎花纹的主要作用与鞋底花纹的作用类似,花纹增加了胎面与路面间的摩擦力,以防止车轮打滑。影响花纹作用的因素较多,但起主要作用的是花纹型式和花纹深度,因此,轮胎花纹值得关注。近年来,轮胎生产厂在胎面花纹设计上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开发。轮胎花纹型式虽然五花八门,但根据类型,主要分为5种:纵向花纹、横向花纹和混合花纹。  相似文献   

4.
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接触压力具有很明显的非均布特性,并不同于传统的路面结构分析中的双圆均布垂直荷载。本文首先根据轮胎胎面花纹类型,参考轮胎与路面接触压力的测试结果,提出接触面内的不同荷载简化模型。依据弹性层状理论,建立沥青路面多层体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计算分析不同荷载简化模型作用下的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对在各种不同荷载模式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车辆荷载作用局部区域内的路面结构影响较大,对远离荷载作用面的点影响比较小。不同的轮胎荷载简化模型不影响路面结构整体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5.
1轮胎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 (1)轮胎负荷.轮胎的负荷量是根据轮胎的结构、帘布层数、强度、标准气压以及车辆行驶速度等参数经计算而确定的.如果轮胎在超负荷条件下行驶,轮胎的变形部位会扩大,尤其是胎侧的弯曲变形增大,触地面积随之增大,结果胎肩磨损增加.另外,超载加剧了轮胎胎体材料分子间的内摩擦及胎面与路面间的外摩擦,产生的热量大于设计标准,使胎体温度升高超过正常值,会造成帘布的脱层,使轮胎磨损加剧.  相似文献   

6.
基于路面摩擦接触理论,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以路面摩擦系数、摩阻力及制动距离作为结冰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表征指标,从路面结冰工况、冰层厚度及模量、轴载、轮胎花纹类型开展了防冰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力学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结冰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权重不一,防冰沥青路面由于防冰材料的消雪融冰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路面抗滑性能,保证雨雪天气路面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确翻新轮胎的力学性能并提高其使用寿命,构建工程车辆翻新轮胎静态接地工况三维模型、轮胎与地面接触模型、静态接地工况有限元分析模型及承载-接地力学特性试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静态接地工况、接地压力及接地摩擦力在轮胎与地面接触区域内中心位置达到最小值,沿轮胎滚动方向及宽度方向呈现不同程度增大的"V"型分布规律;当载荷较小时,接地印痕形状近似为圆形,随着载荷不同程度地增大,其形状变化由近似圆形到近似椭圆形,再到近似矩形,最后到近似马鞍形的变化规律;当胎压一定时,随着载荷的增加,接地面积逐渐增大,增大趋势呈现非线性变化规律;工程翻新轮胎胎肩部位接地压力及接地摩擦力均最大,该部位较容易发生橡胶崩花掉块、撕裂脱层的失效损坏现象。  相似文献   

8.
部分滑水对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利用作用在轮胎上的动水压力计算式,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由于部分滑水而导致的附着系数的降低状况,得到了附着系数与水膜厚度、行车速度的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如果水膜覆盖在路面上,那么汽车行驶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部分滑水现象,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和干燥状态相比,要下降很多。汽车在低速行驶时,水膜厚度对附着系数的影响较大;而在高速行驶时,则速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轮胎滑水性能对车辆安全性和操控性具有决定性影响,而花纹结构设计参数直接影响着轮胎接地区水流运动进而对轮胎滑水性能也会产生直接影响。但由于滚动轮胎的滑水性能测试条件极为苛刻,且很难捕获到滑水现象发生时水流运动流场特性。为明晰滑水现象发生时的流场特性及花纹结构设计参数对滑水性能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考虑轮胎接地印痕及花纹变形特征的滑水分析模型,掌握了水膜升力、自由液面及沟槽内水流速度等流场分布特征,分析了水膜厚度、水流速度、纵向花纹及横花纹结构设计对滑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膜厚度较小时,路面水流可顺畅进入接地区花纹沟并被及时排出;水流速度的变化对胎面动水压力有显著影响;纵向花纹沟深度对滑水性能影响显著;改变横向花纹沟水流运动方向、降低胎面动水压力可提升滑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造成汽车轮胎爆胎的原因很多,但引起爆胎的实质原因主要在于轮胎产生的"驻波"现象.轮胎的驻波现象又与轮胎气压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1 汽车轮胎的驻波现象众所周知,汽车的全部重量都由轮胎所支承,在重力作用下轮胎胎面与地面的接触部位会有轻微变形,车辆行驶时变形的部分在离开路面后将恢复原状.若选取轮胎胎面与地面接触的一个小段来分析,轮胎每旋转一圈,这一小段就会发生一次变形和恢复的过程,即轮胎发生一次弹性变形.  相似文献   

11.
综合考虑轮胎材料超弹性和路面材料的粘弹性、轮胎与路面间的瞬态接触摩擦作用,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凝冰条件下轮胎与沥青路面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凝冰条件下沥青路面路表弯沉在轮胎作用的区域明显增大,在没有直接作用的区域弯沉逐渐减小,且路表弯沉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路表水平剪应力以轮胎作用区域为中心呈反对称分布,且最大水平剪应力在轮胎经过前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而在轮胎经过后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路表竖向应力在轮胎作用的瞬间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非作用区域则很小,竖向应力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同时阻尼对凝冰沥青路面力学响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轮胎与路面的耦合动力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路面不平整度进行仿真,并以此路面不平度作为动力分析的输入激励,并对轮胎对路面的动态作用力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路面不平度是符合期望为零的各态历经的平稳Gauss随机过程,无法用一个确定的函数式来表达;轮胎对路面的作用力是不断变化的随机动态作用力.动态作用力的均值也要明显大于静态作用力的恒定值,路面动态作用力的峰值也明显大于静态恒载.同时,随着路面等级的下降,轮胎路面的动态作用力表现的更明显,波动的频率和幅值都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有限元软件轮胎与横坡路段路面结构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坡度条件下的轮胎接地压力分布,研究坡度对轮胎路面接触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道路横坡对轮胎路面接触压力分布的规律有显著影响:横坡的坡度对轮胎路面接触压力分布存在显著影响,当坡度较小时,接地压力在横向呈对称分布,最大接触压力出现在接触面横轴中心,随着坡度增加,上坡方向的轮胎路面接触面积明显大于下坡方向,接触压力最大值出现位置也出现偏移;横坡路段轮胎与路面之间接触面积较大,但总体的接触压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动态响应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优化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引入无反射边界,依据结构动力理论,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多层沥青路面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发现沥青面层的拉应力和路表弯沉随着基层模量、层间摩擦系数、行车速度和面层材料阻尼的增大而减小,剪切应力随着轮胎接地压力和基层模量的增大而增大。分析结果表明:基层设计需要综合优化设计,简单增加基层模量和厚度都是不合适的;良好的层间接触状态以及使用较大阻尼的材料,有利于路面性能的改善;提高行车速度可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邓昌宁 《北方交通》2007,(6):148-150
利用ANSYS有限元系统对我省常见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动态三维数值分析,经分析,路表动态弯沉值、基层底面拉应力和拉应变均随加载周期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动荷载周期为0.500s时,动弯沉比静弯沉大21%,因此,车辆速度过低会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为探求重载货车不同行车速度下沥青面层水平剪应力动态响应规律,结合半刚性基层路面特点,采用层状体系理论,建立一个ANSYS3-D有限元粘弹性路面结构模型。在施加非均布动荷载情况下进行了非线性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沥青面层内的最大水平剪应力均随行车速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行车速度在20km/h左右时,水平剪应力达到最大,对路面剪切破坏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7.
足尺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速加载动力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足尺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检测了移动车辆荷载下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了面层底部的动应变和土基顶竖向压应力,研究了车辆轴重、行驶速度和轮胎胎压对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动力响应与轴重、车速的回归模型,在不同轴重、车速和胎压下对4种路面结构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面层底部应变响应呈拉压应变交变状态;在中等试验温度条件下,面层底部应变响应随轴重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土基顶竖向压应力呈单向应力状态,且随轴重增加而增大;车速显著影响面层底部应变响应,但对竖向压应力影响不大,仅影响应力的脉冲持续时间;随车速增加,应力脉冲时间缩短,面层底部应变响应减小;重载车辆在低速行车时对路面的破坏作用更严重,但胎压对面层底部应变和土基顶竖向压应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张维全  杨玥 《交通标准化》2009,(17):114-116
利用ANSYS建立典型的半刚性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比较动载与静载下力学响应的不同,结果表明动载下的响应偏小。另外,通过改变命令流参数,计算不同速度下的响应结果,发现车速较高时,路面的力学响应反而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