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路信息基础数据元二维分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层次进行了抽象,基于信息粒度理论,提出并建立了"管理维度"分类标准.将2种分类方法结合形成二维数据元分类方法,并对现有公路信息基础数据元重新进行了分类,指出存在问题并给出了数据元扩充的思路,对二维数据元的关键属性进行了研究.将该分类方法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进行了应用,提出质量检验评定的软件设计层次.应用结果表明,二维分类模式对于规范数据格式、实现信息共享、明确系统边界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路网交通信息平台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城市公路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源,本文提出建设城市公路网交通信息平台。以总体框架为指导,设计了信息平台的逻辑结构和拓扑结构。根据用户主体的不同,将信息服务分为共享服务和增值服务两种类型,明确了信息平台的主要数据信息流。以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增值服务为重点,进行了信息要素分析和服务方式分析,规划了公路网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采取集中式处理技术对大规模公交信息进行处理时,传输与运算耗时长,不利于实现公交信息实时发布的需求。相比之下,公交车载智能终端可以针对单车信息进行独立感知与挖掘。由此构建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公交信息感知与挖掘系统框架,包括公交车载智能终端、公交信息服务平台、公交调度中心三大模块。进而明确系统实施流程,并探讨公交信息挖掘软件的信息映射模型。由于分布式处理技术下的公交车载智能终端与调度中心可联网共享及交互信息,因此该系统除了实现公众信息实时发布之外,还能为交通部门的公交优先管制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智能交通信息特征分析与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普遍应用与系统整合,使得交通信息越来越复杂,交通状态更加难以把握,信息处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的工作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剖析了ITS信息的特征—— 多源性、异构性和层次性;并指出交通状态作为最高层次的文通信息,具有双重属性的特点——客观、抽象、确定、连续性以及主观、形象、模糊、离散性。②分析了信息融合和数据挖掘技术在ITS信息处理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其信息处理的模式与流程。③设计出ITS信息处理系统的逻辑结构,实现了信息融合和数据挖掘技术的集成,体现出该系统的信息中心功能和平台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5.
涂颖菲  陈小鸿 《城市交通》2007,5(2):86-90,13
先进的旅客信息系统(ATIS)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发布是其中直接和出行者相联系的一个环节,在最主要的几种信息发布技术中,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无疑是最现代也是最能提供个性化功能的两种方式.欧洲一些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已有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就法国基于手机的先进的旅客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驾驶人信息服务以及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的几个主要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其功能特点,并从服务方式、实现流程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系统的研发现状,最后总结了该系统成功运营的一些组织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集装箱运输组织流程的剖析,提出了集装箱运输组织信息的集成模式。这个模式涉及信息集成需求分析、体系结构的确定和基于多Agent的信息集成实现等内容。研究表明:集装箱运输组织必须得到来自不同信息源、具有不同特征的不同类型信息的支持、具有多数据源支持、集成分析功能多样和存储虚拟等特点.它可以通过建立虚拟视图的方式来实现基于多Agent的集装箱运输组织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公路建设工程中各种信息未能有效统一管理和缺乏再利用的现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对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的多源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覆盖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各个阶段的信息管理和信息共享服务,可实现对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高效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OBD技术和无线技术设计和实现了车辆信息交换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车辆多源信息的集成化采集、传输以及处理。设计了灵活可靠的信息交换协议,解决了多种无线网络之间的信息融合及信息交换和保存的实时性等问题,为后续基于本系统的各种车载应用提供支持基础。  相似文献   

9.
公共交通系统基础信息平台框架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公交管理决策层、企业运营层和出行者的公交基础信息平台系统框架.文中对传统公交系统和ITS环境下智能公交系统的基础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根据公交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划分系统功能模块,依据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相结合的原则,完成了基础信息平台主要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和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本质分析,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多源信息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信息融合系统体系结构.结合对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复杂系统故障诊断框架分析与研究,以及信息融合综合故障诊断的一般过程,构建了一个通用的贯穿故障综合诊断过程的、基于信息融合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故障诊断系统的体系结构,寻求到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故障综合诊断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中探讨国际航运管理专业的港航地理实训系统开发,通过对港航业的人才需求分析,以培养港航业所需人才专业技能为目标,在实时地图和高清卫星图为基础上,以港口信息、船期表、GPS航线监控、常用航线标注、港口卫星图识别等模块功能的实现为主要考核点,建立具有操作灵活性、技术实用性的BS结构实训系统。为高职类港口航运业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实现数字化教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港口投资结构多元化、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商转变,“港航合一”成为航运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研究航运企业投资对码头的影响能够为码头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先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沿海集装箱码头2008–2012年间的运营效率进行测度,其次依据投资结构将我国沿海62个集装箱码头进行分组,最后重点分析投资结构与码头运营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有航运企业投资的码头运营效率普遍高于无航运企业投资的码头,两组码头的纯技术效率相差较小,而规模效率相差较大。航运企业参与码头建设经营可以实现自有船舶挂靠自有码头,提升码头设施的利用率,从而提升码头的规模效率,有利于码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港口投资结构多元化、航运企业向综合物流商转变,“港航合一”成为航运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研究航运企业投资对码头的影响能够为码头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先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沿海集装箱码头2008–2012 年间的运营效率进行测度,其次依据投资结构将我国沿海62 个集装箱码头进行分组,最后重点分析投资结构与码头运营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有航运企业投资的码头运营效率普遍高于无航运企业投资的码头,两组码头的纯技术效率相差较小,而规模效率相差较大.航运企业参与码头建设经营可以实现自有船舶挂靠自有码头,提升码头设施的利用率,从而提升码头的规模效率,有利于码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港口和航运业务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港航信息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港航业务涉及到的港口、船舶和航线等相关信息,具有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如何处理好这些信息,为港航业务的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本文研究了应用Browser/Server模式建立港航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初步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港航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分析国内外港航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基础上,提出港航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设计目标,最后采用BPS的思想来构建港航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6.
考虑政府采取碳税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两种碳排放政策,基于供应链视角,构建港口与航运企业减排博弈模型,系统分析港航企业减排策略选择和政府碳排放政策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当航运企业减排成本小于港口协助减排成本时,港航企业选择分散决策减排力度最优;反之,选择集中决策减排力度最优。在集中决策情形下,港航供应链减排力度与航运企业减排成本和港口协助减排成本成反比,和市场容量成正比;在分散决策情形下,港口协助减排成本不会影响港航供应链减排力度。在碳定价较低时,港航企业选择分散决策定价最优,选择集中决策利润最优;在碳定价较高时,则相反。无论政府采取何种碳排放政策,港航企业选择集中决策并且政府对港口减排进行补贴,会使港航供应链整体利润与减排力度同时达到最优。在未来碳定价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推动港航企业减排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港口航道管理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航运交通的发展需要。因此,建设港口航道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港口航道的现代化管理势在必行。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澜沧江-湄公河港口航道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的基础上重点从数据存储与管理、信息表现与可视化、空间分析与模拟以及信息输出与共享等4个方面探讨G IS技术在澜沧江-湄公河港口航道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港口功能的出现伴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从传统货物转运中心到现代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港口功能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中逐步拓展.为应对海上运输公司规模化、船舶大型化、港口网络化和制约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港口发展出现了多样化的所有制和全球的运营商,港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并与经济紧密联系.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广泛应用,港口企业应积极探索港口服务功能的拓展,作为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为顾客提供增值的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19.
李健  彭存达 《北方交通》2006,(11):75-77
信息网络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成为制约网络信息化发展的直接因素,尤其是对港口和航运管理这样的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商业机密的信息,保障这些信息的安全对港航事业的正常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危及网络信息安全的众多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安全防范体系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邻近地域的港口群泊位资源结构性过剩问题,以港口群内泊位资源共享为基础,构建面向船舶运输方、货主方和港口方的港航物流信息系统。引入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等理论,建立包含港口群干/支航线网络搭建(时空分配模型)以及腹地货流分配和船舶挂靠港选择(双层规划模型)等模块的仿真模型。采用设计的时空网络分析方法和具有双门限值的双层迭代算法求解仿真模型,验证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并进行具体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观察周期、腹地货物到达频率及干/支线可通阈值等的变化将影响货物到达数量或干/支线开通条件,进而影响港口群内航线网络结构,船舶到达频率的变化将影响港口群运输能力,泊位共享的等泊时间和共享成本阈值的变化将决定是否能够实现共享;通过物流系统实现共享时,港口群4个观察周期的3类干线和1类支线的总等泊时间和物流成本比不共享时分别减少23%和1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