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纵横梁拓宽加固的桥梁,加宽主梁与原主梁刚度不等,常用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不适用于此类结构,为此,对纵横梁拓宽加固后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计算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不等刚度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理论和有限元建模计算,分别按不等刚度荷载横向分布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计算拓宽加固结构的横向分布影响线,经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确定了拓宽加固结构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为同类工程计算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范忠明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1):142+144-142,144
桥梁是一复杂的空间结构,在荷载作用时,桥梁的横向分布受力随着活载在桥上的作用位置的变化而改变,使桥梁结构内力计算十分困难。通过对比分析,简述了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原理,各种桥梁空间结构横向简化计算的假设条件、适用范围及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与计算要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宽幅装配式T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问题,以一座跨径为3×20m宽幅装配式T梁桥为依托,采用刚接梁法、修正偏心压力法、G-M法和梁格法四种方法分别计算其主梁的影响线和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分析桥梁结构的横向受力规律及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与该桥荷载试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刚接梁法和G-M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比误差小,最大误差仅为4. 5%,而修正偏心压力法其相对误差较大,故推荐使用刚接梁法或G-M法计算宽幅装配式T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修正法,运用模型计算通用程序建立桥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实测挠度与模型计算挠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反复迭代,最终求得不同刚度的在役桥梁各片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经过模型桥试验的验证分析,该方法可较准确地求解桥梁在使用阶段的荷载横向分布。  相似文献   

5.
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主梁挠度横向分布规律来确定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考虑了桥梁结构计算模态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模态质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各种结构形式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即模态参数法.分别以一座有机玻璃模型试验桥梁和一座公路斜交T型桥梁为算例,介绍了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步骤.计算结果表明: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测量值与计算值最大误差为2.6%,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模态参数法减小了对桥梁结构进行分类和假定带来的误差,更具有通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党利民 《交通标准化》2014,(21):122-126
选取桥梁结构中的典型T梁桥进行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模式的研究。将梁格法和刚接梁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作比较,得出刚接梁法能够作为拓宽T形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有效计算方法。同时将有无横隔梁的新旧梁桥拓宽前后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作比较,结论为有横隔梁的连接方式对旧桥提载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小箱梁桥算例进行有限元分析,将其计算结果与刚性横梁法、铰接梁法和刚接梁法的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论证了小箱梁桥用以上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计算其荷载横向分布的适用性及其精确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浇桥面板的T形组合简支板一梁桥结构特点,采用平面模型(偏心压力法、刚接板(梁)法)和空间模型(有限单元法)计算该组合简支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运用通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将该组合板——梁桥离散成空间有限元,分析该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变化规律,并将刚接板(梁)法及ANASYS解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偏心压力法不适于计算该类组合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刚接板(梁)法全桥各截面采用同一横向分布系数并不精确,而ANSYS计算结果能与实测值较好的吻合;同时提出了适合该类桥型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并建议了更加准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理论(数值)分析、模型试验,对板拱荷载横向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按照等效原则将箱板拱比拟为板拱,形成箱板拱荷载横向分布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对配有橡胶支座的板桥荷载横向分布分析时,考虑支座为弹性体的这一客观因素,提出了按弹性支承计算板桥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的计算方法,并将此法的计算结果与直接布载法算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来看,考虑支座弹性影响因素的方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箱梁剪力滞效应和钢腹板剪切变形对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挠度的影响,基于能量变分法对该桥型的挠度计算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箱梁翼板的面内剪切变形和弯曲剪力流的分布规律出发,在理论上推得可同时考虑箱梁剪力滞效应和钢腹板剪切变形的纵向位移函数;其次,以所得的纵向位移函数为基础,运用能量法推导出该桥型的挠度计算公式,并用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法对公式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分析在箱梁宽跨比和钢腹板高度变化时,在不同荷载类型作用下,箱梁剪力滞效应和腹板剪切变形分别对波形钢腹板PC简支和连续箱梁桥挠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宽跨比为0.108~0.650时,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剪力滞效应和钢腹板剪切变形对波形钢腹板PC连续箱梁桥的挠度影响较大,不可忽略;当宽跨比为0.108~0.650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波形钢腹板PC简支和连续箱梁桥仅需考虑波形钢腹板剪切变形对其挠度的影响,只有在特定的宽跨比和特定的波形钢腹板截面高度下,才需要考虑剪力滞效应对其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间有限元法分析了单箱双室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剪力滞效应,分别计算了自重作用及活载作用下跨中截面与支座处截面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及剪力滞系数,并将采用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翼缘有效宽度与规范中的有效宽度规定进行了比较,以期为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简支梁桥桥面连续构造的早期损坏,是由设计和施工中诸多不合理因素引起的.笔者根据有限元理论,借助ANSYS工作平台,对简支梁桥桥面连续构造在沥青砼铺装层重量、活载以及温度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进行了空间非线性分析,并依此提出了预防对策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结合河南卫河大桥工程实例,采用数值分析法中的有限元法,研究各受力参数对单箱三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横向应力的影响;揭示单箱三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在集中荷载和汽车活载作用下,箱梁的横向应力峰值的变化规律。计算数据表明,各室中心线正弯矩区和各腹板加腋处负弯矩区为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横向受力最不利位置。  相似文献   

15.
旧桥拓宽中拼接形式对旧桥受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合宁高速公路上一座连续刚构梁桥,应用空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横向采用不连接、铰接、刚接等拼接方式时,汽车荷载作用下旧桥挠度、应力的变化及翼缘板根部应力状态。通过分析认为横向拼接有利于增大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小旧桥挠度与梁体应力。随着拼接刚度增大,翼缘板悬臂根部应力变化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6.
控制大跨PC梁桥长期下挠的综合举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PC)梁桥在运营后出现腹板开裂和跨中持续下挠等病害,在总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下挠成因的基础上,以在建的主跨为155 m江西泰和赣江公路大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从恒载零挠度、加大跨中梁高和临时斜拉索辅助施工等新举措出发与传统设计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因素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下挠的影响。结果表明:恒载零挠度设计,或者恒载零挠度设计和加大跨中梁高的综合设计措施对控制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长期下挠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连续刚构0#块处于墩梁固结处,该梁段构造复杂,内有大量的预应力束通过。为揭示其在各种不利工况下的空间应力分布情况,需建立相应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文章以一座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0#块进行局部应力分析,结果表明0#块局部位置应力分布较复杂,应进行钢筋补强。  相似文献   

18.
为综合解决传统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桥面板自重偏大和负弯矩区易开裂的问题,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华夫板代替普通混凝土桥面板,提出一种新型组合梁—装配式UHPC华夫型上翼缘组合梁. 以某典型3跨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3跨连续梁整体和中支座区域梁段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荷载工况下新型装配式UHPC华夫型上翼缘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分析了UHPC华夫型上翼缘关键设计参数对该新型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研究了组合榫型剪力槽与栓钉型剪力槽对该新型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恒 + 活组合作用下,中支座负弯矩段华夫型上翼缘纵肋底缘和面板最大拉应力均小于配筋UHPC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当UHPC华夫型上翼缘纵、横肋宽90 mm、高200 mm,纵肋间距700 mm,横肋间距600 mm,面板厚60 mm时,UHPC华夫型上翼缘受力较为合理;组合榫型剪力槽更适用于新型装配式UHPC华夫型上翼缘组合梁.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刚构一连续组合单箱室桥的剪力滞效应,以三股线刚构一连续组合桥为工程背景,利用空间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箱梁空间网格模型,通过模型对剪力滞效应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空间网格法可以很好地分析刚构一连续单箱梁桥的成桥跨中、支点剪力滞效应;箱梁的剪力滞效应为:顶板的剪力滞效应较底扳显著;剪力滞效应沿纵向是变化的,总体上边跨截面的剪力滞比跨中截面要突出,相关结论可为同类桥梁的设计和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