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域轨道交通是特大型城市解决市域客运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实现其快速功能,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为例,在分析了线路与客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确定功能定位、提高线型设计标准、控制站点设置数量、实行断点运营与快慢车运行组织,以及选用合理的车辆配置等方面,实现11号线南段工程快速功能的设计方法,为其他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建设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自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9] 32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以来,许多大城市积极研究和探索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快线(以下简称"快线")的相互融合被提到议事日程。从部分大城市规划建设的快线、市域(郊)铁路的情况看,存在快线服务范围不清晰、多种系统制式融合性差、单一系统速度不能满足多元出行需求、快线进入城区组织模式失当、缺乏技术经济合理性论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大城市快线规划建设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内各种运输模式协调发展、供给高效、缓解交通拥堵为目标,结合城市综合交通需求,预测研究市域快线线网的合理规模。应用欧式距离不相似测度理论、三次吸引法和客流转移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各运输方式向新建市域快线的客流转移量,运用"溢出+转移"客流需求分析思想,构建综合交通条件下市域快线线网规模的模型,并以2025年成都市规划为例,预测市域快线线网合理规模,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4.
大型城市在设置市域轨道交通郊区段与市区段车站时需考虑不同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比较香港、巴黎、东京和上海的典型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车站设置案例,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市域线路在市区段若有平行市区轨道交通线路时应采用大站间距设置模式;在郊区段应采用基于客流集散点灵活设站的模式.经过郊区开发密度低的区域时如采用地面或高架的敷设方式有利于越行线的布设,可改进运营组织,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5.
裴武  陈晖 《交通与运输》2021,37(5):62-65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为构建适应市域一体化发展的轨道交通线网,创新提出借力区域轨道建设,市域轨道交通与周边城际轨道协同发展模式和线网方案。以典型节点城市嘉兴为例,首先,充分剖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与交通需求特征等因素;其次,详细分析轨道交通模式和网络布局方法,提出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轨道交通廊道布置要点,确定轨道廊道控制方案;最后,从空间适应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协调性、发展引导性等角度论证线网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规划思路、论证方法可以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类似城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市域铁路将成为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方式。确定合理的速度目标值是市域铁路项目设计的基础,结合上海市域铁路示范项目——上海机场联络线速度目标值的选择,从项目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车辆性能、线路条件、车站设置、工程投资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速度目标值建议,对未来市域铁路的规划建设具有参考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种形式,市域铁路将成为连接城市市区  相似文献   

7.
一、轨道交通9号线适应不了松江新城发展的要求松江新城是上海第一个建成轨道交通的郊区新城。然而,尽管原规划轨道交通R3线是一条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但在建设时采用了市区普通地铁制式,列车平均运营时速市区段30~35公里、郊区段45公里左右。因此,松江新城至市中心依赖轨道交通9号线出行时耗大多超过1小时,与高速路/快速路的小汽车交通相比,缺乏速度优势。由于外环周边地区大量居住小区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时代发展需要,轨道交通网络必须适应城际间高频次、快速化的出行需求,从高覆盖率走向高服务效率,实现国土空间的高效组织利用。从分析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经历的3个发展阶段入手,即顺应空间外拓、城乡一体、枢纽型网络城市,总结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重点提出加快湾区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快线A的规划建设,里程规模分别超60 km和400 km。创新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间的衔接组织,实现三网深度融合,满足广州在大湾区、都市圈、市域等不同层次轨道交通出行需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给出市域轨道交通线分段、贯通模式的定义,分析了分段、贯通模式对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环境、乘客出行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服务水平、经济性和环境影响3个方面建立了市域轨道交通线衔接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总费用现值方法为基础构建了市域轨道交通线衔接模式的评价模型,最后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以下简称南段工程)是联系中心城浦东地区与原南汇各主要城镇及临港新城的一条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是促进上海市两个中心建设、促进浦南一体化进程的一条重要线路。南段工程2007年8月完成规划选线后,于2007年12月,由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和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龙阳路一临港新城)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在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诸如轨道交通在城市中的定位及其与城市的相互作用关系,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建设、运营和投融资体制以及法制和标准化建设等。明确轨道交通在城市中的定位,理顺其与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正确认识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建立适应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设、运营和投融资体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化工作,是保障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优化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支撑和引导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发展,首先结 合上海地铁运营实际,对既有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进行评估,分析得出既有规划存在线路功能单 一、局部线网结构不合理、换乘枢纽功能过于集中等主要问题。然后,通过研究上海大都市圈城 市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上海将形成“中心城区”、“通勤圈”和“经济圈”三大圈层,基于不同圈 层的交通需求特征,在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中,要适当转变既有规划理念,重点发展城际铁 路、区域快线系统,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同时,优化轨道交通枢纽布局,强化不同层次轨 道交通之间的衔接,以提高轨道交通网络整体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是大都市区多中心结构形成的重要支撑条件。香港作为典型的高密度都市,在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协调发展,尤其是轨道交通引导和支撑新城发展方面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相互关系视角将香港新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分析香港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状况的基础上,梳理香港轨道交通的管理经营模式。系统归纳香港轨道交通近期、中长期规划方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梳理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协调策略。最后,总结提出香港轨道交通规划引领新城布局、建设综合开发、运营共享互通等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全世界第一条机场轨道专用快线——伦敦希思罗快线~([6])以来,在机场交通方式多元化、规模化和专用化趋势的推动下,轨道交通方式正逐渐成为大型机场公共进场交通方式中的主体。机场轨道交通具有不同于普通轨道交通的特性,其线路引入机场的方式,以及轨道交通车站在机场航站区中的规划布局至关重要。结合石家庄机场的建设规模及发展情况,对机场轨道交通系统进行系统制式和线路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越来越受到众多城市的关注.为更好地发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作用和效率,除了做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外,更应做好研究客运枢纽布局,完善轨道交通与城市常规公交、个体交通、对外交通之间的衔接.从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分级体系研究、技术路线、技术要点和评价体系这几方面探讨城市规划交通枢纽布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支撑了城市空间扩展、优化了用地布局;然而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评估了近10年上海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实施情况,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功能层次单一、服务水平不高等;指出当前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单一功能层次的轨道交通造成长距离出行时耗长,缺乏与小汽车的竞争优势,从而影响、制约郊区新城的发展。然后借鉴东京、巴黎等国际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实施和运营组织经验,根据上海实际,分析其发展快速轨道交通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分析上海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特征,提出其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必须"连心",并给出了服务标准、规划方案和预计达到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轨道大规模建设,为城市的更新和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自1997年开通运营至今,沿线的开发已经成为上海TOD模式的一个典范。就轨道建设和城市发展关系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TOD进行实证分析,对指导轨道车站(中环线外)周边用地的规划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未来10年,中国特大城市将大规模建设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这为在整个市域范围内改善铁路、中心城轨道交通、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及其结合关系提供了良好契机。总结轨道交通网络之间的三种结合类型:点状结合、线状结合、网状结合,并分析不同结合类型的服务效果差异。提出轨道交通网络整合的概念,论述轨道交通网络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阐述轨道交通网络整合的主要技术措施。最后,指出中国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2013,(4):84-84,8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市民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需求不断地提升,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城市轨道交通逐步从单线运营发展为多线运营,逐渐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模式。与此同时,市民对轨道交通导乘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作为轨道交通标准化导乘信息服务平台的“乘客信息系统”,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其规划、设计、建设较之发展初期有了本质上的变化。当前,线路级的、以单一的站台显示屏部署应用方式为主的乘客信息系统已逐步显现其局限性,其导乘信息服务能力远达不到乘客在整个乘车过程中信息获取的需求。乘客需要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更丰富的信息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20.
多方式换乘不仅决定了轨交线路服务范围,影响公交系统服务质量,同时影响沿线设施建设.针对上海11号线嘉定区内轨交站点多方式换乘现状进行客流调查,分析市域线客流特征、客流出行特征和多方式换乘的现状,以及轨道交通11号线多方式换乘存在的问题,为市域线轨交站多方式换乘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