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研究现有太原东环高速公路各互通收费站的交通量及服务水平,分析牛驼寨互通立交各匝道转向交通量,分析比较3个互通立交方案的布设形式及相应优缺点,拓宽思路,选取了合适的建设方案,以满足出行需求,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公路运营安全性,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研究部分互通立交增设转向匝道的分合流点与已有互通转向匝道之间的关系,给出全互通立交转向匝道数和新增匝道驶出匝道、驶入匝道选择组合数的计算公式,以及增设匝道的平面布置和方案选择要点。给出了3路、4路、5路相交道路立交增设转向匝道的具体范例,并以上海市莘庄立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榆社枢纽互通立交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匝道各转向交通量,分析比较了互通立交4个方案的布设形式,以及相对应的优缺点,提出了山区互通立交方案布设时,应对其进行多方案比选,拓宽思路,选取合适的立交形式和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考虑交通量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互通等级:通过四个互通立交方案的比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推荐采用全苜蓿叶型加相应连接匝道的集合型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5.
单喇叭型互通式立体交叉出入口设置在同一位置,含有两条直接匝道、一条半直接匝道和一条环形匝道,直接匝道供交通量较大的一方进出,环形匝道供交通量较小的一方进出,属于T形交叉的一种,外形与喇叭很相似。叭型互通立交分为两种类型,一般用于相交公路不同方向交通量相差较大,个别方向转弯交通量不大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形状结构的不断变化,车流量的增加,对互通立交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然,互通立交纵面设计的技巧也成为当今社会一个热点的话题,其设计的思路主要按照平面上主交通流和各方向交通量的分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互通立交设计的主要目标有三:一是能够顺应地形,回避重要地物;二是在纵面上能够使主线与匝道以及各匝道与匝道间的衔接良好;三是高程数据的调整能够顺利进行。互通立交设计中,合理的、完善的、巧妙的对纵面进行设计非常关键,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ѵ������ٶ�Ԥ��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匝道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运行速度的匝道设计理念是目前公路及互通立交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本文以互通立交匝道小型车辆的运行速度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互通立交匝道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制订正交实验方案,运用车载高精度GPS设备,采集了北京市4座互通式立交共14条匝道车辆连续运行速度数据。根据其中10条匝道的数据,按照车辆在互通立交匝道上的运行速度特性将匝道分为三段:减速段、匀速段、加速段,构建互通立交匝道各个分段运行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另外4条匝道的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匝道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运行速度的匝道设计理念是目前公路及互通立交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本文以互通立交匝道小型车辆的运行速度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分析互通立交匝道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制订正交实验方案,运用车载高精度 GPS 设备,采集了北京市4 座互通式立交共14 条匝道车辆连续运行速度数据.根据其中 10 条匝道的数据,按照车辆在互通立交匝道上的运行速度特性将匝道分为三段:减速段、匀速段、加速段,构建互通立交匝道各个分段运行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并使用另外4 条匝道的实测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 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武陵源西互通立交是湖南省桑植至张家界高速公路连接武陵源景区而设置的互通,地形地物地质等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介绍了武陵源西互通立交特征年转向交通量的分布及选型。对武陵源西互通立交初步设计方案中的三个方案进行了优缺点及经济技术等综合比较,选定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城市互通立交交通流运行特性,研究了城市互通立交主线总交通量、交织流量比和第2车道大型车比例3种因素对合流区端部交通量的影响,应用神经网络原理建立了输入层为3个神经元,输出层为1个神经元的RBF神经网络,研究了该RBF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应用实测数据进行了网络训练,对训练后的网络进行了仿真.仿真输出结果与实测数据之间的误差很小,证明应用RBF神经网络对互通立交合流区的短时交通量进行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此研究为分析互通立交内各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研究互通立交桥的预先控制和运行状态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互通立交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部是高速公路与地面衔接道路交通流转换的枢纽,研究其渠化设计方法对优化互通立交及其周边路网的交通流运行状态,提高区域路网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跨式互通立交出1:3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部的交通流运行特性,然后提出了典型互通立交出口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部的渠化设...  相似文献   

12.
复合式互通立交是解决高速公路交叉节点密集,改善高速公路行车效率的重要方式,同时以匝道连接的复合式互通立交是节约高速公路用地、减缓分汇流对高速公路主线影响的最有效布设形式。对以匝道连接的复合式互通立交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连接匝道的设计速度、设置层次以及标志标牌方面对以匝道连接的复合式互通立交设置条件做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涝坡枢纽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涝坡村附近,为绕城高速公路与济泰高速公路组成的十字交叉型枢纽立交。综合考虑项目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地方政府意见,结合交通量分析,本着尽量利用原有设计匝道,节约用地、减少拆迁的原则,确定了合理的互通立交型式。  相似文献   

14.
互通式立交方案比选是立体交叉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鉴于此,以新城西互通立交为例,分析立交的预测交通量,通过对互通立交两个设计方案评价分析,最终确定合理、适用、经济、美观的立交形式和方案,以期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昔阳至榆次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根据昔阳枢纽立交的预测转向交通量、沿线地形、交叉位置与前后隧道出口及服务区间距等受限因素,分析比较两个互通立交方案的布设形式及相应特点,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供类似工程方案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互通式立交方案比选是立体交叉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鉴于此,以新城西互通立交为例.分析立交的预测交通量,通过对互通立交两个设计方案评价分析,最终确定合理、适用、经济、美观的立交形式和方案.以期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拟建古城枢纽立交匝道造成原有古城互通立交匝道与主线交织段长度较小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出了车辆分流的三个具体方案。通过各方面的比选最终达到对古城互通立交的现状影响最小,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的理想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8.
喇叭形互通立交多用于连接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或交通量大的二级公路,在我国被广泛采用。如果环形匝道的半径设置不合理,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考虑到行车的安全性,确定环形匝道的最小半径及形状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交通流量逐年递增,社会对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又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尤其环形匝道处更表现为事故多发段。因此,对互通立交环形匝道进行改造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常州西绕城高速鸣凰枢纽互通立交工程实例,采用交通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建立鸣凰枢纽互通立交环形匝道的仿真模型,对比各种改造方案下的各项控制指标,从而确定最佳的行车道加宽值为0.50 m。  相似文献   

20.
互通立体交叉是路网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担负公路之间交通流转换的重要功能。文中以沪陕高速公路新增枣林湾互通立交为工程实例,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区域路网、交通量预测、沿线自然地理条件等控制因素,选定互通立交合适位置。在确定合适选址后,细化互通立交设计方案并进行比选,推荐最优互通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