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探究地震攻角对曲线梁桥地震易损性的影响,采用曲线梁桥参数化建模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增量动力时程分析和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生成桥梁-地震动样本对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宽界限法和串并联概率理论建立曲线梁桥构件—单体—网络三个层次的地震易损性快速计算和评估模型,对比分析地震攻角对曲线梁桥的易损性影响规律,并对区域桥梁网络震后通行能力进行快速评估。结果表明,地震攻角对曲线梁桥的动力响应、地震易损性影响明显,忽略地震攻角影响可能会对交通网络的震后通行能力评估带来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2.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发生7.5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大量滑坡与崩塌,叠溪全城被毁,伤亡惨重.震后45 d地震堰塞湖溃决,造成严重的次生水灾.介绍了国内学术界对叠溪地震考证与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叠溪地震及其次生水灾照片的发现、地质学家常隆庆和四川大学师生考察资料的发现、其他历史文献的发现、地球物理与地震地质方面的新研究成果以及对叠溪地震的综合研究和地震社会学研究,并对今后深入研究叠溪地震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赵家堡大桥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高烈度地震区桥梁的地震反应行为,分别计算了赵家堡大桥在50 a超越概率63.5%的安评地震波P1作用和50 a超越概率10%的安评地震波P2作用下的地震反应。通过对该桥的地震反应分析,得到了竖向地震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情况,并给出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在建的大准铁路增二线黄河连续刚构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应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在水平地震单独作用下、《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不同竖向地震分别同水平地震组合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考虑竖向地震对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非常明显;水平地震和《铁路桥梁抗震规范》中的竖向地震组合时结构地震响应较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竖向地震组合时结构地震响应大,内力最大增幅为27%,位移为26%。  相似文献   

5.
针对汶川地震中大量桥台地基出现沉陷失效现象,对地震作用下桥台地基沉陷进行了理论研究.基于Prandtl 破坏面理论和Coulomb楔体平衡条件,并考虑地震力和接触面剪切摩擦的影响,采用Mononobe - Okabe地震公式,得出地震作用下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据此对地震下地基强度降低现象进行安全评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时程分析法对地震作用下长输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管线悬跨段长度、地震强度、几何非线性等因素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管线的位移和应力响应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较长管线的振动周期较长;当地震强度较大、管线较长时,管线考虑大变形和不考虑大变形的地震响应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ANSYS软件,对Ⅱ类场地上的挖井基础桥墩在两种边界条件下的冻土和融土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Ⅱ类场地上的挖井基础桥墩,采用粘弹性边界时的桥墩地震反应比固定边界时的地震反应小;冻土时的地震反应比融土时的地震反应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路径、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耗散以及在不同介质间传递时能量的损失,讨论了基于地震强度、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地震要素的能量对桥梁的作用,得出了反应能量与地震惯性力的关系式;分析了不同地震要素对能量的影响和变化趋势,提供了地震能量通过介质载体传导对桥梁的地震作用的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正在建设的一座大跨径3塔结合梁斜拉桥为研究背景,建立空间动力有限元模型,对E1和E2水平的三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研究了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桥在两阶段设防的地震反应符合相关抗震规范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主塔地震反应中,弯矩与应力分布规律有不一致的现象;行波效应对3塔斜拉桥中塔纵向地震反应的影响很小,对边塔的影响较大,且相对一致激励为不利影响,其随视波速的增大而减小;行波效应对主塔横向地震反应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水下悬浮管道的动力性能,与陆地结构有较大的区别.应用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和ANSYS软件,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水中悬浮管道分析模型,采用El Centro地震波,对地震加速度峰值分别为0.5,1,2,4m/s2 4种情况下的响应进行了计算,并通过与无水情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地震强度等因素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探讨了地震作用下水下悬浮管道地震响应规律.结果发现,在有水和无水2种情况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峰值在不同时刻发生.在大部分时间内,考虑水作用时的地震响应均大于不考虑水作用时的地震响应,且这种差别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以一座大跨3塔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了行波效应对大跨多塔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比较了行波作用下不同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可能会使边塔的地震反应有较大增长,但对中塔的地震反应影响不大;行波效应对边、中塔基础及梁端位移的反应影响不大;结构体系的变化对行波效应有一定影响,当中塔由沉井基础变为桩基础时,行波效应对边塔的地震反应影响增大;而当中塔与主梁之间设置弹性索,中塔由桩基础变为沉井基础时,行波效应对中塔的地震反应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地震边坡破坏问题,重点分析了地震自身参数包括震级、地震烈度、峰值加速度、地震频率、持续时间、振幅等对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反应谱方法和时程法,采用4种不同的地震作用输入方式,即顺桥方向、横桥方向、竖向3个方向分别单独输入地震作用以及3个方向同时输入地震作用,对两座不同类型的大跨度肋拱桥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重点分析了不同方向地震作用在主拱肋引起的主要内力。研究结果表明:横向地震作用对上承式肋拱桥主拱肋内力有较大影响,横向地震作用不仅引起拱肋的面外内力,还会在拱肋内引起较大的面内弯矩、剪力和轴力;肋拱桥抗震计算时,应沿顺桥向、横桥向和竖向3个方向同时输入地震作用;拱脚为肋拱桥的抗震薄弱部位,抗震设计时应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4.
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以某V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水平地震单独作用下和水平地震与竖向地震组合下的结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随着竖向地震从0到65%变化,该V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位移和内力均呈增大趋势,其中对横桥向位移和剪力影响最小,进行抗震分析时需考虑竖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竖向地震作用对上承式拱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座跨径131 m的实际钢筋混凝土箱板拱桥为基础,建立了全桥计算模型,沿顺桥向、横桥向单向和多向输入地震反应谱,采用反应谱法计算了该桥的地震反应。通过改变反应谱输入方式和该桥的矢跨比、拱轴系数,计算了不同矢跨比、不同拱轴系数下主拱圈地震内力,比较分析了在竖向地震作用影响下,主拱圈地震内力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上承式箱板拱桥,竖向地震作用对拱圈的地震内力是有放大影响的,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大跨度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跨度连续梁桥一般只设置一个固定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纵桥向的地震荷载的绝大部分由固定墩来承受。通过对一座实际大跨度连续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讨论了不同支座类型对其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先进性使得车载通讯成为现实,它可以用来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作出有效快速的反应。本文探讨了一个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地震预警软件包,即“南加利福尼亚州地震监视眼(SCE)”。地震监视眼是SCE紧急事件防御系统的核心模块,可以对地震的波面进行评估,并通过卫星或者车辆内部无线通信技术提供给人们(包括行驶路上的人们)地震预报。本文探讨的地震监视眼由两个因素分支组成:地震模拟和外界运用。地震模拟编译已记录的地震数据和实时数据流,通过TCP/IP协议与外界进行实时连接。外界运用系统包含地震数据处理服务器,实时跟踪服务器,视角客户应用程序,它可以显示从地震中心到外延地区的实时波振面。  相似文献   

18.
地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地震力是由地震产生的一种破坏力,为使桥梁在使用中不受到地震的破坏,在设计时应对其桥梁进行地震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季节性冻土层改变了地基土的动力特性和卓越周期,因而对桥墩的地震反应产生影响.利用ANSYS软件,对Ⅱ类场地上的桩基础桥墩在场地非冻结期和冻结期两种情况下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Ⅱ类场地上的桩基础桥墩,冻结期的地震反应比非冻结期的地震反应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0.
以一座跨径131 m的实际钢筋混凝土箱板拱桥为基础,建立了全桥计算模型,沿顺桥向、横桥向单向和多向输入地震反应谱,采用反应谱法计算了该桥的地震反应。通过改变反应谱输入方式和该桥的矢跨比、拱轴系数,计算了不同矢跨比、不同拱轴系数下主拱圈地震内力,比较分析了在竖向地震作用影响下,主拱圈地震内力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跨度上承式箱板拱桥,竖向地震作用对拱圈的地震内力是有放大影响的,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