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松散土层中浅埋暗挖大跨度平顶直墙隧道旋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散围岩中超浅埋暗挖平顶直墙隧道施工,采用大管棚和小导管注浆超前预支护措施,且分多步CD法微台阶开挖施工,在围岩多次受扰动等情况下,成功的完成了大跨度超浅埋暗挖隧道,可有效地保证隧道施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松散围岩中超浅埋暗挖平顶直墙隧道施工,采用大管棚和小导管注浆超前预支护措施,且分多步CD法微台阶开挖施工,在围岩多次受扰动等情况下,成功的完成了大跨度超浅埋暗挖隧道,可有效地保证隧道施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青岛地铁M3号线清江路暗挖车站沿哈尔滨主干道南北纵向布置,最小埋深只有5.4m,在爆破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就必然产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从而对哈尔滨路地下管线和地面建筑物等的安全性产生不利的影响。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地表沉降控制指标,以减轻、消除和避免由于地表沉降产生的不利影响。以青岛地铁暗挖车站清江路站双侧壁导坑法成功施工为例,介绍了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和控制地表沉降的措施,这对指导浅埋暗挖地铁工程施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南京地铁鼓-玄区间隧道超前支护施工实例,探讨总结了采用矿山法进行地铁暗挖施工时,在软流塑淤泥质地层、隧道穿越楼房地段的预支护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铁5号线东单站近距离垂直上穿既有1号线地铁区间隧道.对既有隧道底板实测位移进行研究,分析受浅埋暗挖车站上穿施工影响的既有隧道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受新建车站上穿施工扰动,既有隧道呈上浮变形且无明显扭转现象;采用Peck公式对既有隧道底板上浮变形进行拟合,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说明在上穿施工扰动下既有隧道变形与天然地层变形类似,符合Peck曲线变形规律;拟合得到地层损失率为0.034%~0.097%,地表处沉降槽宽度系数值为0.34~0.68.  相似文献   

6.
以青岛地铁2号线枣山路车站为例,采用数值分析结合现场监测,揭示了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及围岩变形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拱盖法车站拱部双侧壁及CD法的工法分析。研究表明,两种工法的地层变形均小于控制值,且围岩均未发生整体沉降,但CD法施工时地层变形更大,应力重分布更充分,可以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载能力,降低支护成本的同时也可提高施工工效。研究成果适用于在"上软下硬"地层中设计施工的拱盖法暗挖车站,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对多拱双层式车站的洞桩法和桩桩法施工技术分析的基础上,以K城市2号线为例,建立了暗挖地铁车站隧道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多拱双层式暗挖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的综合比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多拱双层式暗挖地铁车站,推荐优先采用洞桩法施工。  相似文献   

8.
地铁隧道的施工与所穿越的地层条件联系紧密。通过对现有的合肥轨道交通1~5号线地质勘探资料和工程资料的整理总结,结合合肥地区地形地貌特征,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合肥地区的暗挖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较深入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合肥地区工程地质层组进行总体概化可以遵循"以地层的沉积年代为主,以岩土的工程适用特征为辅"的划分原则;按照地层断面特征将合肥地铁隧道可能穿越的地层组合归纳为A~D 4种类型,其中A类地层组合对隧道施工最为有利,B类地层组合对围岩变形的控制能力优于C,D类地层组合。以上结果可为合肥地铁沿线地质条件分析及暗挖隧道施工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为有效解决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问题,繁忙路口地铁车站自然首选暗挖法施工。暗挖中洞法是地铁车站暗挖施工中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针对首次应用暗挖中洞法施工的磁器口车站,着重介绍了三拱两柱地铁车站暗挖中洞法的施工原理、施工步序、施工方法及钢管柱施工要领。  相似文献   

10.
城市热力供水工程逐渐由近地层明挖向深地层暗挖转移,通过对北京市两个典型地质热力隧道的现场原位的监测,分析浅埋暗挖热力隧道在非降水施工过程中对于砂卵石地质和粉质黏土地质条件下的初支结构内力、围岩性状、水文特征的变化及对地层的影响.试验监测结果表明,隧道围岩的土压力分布不同,水压力分布相同,初衬钢筋内力分布不同,砂卵石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初衬受力情况较好,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在开挖城市供热、供水及供气等小断面隧道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在不同施工工法开挖下的变形及支护力学响应特征,寻求适用的工法,以宁安铁路钟鸣1号隧道工程为依托,采取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类隧道在3种不同工法下的洞周及地表变形、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内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围岩变形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开挖面处预收敛变形所占比例约40%-50%;CRD法与六步CD法施工在控制洞周及地表变形方面明显优于三台阶临时仰拱法,且开挖产生的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小,两者均能满足围岩及支护稳定性的要求,而CRD法较六步CD法施工工期稍长、造价稍高,因此六步CD法为该类地层隧道施工的优选工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戈壁地区圆砾土、卵石土地层,采用重锤夯实、冲击碾压、重型碾压三种方法分段加固.通过对地基系数K30、孔隙率、重型动力触探进行试验,将试验结果对比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分析得出:冲击碾压和重型碾压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的显著特点,建议在施工中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13.
高原湖泊软土地基特性及其路堤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云南高原某一级公路3.6km湖泊软土地基路堤处理的工程实践,探讨高原湖泊软土地基特性和利用浅层处理方法修筑路堤的关键技术,得出的高原湖泊软土地基处治经验和路堤设计施工的关键技术,对类似地区的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Bobet等提出的无水地层浅埋圆形隧道施工地层内应力状态解析解,通过非耦合方法建立了浅埋隧道施工影响下桩基沉降量与承载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分别以荷载传递法与弹性力学法求出桩体弹性压缩量与桩端土体压缩量,从而得到隧道施工影响下桩基承载力损失与桩基沉降量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减少桩基沉降来实现桩基承载力损失控制的正确性,为今后类似工程实现风险定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跨度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问题,分析了双侧壁导坑法和微台阶留核心土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在控制围岩变形及地面沉降方面优于三台阶法,且产生的围岩塑性区较小,微台阶留核心土法在施工进度、资源利用、造价、工序转化及施工难度方面具有优势。结合工程实例,证实仅在围岩具有自稳能力并且可以机械开挖时,可以优先采用微台阶留核心土法,其它条件下宜采用双侧壁导坑法。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岩溶路基注浆质量电磁波CT检测标准,对南广铁路岩溶路基试验区段的64个剖面进行了电磁波CT测试,对粘土层、卵石土层和溶洞等地下介质注浆前后电磁波吸收系数的差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注浆合格的岩溶路基中,粘土层注浆前后电磁波吸收系数的差值均小于0.1 dB/m,卵石土层约为0.20 dB/m,溶洞均大于0.4 dB/m,且主要分布在0.6~1.2 dB/m之间;南广铁路岩溶路基电磁波CT检测注浆合格标准为:卵石土层和溶洞注浆前后电磁波吸收系数差值分别大于0.2和0.4 dB/m.   相似文献   

17.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基础通常无法达到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因此需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结合工程实例,对其采取垫层法处理软基,总结了换填垫层法设计及其具体的施工要点和施工实践等.工程实施效果表明,垫层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白龙江隧道的施工技术,确定了隧道开挖的支护方式及关键技术;隧道洞口和洞身的施工方法,着重介绍隧道洞口浅埋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开挖作业和洞身Ⅳ级、Ⅴ级围岩地段开挖作业的具体方案、方法,施工步骤;超前支护措施中超前长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针对扬州经济开发区市政道路设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软土埋深较浅的问题,为不扰动深厚软土,节约项目地基处理造价,对夯填碎石土方案进行论证,施工完毕的检测表明:采用该方案后路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扬州经济开发区市政道路设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软土埋深较浅的问题,为不扰动深厚软土,节约项目地基处理造价,对夯填碎石土方案进行论证,施工完毕的检测表明:采用该方案后路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