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城市规模的差异,中小城市的出行需求与大城市存在较大区别,且由于区域发展进程的不同,中小城市内部也多呈现明显的片区差异。以浙江省长兴县中心城区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城区总体居民出行特征框架下,从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出行方式和出行时耗等方面分析各片区居民出行特征的差异,并以此挖掘片区的发展症结。最后以优化出行结构为目的,从用地规划、非机动交通环境营造、公共交通优化和小汽车管控等四个方面对中小城市的交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TOD模式下的交通发展模式旨在构建与片区高强度开发建设相匹配的交通接驳系统,完善的接驳系统对于提升片区吸引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TOD模式下站点交通特性及周边道路结构形态配置,通过类型学方法,按照"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不同类别的TOD站点,解读相应的规划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3.
世界城市圈大多是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城市圈的发展状况与圈内交通问题密切相关。从城市圈和区域交通一体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适应我国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裴武  陈晖 《交通与运输》2021,37(5):62-65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为构建适应市域一体化发展的轨道交通线网,创新提出借力区域轨道建设,市域轨道交通与周边城际轨道协同发展模式和线网方案。以典型节点城市嘉兴为例,首先,充分剖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与交通需求特征等因素;其次,详细分析轨道交通模式和网络布局方法,提出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轨道交通廊道布置要点,确定轨道廊道控制方案;最后,从空间适应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协调性、发展引导性等角度论证线网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规划思路、论证方法可以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类似城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的推进以及城际交通带来的区域出行便利化,长三角城市群城际交通发展面临新的趋势和挑战。通过深入研究长三角地区城际交通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要素流动、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以及区域间相互作用等内容,分析各阶段城际交通发展模式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协调性,包括在规划层面以多层次城际交通引导区域要素流动、在空间层面亟待提高城际交通与城市空间匹配度、在组织层面跨区衔接难度大以及网络整体均衡性不足等。  相似文献   

6.
周华庆  杨家文 《城市交通》2018,(1):17-22,16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和区域交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城际社会经济要素加速流动背景下,区域公共交通成为促进区域融合与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梳理跨市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两类区域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归纳实践中存在的权属不清、行政壁垒、利益矛盾和盈利压力等问题,进而从法规制定、治理平台建设、经营权转移和运营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引导区域公共交通服务供给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付保明  王健  张宁 《城市交通》2018,(3):76-80,6
作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主要方向,交通一体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城市中心商业区这一特定区域存在的交通问题,结合该区域的功能定位以及交通特性,提出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一体化的概念。首先,分析商业区内乘客出行需求以及交通一体化需整合的资源,进而确定商业区交通一体化的具体内容。然后,分别从交通体系一体化、信息服务一体化以及政策一体化三个方面对中心商业区交通一体化的具体实现进行探讨:从保障步行与自行车系统网络的完整性、优化调整公共交通系统、整合交通与商业设施三方面详细介绍了交通体系一体化的实施策略;通过信息需求分析,提出构建信息服务系统,以满足信息服务一体化的要求;从规划、运营管理、收费策略等多方面阐述了政策一体化。从交通一体化的角度着手,以交通为核心,整合商业区内的交通、商业等资源,能够实现社会总效益的最大化,为促进商业区的交通、经济以及环境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交通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从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兰白区域发展与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各种运输方式的一体化、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的一体化、交通运输与能源、环境的一体化这三个层次对该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适应兰白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黎晴  赵莉 《城市交通》2014,(3):38-44
围绕重庆地区的三个区域交通规划项目,系统性地回顾和梳理了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规划理念的演变过程和规划实践。探讨了国家战略、政策法规及行政体系对规划工作的影响,总结了交通枢纽城市的内涵,归纳了不同层级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规划的要点。指出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规划作为区域协调的重要依据,深入研究经济、政策、管理机制与规划的相互关系,探寻以区域协作为核心价值的规划方法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彭文俊  邹楠 《交通与运输》2021,34(z1):102-106
在存量发展背景下,通过轨道交通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形成广泛共识.在剖析轨道交通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分析其深层次含义是构建以轨道为骨干的轨道城市空间形态,促进轨道交通以区域发展前景、城市空间形态、公共空间布局、其他交通方式的多维统一,需要从轨网规划、轨道近期建设规划到轨道实施落地的全链条规划设计体系支撑.以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实践为例,在区域协同方面,多前景分析园区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前瞻性布局园区轨道网络;在城市空间方面,促进园区站枢纽与城市中心体系耦合;并在轨道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中,探索了涵盖"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地下空间与交通一体化规划方法,为国内类似地区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山面临构建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机遇。通过分析中山的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特征,剖析现阶段中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思路。在分析外部重大交通设施和对外综合运输通道的基础上,从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共建共享、综合运输通道扩容和网络一体化衔接等方面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是重大公共交通设施,对缓解交通拥堵、引导绿色出行、提升居民出行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需在全市层面统筹分析轨道线路建设对交通系统的整体影响,从而发挥其最大交通效益。综合考虑片区人口加权的网络可达性指标,提出道路、轨道一体化系统的网络可达性计算方法,并分析东莞市现状轨道、城市轨道建设规划、城市轨道网络规划的网络可达性特征。结果表明:东莞市现状79.20% 地区在网络可达性60min等值圈范围内,11.21%地区在网络可达性45min等值圈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实施后,全市网络可达性增强,西北、西南区域提升显著;对于城市轨道网络规划,选取了6个线路组合方案进行网络可达性分析,其中轨道6号线、7号线、1号线(支线)组合方案对全市网络可达性整体提升作用最佳,为新一轮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选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回顾评价深圳市历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得失,分析城市转型对于综合交通体系的挑战以及新形势下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定位。以《深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2030)》为例,对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开展研究,具体包括:转型导向的交通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组织、立足区域协作的整体交通战略、与组团结构相匹配的交通分区组织、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协调互动、注重协同的交通管控政策,以及应对大数据的智能交通策略等。最后介绍规划编制组织特点并提出城市转型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开展面向区域城市群的旅游交通协同规划,以江浙沪皖地区的18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例,基于入境旅游者的手机信令数据构建了城市间的旅游出行网络,并运用节点结构指标和网络结构指标对其进行评价,定量分析了入境旅游客流在城市间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在区域旅游交通规划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连云港、徐州和盐城等城市需加强与核心城市之间构建高效的出行路径;城际间便捷的综合交通出行网络对于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正由个体集中发展向城镇群一体化发展阶段演进,城镇群内交通联系特征也由此发生明显改变,因此,交通规划编制思路应进行相应调整。以株洲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为例,探讨在长株潭城镇群一体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如何立足区域视角统筹考虑株洲交通枢纽定位和重大交通设施布局。针对株洲市功能定位、交通设施布局和交通网络协调对接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组合、均衡、融合三大规划策略。以长株潭城镇群作为规划切入点,详细阐述株洲交通枢纽规划思路,城际轨道交通、铁路、高速公路布局方案,以及道路、公共交通、绿道等城市间网络对接方案。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定性分析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方法,总结交通运输与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交通运输与产业发展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在协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区域间交通均衡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与区域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交通运输技术和智能化水平及完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建设等对策,以促进交通运输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支撑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基于交通物流与湾区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了湾区经济发展对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然后根据湾区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应用运输经济基础分析框架中的“产品-资源-网络”经济分析法和网络形态分层分析法,对交通物流资源进行了分类梳理。在此基础上,将湾区交通物流网络划分为设施网络层、信息装备层、服务组织层和政策体制层,从政府主动作为的角度讨论政府与其他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出了交通物流在规划统领、网络优化、信息共享、服务融合、政策协同等五个方面的发展思路,为各湾区结合自身实际,细化政策举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区域路网互联互通水平,苏州市率先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率先推进交通领域服务创新,率先开展一体化制度创新,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和提供示范。积极探索研究区域内干线公路和城市道路与周边区域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的协调与匹配,构建区域高快一体化路网系统。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强化边界道路衔接,对边界各乡镇道路进行优化衔接和补充加密,增加便捷通道,消除相邻片区的“断头路”、瓶颈路段。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高速公路一体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高速公路网络一体化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长三角高速公路网络一体化是发挥长三角整体优势,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全面剖析了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指出了长三角今后高速公路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荫  陆建 《城市交通》2006,4(2):16-20
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进行了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一个城市轨道交通适宜的发展规模,与这个城市的规模、城市形态、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用地状况等因素有关。国内外关于一个城市轨道交通适宜的规模并没有一定的参考标准。在参考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规模,以及城市经济实力、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制约条件,提出了在不同经济水平(GDP)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与人口密度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