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裴武  陈晖 《交通与运输》2021,37(5):62-65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为构建适应市域一体化发展的轨道交通线网,创新提出借力区域轨道建设,市域轨道交通与周边城际轨道协同发展模式和线网方案。以典型节点城市嘉兴为例,首先,充分剖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与交通需求特征等因素;其次,详细分析轨道交通模式和网络布局方法,提出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轨道交通廊道布置要点,确定轨道廊道控制方案;最后,从空间适应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协调性、发展引导性等角度论证线网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规划思路、论证方法可以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类似城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如何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带动新区发展,拉开城市布局,整合城市空间以及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借鉴日本、德国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交通一体化衔接规划项目实例,对与轨道站点衔接的交通一体化从目标、技术线路、交通衔接对策和交通衔接方式预测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方法体系,为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进入大都市圈快速发展阶段后,中国大城市交通发展普遍面临空间和时间紧约束。轨道交通由此成为大都市圈时空组织的战略选择,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多层次中低运量公共交通为基础的公共交通体系成为共识。面对大都市圈集聚发展、近中期通勤圈可能继续外扩等发展前景,提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重点围绕缩短出行时间和提高覆盖率等时空组织要求。进而通过差别化的空间政策和交通政策,耦合轨道交通枢纽与城市中心体系,促进轨道交通轴带功能集聚。最后,强调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加强一体化衔接规划和城市交通综合治理,主动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实现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功能空间分化明显、交通需求多样的背景下,不考虑城市区域差别编制的综合交通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解决交通矛盾方面的作用日渐式微,也与基于社会公平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理念不符。为此,厦门市探索将"差别化综合交通规划理论与技术"系统性地应用于停车规划与管理对策中,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差别化规划与对策体系,确定了合理的全市停车场建设规模、分区布局及停车场管理政策,合理限制与引导机动车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大中城市正掀起轨道建设高潮,但轨道建设和运营耗资巨大,且国内轨道TOD开发成功经验较少,如何保障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是众多城市面临的难题。梳理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内涵,提出"TOD理念实现城市发展可持续"和"经营城市理念实现经济效益可持续"的策略。以佛山轨道2号线为例,提出"轨道引导以优化用地规划、盘活用地以带动城市发展、物业开发以反哺轨道建设和运营"三大核心策略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本文以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情况为例,分析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分析阐述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分析表明轨道交通可以促使中心城土地功能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引导新城的合理发展,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控制,为建设宜居城市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客运轨道交通的发展背景和必要性以及城市客运轨道交通从建设至运营阶段发展可能遇到的资金和财务方面的问题。结合相关轨道交通发展的经验和方向,提出在轨道线路和站点规划设计过程中,轨道交通与城市结构形态协调、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配合、多交通方式整合和站点枢纽化设计等重要问题,为轨道交通规划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识别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程度的空间差异性,以及不同空间范围内城市发展水平对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的差异性,引入描述空间集聚特征的莫兰指数Moran's I 建立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将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和站点客流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作为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协同程度判断标准,划定若干研究区域,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 模型研究两者空间相关性和城市发展因素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与站点客流协同程度较高的区域,城市发展水平对站点客流影响更大;将城市发展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密度高于交通便捷程度、功能多样化程度和发展紧凑度.  相似文献   

9.
借鉴国内外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分析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及交通现状与发展目标,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综合运输体系、适应城际客流需求等方面论述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建设武汉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内外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分析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及交通现状与发展目标,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综合运输体系、适应城际客流需求等方面论述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绿色发展是"上海2040"的规划理念之一,是上海市交通发展的核心价值导向。围绕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提出面向创新、人文、生态三个维度的绿色交通策略和指标,确立能源和资源双重约束下的绿色交通发展内涵。基于交通与城市空间协调布局、协同功能的规划思路,指出打造轨道都市、构建TOD社区、引导绿色出行是实现上海市绿色交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策略。提出重构多层次、多模式的轨道交通网络、推行街区制的全路网规划设计思路、实施交通策略分区、提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功能、加强智慧交通发展等多重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吴爽 《城市交通》2007,5(3):20-23,13
新一轮申报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与以往申报的城市相比,在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交通结构与需求、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介绍了轨道交通建设现行的国家政策法规,总结了拟建轨道交通城市必要的申报材料与申报流程,在分析新一轮拟建轨道交通城市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城市在进行轨道交通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应遵循"量力而行、规范管理、稳步发展"的方针,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特征,多层次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出适合城市特点的、科学合理的轨道交通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快速轨道交通引导型卫星城市的规划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化出发,分析了卫星城市发展的不足,指出快速轨道交通是连接卫星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理想运输方式,将国外有所发展的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引入到卫星城市的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该城市发展模式可以增加土地综合使用的效率,降低私人运输工具的需求,减少基础建设的投资,间接抑制空气污染并提升大众运输系统的使用率,对于众多发展中的卫星城市更是有着重要意义,是卫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可以促进区域交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作为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公共政策,应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依据转型期城市在外部环境、空间格局、发展模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提出转型发展时期我国城市在区域交通、城乡关系、绿色交通等方面的应对策略.以宁波市为例,系统探讨如何通过制定转型发展时期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以适应并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东莞市TOD应用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新  伏海艳 《城市交通》2007,5(4):51-55
针对中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给城市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TOD策略对于人口密集、土地紧缺城市的指导意义及实践价值.以东莞市为例,介绍了《东莞市域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策略研究》的工作思路及主要结论.通过对轨道交通沿线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实现交通与土地协同发展,提升轨道交通综合效益.而作好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控制、储备以及一体化的交通接驳规划则是实施TOD策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群、都市圈快速发展背景以及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指导下,泉州市在高质量参与闽西南经济区、积极融入厦漳泉都市圈、打造"一湾两翼三带"城市空间格局和促进环泉州湾集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明晰了对多层级、多功能的轨道交通服务的需求。从把握泉州市自身城市规模、城市圈层及空间形态、社会经济水平和发展定位及所处城市群的发展阶段入手,探索符合泉州特点的多层次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明确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定位和系统内部的功能层次,促进市域一体化的轨道网络功能协调、互补发展,以期实现轨道交通整体效率最高、资源利用最省、支撑城市发展最优。  相似文献   

17.
边经卫 《城市交通》2009,7(5):40-44
从土地使用功能、开发强度、沿线土地价值、城市用地布局及地区经济活力5个方面阐述了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包括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发展轴形成、带动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发展3个方面。探讨了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主要有轴向、组团式、主轴-网络状3种。最后,指出大城市空间形态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的特征,借鉴主轴-网络状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超常规发展短期内缓解了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滞后的欠账问题,极大支持了快速城镇化进程.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要不要持续建设、如何才能做到持续建设.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现实情况、国内外主要投融资模式以及站城一体化实施效果,提出从长远角度和外部效益角度科学决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阐述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创新投融资模式、利用产业引导—规划统筹—轨道交通支撑模式建立产站城融合规划机制、建立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机制和城市间多层次合作协商机制等主要思路,寻求城市轨道交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伴随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基于轨道的城市用地布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引导城市用地布局优化,实现城市功能升级,保持城市各类中心区的强盛,是轨道的交通规划的重大使命。上海十几年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表明,轨道交通对上海城市商圈的规划调整、功能升级发挥了重大作用。国际经验也表明,轨道交通推动了城市商圈的形成、扩展和壮大,并使其保持活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亟须探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系统回顾了广州市城市交通规划与实践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交通理论与实践探索起步,到90年代对城市交通整体研究与系统建设,再到21世纪强调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也促进了交通建设、实践更加科学。实践表明,在交通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及时做好交通应对措施对于引导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更加注重大区域交通,重视轨道交通、交通管理,以及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