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中三种常用的防反射裂缝材料为SAMI应力吸收层、土工布和玻纤格栅。通过对这三种材料的作用机理、力学性能和施工技术三方面的对比研究,提出这三种防反射裂缝材料各自的适用条件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沥青面层作为旧路面的加铺层是一种典型的补强方法,这种路面结构,“刚柔相济”。旧水泥砼提供了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路面提供了一个摩阻系数较高、平整度好的面层.大大改善了路面的使用性能。然而这种复合结构涉及刚性、柔性两种路面结构形式,不仅材料差异大,而且旧路面板上存在接缝和裂缝.及错台、脱空等损坏现象,使得复合结构中奇异部位突出,这就会在罩面层对应于旧路面板接、裂缝的位置上出现反射裂缝。环境因素的负效应(雨水、氧化)常常使裂缝迅速扩散.从而缩短罩面层的寿命。  相似文献   

3.
应力吸收层原材料选择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力吸收层是一种新型的延缓和防止反射裂缝的结构材料,在原材料的要求方面有很多特点,我们结合室内试验对应力吸收层原材料选择标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载有盐酸四环素微球的多层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结构,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载药壳聚糖微球、凝聚相分离法制备复合载药微球、悬浮液热分散复合法制备复合载药骨修复颗粒样品,并对3种样品进行了显微分析.结果表明:用分子量为42.0万的壳聚糖合成出载药壳聚糖微球的形态呈球形,其均匀且易分散,复合材料颗粒能够包覆载有四环素的壳聚糖微球,载药多层骨修复复合材料颗粒断面空腔尺寸为100~200μm,有利于成骨细胞长入,适合用作骨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延缓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的效果,采用沥青路面分析仪对四种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四种结构方案中,方案四的加铺层结构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最强;厚度相同时,橡胶沥青混凝土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优于SMA沥青混凝土;适当增加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能提高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增加沥青加铺层厚度对延缓反射裂缝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SAF应力吸收层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所面临的关键是如何有效的抑止或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SAF应力吸收层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反射裂缝能力,混合料密实、透水性小,可以减少路面水损坏的产生,用该结构可以有效解决旧路加铺时反射裂缝的产生。从SAF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控制、材料性能评价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SAF应力吸收层混合料在旧路加铺中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半刚性材料的反射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采用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半刚性基层裂缝反射和雨水下渗的问题。从材料、施工和检测等方面对橡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几何声线法分离了目标壳体高频亮点回波结构的精确解,结合波动理论建立了水下敷粘弹性材料多层壳体的近似模型,即通过等效的2层单层壳体的组合近似多层壳体,并推导了模型的亮点回波结构.通过分析不同情况下近似模型的回波构成,并与精确解相对比,验证了近似模型的可行性,也给出了目标回波构成与材料、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壳体各部分在回波中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当损耗因子较大或频率较高时,反射回波的主要成分是吸声材料与环境介质间的回波,这为水中小目标的隐身设计提供了基础.最后,以聚脲为吸声材料验证文中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复合梁试件模型和实体桥面铺装模型中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表面的受力特性及其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复合梁模型和实体桥面铺装模型中的沥青铺装层表面的受力状态相同,变化趋势一致,采用试验可控性较好的复合梁试验能够模拟不同结构组合的桥面铺装层受力特性,为大跨径桥梁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桥沥青铺装典型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面铺装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桥面铺装的结构组合又直接决定了桥面铺装的质量.通过对7种桥面铺装层材料的层间黏结性能试验、3种桥面铺装组合结构的温度稳定性试验和复合小梁弯曲疲劳试验,确定了桥面铺装层间黏结材料和沥青铺装结构的性能排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桥面铺装的典型结构型式,可为桥面铺装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FRP-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P-混凝土组合结构可以充分发挥FRP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降低成本,是一种理想的FRP组合结构形式。总结了国内外关于FRP-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FRP-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截面形式,重点研究了它们的部分短期、长期力学性能,探讨了FRP-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初步设计,对未来FRP-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围绕玻璃纤维、碳纤维、铝基陶瓷等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展开了综述;介绍了针对上述复合材料开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历程及进展,分析了应用在大型复合材料构件的结构特点;针对头车/司机室、中间车车体、转向架、制动结构、其他结构,系统性地总结整理了复合材料种类、成型工艺、设计方法、优化方法等,全面阐述了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各个部件上的应用情况,并对目前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应用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主要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大型结构件中以有限元仿真研究为主,应用多尺度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复合材料在微观、细观和宏观层面的性能;将复合材料应用到结构中时,在兼具刚度和轻量化的条件下,多采用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之间、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连接结构多采用胶接连接、螺栓连接、胶-螺混合连接等,其中混合连接结构强度大,稳定性高,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复合材料已在轨道交通车辆中有一定的应用,纤维复合材料多用于头车/司机室、车体、转向架,而铝基陶瓷复合材料多用于制动结构;在未来应建立适用于轨道交通行业的复合材料相关标准与规范,研发新工艺,采用整体设计模式,扩大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将更多高性能、低成本和轻质化的复合材料应用到轨道交通车辆中。   相似文献   

13.
铁路板式轨道结构平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碴轨道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型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速铁路。目前,无碴轨道结构计算理论还不完善,多采用叠合梁的方法。现采用平面有限元方法,把荷载和轨道结构看成一个系统,对板式无碴轨道在荷载作用下的竖向位移和内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MATLAB编程实现,计算结果符合无碴轨道结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非弹性动态方法,改变控制参数的结构,输入不同近场地震波,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IDARC,建立密肋耗能复合墙结构简化分析模型,对同等条件下的密肋耗能复合墙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典型层滞回曲线及结构耗能分布系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近场地震作用下密肋耗能复合墙结构,表现出良好的耗能减震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新型抗震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具有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加构件和结构的延性等优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城市桥梁中,其中钢箱梁加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形式是现在应用很广泛的一种形式.北京南站进站立交作为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的一部分,其结构形式为曲线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目前曲线型钢-混凝土组合型梁的计算理论尚不完善,需要采用专门的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介绍了该桥的设计情况、技术特点,并且采用了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静力计算模块分析了进站立交的其中一个分联的受力情况,并将分析结果与设计软件结果相比较,通过分析表明该分联的设计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钢桁式腹板组合截面能有效地减少结构自重,在大跨径梁桥应用其优点显著。本文介绍了该组合截面形式的主要特点,并与其他类型的钢-混凝土组合截面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该截面类型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并以法国的Bins de la Plaine桥为例,重点介绍其在刚构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碳纤维箱形梁的剪力滞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利用各向异性层合复合材料作为结构元件有了显著的增长.这种增长是利用了复合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和各向异性材料等性质,这些性质都可以通过改变纤维取向和铺层顺序而加以调整,从而可以有效地使用层合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正确和有效使用,要求进行更复杂的分析,以便能准确地预报这些材料对外栽荷的弹性响应.通过试验的方法来研究碳纤维层合箱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  相似文献   

18.
简要阐述光纤光栅(FBG)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分析FBG传感器在复合材料健康监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FBG传感器在复合材料结构应用中的热点研究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对基于该类型传感器的健康监测技术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复合式路面的常见病害常表现为层间剪切滑移破坏.选取典型的水泥混凝土下面层、黏结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一整体,应用BISAR3.0程序,计算分析了复合式路面层间最大剪应力、剪切角及其对温度、结构层厚度、材料模量、行车荷载等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AC层厚度、黏结层模量、行车荷载对层间剪应力、剪切角影响显著,当黏结层厚度由...  相似文献   

20.
以512汶川大地震震害调查为基础,从抗震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结构的典型震害进行了分析,指出设置多道防线、合理刚度布置、增强整体性能、重视非结构构件等对于保证结构抗震安全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课题组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具备多道抗震防线的刚度可调型密肋复合墙新型抗震结构体系,探讨了其对于改善结构抗震性能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