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ATS系统列车跟踪方法的设计和实现.该方法结合ATP系统的列车位置报告和联锁系统的区段占用信息,使ATS系统可以支持CBTC列车和非CBTC列车混跑模式下的列车跟踪,并能更精确、更可靠地对CBTC列车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铁3号线地铁车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广州地铁3号线地铁车辆的主要参数,阐述了车体、车门、转向架、列车牵引系统、列车制动系统、列车辅助供电、列车微机控制系统及列车空调等列车主要部件的技术特点,该车尤其在制动技术方面首次采用了EP2002国际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国外重载货物列车电空制动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创 《中国铁路》2005,(4):61-64
概述贷物列车电空制动系统的使用性能,分析典型货物列车电空制动系统的主要特点,介绍相关产品的运用状况,总结其主要优点,指出货物列车电空制动在重载列车上的应用已经成为重载列车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列车追踪间隔与高速铁路列车运营密切相关,通过列车追踪间隔仿真系统能够检验列车牵引特性、线路条件等因素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对研究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优化及列车技术作业方案设计提供有效的帮助。文章介绍了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仿真计算系统的设计,使用列车间隔时间标准化计算方法,结合列车牵引计算、车站以及线路等数据,通过原型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列车运行曲线与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与仿真。具体介绍了系统结构,功能设计及数据结构,以一个实际数据为例对系统的功能以及技术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实验输出数据基本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该系统能够作为列车追踪间隔相关研究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5.
列车系统蛇行运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宏友  曾京 《铁道学报》2004,26(5):41-45
以1动2拖动车组为例,建立了列车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常微分方程的一次近似理论和H pf分叉理论,分析了车辆之间连接刚度和阻尼对列车系统蛇行运动的H pf分叉速度即临界速度的影响,研究了列车系统的极限环振动。结果表明,列车系统的蛇行临界速度要稍低于车辆系统,车间连接刚度和阻尼对列车系统的临界速度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的工作为列车系统的蛇行稳定性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ETCS(欧洲列车控制系统)、PTC(主动列车控制)及城市轨道交通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等世界主流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未来列车控制系统的基本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CBTC系统,并具体研究了该系统在列车自主操作进路、列车折返、虚拟连挂等关键场景中的应用.给出了实现以列车为中心的CBTC系统的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熊艳  黄赫  李思源  许清 《机车电传动》2019,(4):41-44,106
以太网因在提升列车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促进列车智能化方面逐渐展现出独特优势,所以基于以太网搭建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将是列车控制的发展趋势。文章从当前高速列车控制系统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结合系统的拓扑结构,分别从系统工作效率、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结果证明该系统在构建高速列车控制系统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列车关键系统之一,通过协调列车各子系统工作从而保证列车各个部件正常有序的运行。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在轨道车辆安全运行及检修维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列车的神经中枢系统,是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技术保证。介绍了在重庆地铁10号线上设计并应用的新型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主要描述了网络拓扑结构、设备系统功能及基本原理、系统冗余设计、故障诊断功能、维护网络功能以及关键的控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列车调度员系统在整个铁路运输调度系统中处于关键位置,其可靠性的降低会促使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的可靠性非线性加速降低甚至失效,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质效指标。本文从列车调度员运行调整与组织,信息流两个方面对列车调度员可靠性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列车调度员可靠性在整个铁路运输调度系统安质效指标的管理意义,提出提高列车调度员可靠性的具体建议与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0.
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ATS(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提供的自动控制功能包括列车自动调整和列车进路自动排列。介绍了SelTrac~CBTC系统中,ATS自动列车调整列车运行计划编制的内容,着重阐述了列车死锁预防的几种类型,分别描述了列车时刻表调整的工作原理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国外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组织方法,研究了我国铁路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种类、编成辆数、开行条件、组织原则和车底需要数量。  相似文献   

12.
既有线提速200 km/h平纵断面技术标准研究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线提速200 km/h级的线路平纵断面技术标准,是我国整个提速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标准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利用既有基础设施以及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旅客乘坐舒适的重要因素。通过追踪研究国内外既有线提速相关技术,结合中国既有线实际情况,采用综合理论分析研究的方法,提出了适应我国旅客列车运行速度200 km/h级、货物列车运行速度120 km/h和25t轴重双层集装箱运输的既有客货共线铁路改造工程的线路平纵断面技术标准体系。通过一系列200~250 km/h实车提速综合试验和提速交会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既有线提速200 km/h级的线路平纵断面技术标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包兰线银兰段作为京包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衔接线路多,主要承担甘肃、青海、西藏与宁夏、内蒙、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客货交流,新疆与宁夏、山西、河北等地区的客货交流等.从双层集装箱路网规划、工程经济比较、预测集装箱的运量需求等方面分析了包兰线银兰段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出口澳大利亚双层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原理、结构和试验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所采用的“影制动系统”能有效解决双层动车组空间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的“影制动系统”能够满足完全冗余的制动系统需求。  相似文献   

15.
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双层车辆段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双层车辆段是国内第一个采用线路双层布置,并进行上盖物业综合开发的车辆段,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通过对横岗双层车辆段的建造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地铁车辆段双层布置技术在经济上的合理性,为其它地铁车辆段建设及综合物业开发提供一种新思路。研究结论:(1)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车辆段采用双层设计后,车辆段用地面积减少了35%,节约用地效益明显。(2)双层方案由于增加了白地开发的面积,提高了物业开发项目的整体容积率,本次分析其商业开发经济效益为平面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方案的2倍,经济效益明显。(3)横岗双层地铁车辆段的建设和物业开发理念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国内外双层客车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双层客车的结构特点,对我国今后双层客车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截至今年2月,德黑兰地铁2号线的延长段.经东部的Baharestan广场到达Shahid Madani.工程进展顺利.大部分工程已完工.到达Dardasht的85km的剩余工程也将于今年底完工。至此.德黑兰地铁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一期工程落下帷幕。地铁5号线是一条快速地铁线.长415km,运行车辆为双层电动列车.虽然中间站仍在进一步建设中,但相较于Karaj及Mehrshahr地铁线而言.其工程已基本完工。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阿尔斯通公司为瑞典国营铁路制造的CORADIA双层客车和X40型双层动车组,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9.
高架独立轨道交通具有建设、运营成本低的优势,但其对周边居民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问题突出,道路与轨道双层合建高架的上层道路桥梁可起到屏蔽作用,减小由轨道交通引起的道路上部区域噪声。为分析不同道路桥梁形式对轨道噪声传播规律的影响,根据实测钢轨振动加速度,建立二维声学模型进行轨道噪声传播规律预测研究。首先采用现场噪声实测结果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比分析独立双U梁轨道、空心板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小箱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的噪声传播与分布规律,揭示双层高架桥梁的降噪机理。结果表明,上层道路桥改变了噪声的传播途径,在增大桥下噪声的同时可以使得一部分区域(道路桥侧上方)的噪声减小;进而,在道路以上区域,小箱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形式相比空心板梁道路桥+双U梁轨道显著降低了噪声级,大部分降幅在6~11 dB(A)之间,最大降幅约21 dB(A);与空心板梁结构形式相比,底面凹凸不平的小箱梁结构能将声能量更好地限制在道路桥梁以下范围内,从而对道路上方区域取得更大的降噪效果。提出的噪声预测方法可为公轨合建双层高架的轨道噪声快速预测与评估提供参考,计算结果可为双层高架的道路桥梁选型提供声学性能依据。  相似文献   

20.
出口到澳大利亚的轨道交通车辆座椅与国内轨道交通车辆有着不同的要求。介绍了我国出口澳大利亚的城市双层动车组的座椅,并对座椅的人机工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城际运营的动车组座椅设计结构,并探讨了该座椅在我国城际动车组中推广的可能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