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以往的设计计算中 ,对非圆弧滑坡预应力锚索的设计一般采用指定设计外力而根据整体平衡来确定锚索根数 ,并认为锚索作用力以集中荷载作用在滑面上 ,实际上由于作用在地面的荷载经滑体传递后发生了很大的扩散作用 ,且以往的计算方法是不能找到理论依据的 ,即不满足任何力及力矩的平衡条件 ,因而不尽合理 ,本文根据其受力特点从平衡条件出发 ,导出了确定锚索设计外力的迭代算法公式 ,对工程实际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达成线某段线路通过地段原系一稳定古滑坡。原设计为路堑挡土墙。1994年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大拉槽开挖后未能及时修筑挡土墙,当年夏季暴雨期间古滑坡复活。为了迅速整治该滑坡,变更为预应力锚索加固,经与其它方案相比较,因锚索施工工期短、安全,造价也不增加而被选用并付诸实施。为了解锚索工作性状,采用传感器对其预应力进行了监测。全部工程已竣工两年,滑坡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预应力锚索和桩经常被联合使用在滑坡或者高边坡的加固设计中。由于锚索适应能力强,具有深层主动加固、随机补强、柔性好、施工快捷等特点,在高边坡预加固和滑坡治理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措施。但是,现有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一般仅列出了直线型滑面的计算公式,对于锚索和桩联合使用的设计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计算方法。目前,大多数规范只是对于一种单一的直线型(顺层)滑面给出了计算方法,而实际工程中的绝大部分非直线型滑面,多为折线型或者圆弧型滑面,由于没有直接的计算公式,使得设计者无法采用比较合理的方法来分析桩和坡面锚索的联合受力。往往是设计者凭借自身的工程经验进行工作,大概地分摊一定的推力给锚索和桩,而没有精确去考虑各自的作用,缺乏一定的科学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此类经常被联合使用在滑坡或者高边坡加固中的措施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研究结论:(1)本文从边坡稳定系数与剩余推力的计算入手,根据现行规范的公式,演绎推导出折线型滑面的安全系数及锚索与桩各自承担的推力;(2)其他形式的滑面均可以先简化为折线型滑面,从而实现比较合理的设计;(3)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铁路、公路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基于邵怀高速公路某标段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及路基的动力响应现场试验,通过改变车辆荷载和行车速度,对路基和预应力锚索桩板墙下多个测点进行测试。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并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路基和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动应变随行车荷载和行车速度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和预应力锚索桩板墙中动应变与车辆荷载关系密切,而与行车速度关系不明显,动应变随深度增加而表现出明显衰减的规律,交通荷载对路基与挡土墙的变形受力影响深度均为2.5 m左右。因此,在实际挡墙设计时,应该慎重考虑车辆荷载这一因素对预应锚索桩板墙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宇 《铁道建筑》2012,(5):110-113
结合施工工序对一个已实施的路堤式预应力锚索桩板墙进行分析,提出了分工况进行动态设计的计算方法。分析计算过程中将桩作为刚性桩考虑,锚索拉力视为施加在桩上的外力,结构承受的土侧压力取1.4倍库伦主动土压力与滑坡推力两者中的大值。经分析证明锚索并不是作用在桩头为最佳,最不利工况也并不一定出现在最终工况。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损失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兰武二线铁路某段深挖路堑高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为背景,通过对其中若干个锚索锚固力的试验及观测,探讨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系统和松弛与变形两个方面的损失。这对确定高边坡张拉荷载及锚索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锚索结构物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预应力的损失。通过对某滑坡工后锚索结构张拉检测,分析了该滑坡当前不同位置锚索的不同应力状态以及造成预应力损失的原因,为该滑坡是否进行补强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振动会引起基坑加固系统中锚索预应力的损失,影响基坑稳定性,而有关列车振动荷载对锚索预应力的实际影响还未见报道。因此,分析列车振动对深大基坑围护结构中锚索预应力的影响,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意义。以石家庄六线隧道明挖段紧邻京广铁路深大基坑预应力锚索加固体系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实际工程环境下,列车振动荷载引起的锚索预应力损失;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分析,进一步印证列车振动荷载对锚索预应力的影响。综合考虑既有线路运行性质和基坑使用周期,提出限速(不超过80 km/h为宜)通过明挖基坑区段,尽早施作隧道主体结构,减小基坑暴露时间的合理化建议。以减小锚索预应力损失,提高基坑加固效果,保证基坑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锚索加固松散体滑坡的机理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根据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探讨应力锚索加固松散体滑坡的应力响应问题,锚固能力问题,预应力衰减问题和群锚效应问题,并论述预应力锚索加固破碎带,堆积体和砂砾层滑坡和边坡的应用实例,(根据研究与实践,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松散怪滑坡和边坡的以下机理得以阐述。在松散层和岩层中,应力的和响应根据是相似的,松散层中锚固段的锚固力通过扩孔和二次灌浆可以是足够的,预应力因松散层压缩蠕变导致的衰减是有限的,可以补偿的,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东山滑坡利用预应力锚索整治的实践,对滑坡地质概况、整治方案、锚索设计理论及施工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王辉 《铁道建筑技术》2021,(3):10-12,38
为研究桥梁拆除过程被切断的预应力束残余作用效应,建立三类不同预应力作用效应计算模型,分别为切断后预应力束剩余部分作用、切断后的预应力束传递长度范围外作用、切断后预应力束不作用,以此三类计算模型在各工况下的梁体变形情况与拆桥过程梁体实测变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拆桥过程考虑梁体切断后的预应力束残余预应力影响比较接近梁体实际受力状态,残余预应力值可近似按照先张法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计算,即切断后的预应力束传递长度范围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劈裂注浆条件下锚索承载力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次高压劈裂注浆能大大提高软弱地层中预应力锚索抗拔承载力。本文在提高锚固力机理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在理论上提出了计算锚固力的公式 ,也提出了简化的计算方法。对二次劈裂注浆锚索的设计与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施工及使用过程时效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BP-2理论,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应力及其损失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弹性模量法和有限单元步进法,编制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时效仿真分析软件,计算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及投入使用后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内力和变形,实现对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施工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的目的。应用该仿真分析软件对1座3跨曲线连续梁桥的分析表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和预应力对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某些截面的控制内力往往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而非成桥后。因此对于分阶段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过程进行相应阶段的内力计算,以确保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值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利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了配装副构架径向转向架敞车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交叉连接杆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交叉连接杆作用力在制动工况下最大,且基本上都受拉力;在惰行工况和牵引工况下交叉连接杆作用力的大小差别较小,力的相位变化相反;交叉连接杆作用力的频率范围在10Hz以内,属于中低频受力构件。  相似文献   

15.
齿轨铁路是登山旅游轨道交通适宜的方式,国外已有多处建成实例,我国在此区域仍属空白。齿轨铁路建设需要编制设计规范,桥梁荷载取值是规范编制的重要研究环节。通过对齿轨及轮轨系统分析,大坡度齿轨荷载取值可参照现有轨道交通规范。在桥梁荷载一节,根据齿轨的大坡度以及轨道制式不同,按动态和静态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大坡度不会导致恒载、活载等产生额外的水平分力,不会对桥墩构造尺寸造成影响,但列车牵引制动力会增大,列车性能需要提高;(2)轮轨及齿轨的轨道制式不同,齿轨桥梁荷载的牵引制动力不能简单参照现行轨道交通规范中竖向力的10%~15%考虑,应大于此数值;(3)离心力与牵引制动力叠加时,不应对牵引制动力进行折减;(4)冲击系数及横向摇摆力国内研究较少,从齿轨与轮轨的异同点出发,对齿轨上可能导致参数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优化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过程和对受力分布的优化,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按照桩与锚索变形协调的原理,分阶段进行锚索抗滑桩的变形与内力的计算分析。结合锚索抗滑桩设计计算实例,编制程序验证该设计计算理论的合理性。从设置锚索前后桩身内力与变位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锚索桩与普通桩相比,桩身内力分布更加均衡,受力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桩的截面尺寸与锚固长度大大减少,从而达到减少工程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体外预应力梁在承受荷载时,体外预应力仅通过转向块和锚固点作用在梁体上,由于体外索和混凝土梁变形不一致,存在着应力滞后现象,导致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之间协调工作能力的大小不等.本文结合广西科学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试验",通过分析转向块的设置、体外索的形状、荷载类型、有效张拉预应力、体内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偏心距、应力增量和混凝土度第几种影响因素,发现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两者共同工作的规律:梁的刚度是决定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两者共同工作的主要因素.本文结论对体外预应力基础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4根梁试件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对体外预应力CFRP筋高性能混凝土T型梁和有粘结预应力CFRP筋高性能混凝土T型梁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抗弯承载力、延性和变形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体外预应力与有粘结预应力梁试件均具有较高的抗弯承载力、较大的位移延性和变形能力;体外预应力梁中体内预应力筋的应变增量比相应的体外预应力筋大得多;随着配筋率的增加,有粘结预应力梁试件的抗弯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但其位移延性和变形能力有所降低。此外,应用商用软件ANSYS对4根梁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考虑预应力损失的混凝土梁徐变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建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徐变计算结构分析模型。模型考虑预应力束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及预应力损失和徐变变形的相互影响,较准确的实现施工过程中、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徐变计算。根据此模型编制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徐变计算有限元程序,对小凌河特大桥32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进行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实桥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较好地反映桥梁上拱及徐变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