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郊区列车与轨道交通区域快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国外城市郊区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线的发展概况,分析我国城市郊区列车与城市轨道交通区域快线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与市区地铁线在功能定位、技术制式、铺设方式、运营组织等方面都有差别。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本刊特举办“城市轨道交通市郊线的功能、特征与技术制式”征文活动,希望广大业内人士踊跃来稿。征文录用后将在本刊优先刊登,并择时与  相似文献   

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心环节.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认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详细阐述了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的途径,突出强调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创新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任静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2):28--31
阐述标准设计是贯彻国家主要技术政策的有力工具.是国内外相关行业采取的普遍做法.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及其相关行业推行标准设计的现状和特点,阐明在我国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标准设计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对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标准设计的思路、目标、体系框架和组织架构等进行初步的研究,提出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设计体系的建议,希望引起业界的共鸣,共同研讨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标准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路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的超长线路相关问题,从需求特征分析出发,对超长线规划中可能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的市区线与郊区线进行了区分;归纳了市域轨道交通线与市区线的多种衔接方式.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的列车运行模式,提出了多种交路方案,以供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的运营组织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的指导下,有条件的大城市和城市群地区把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等原因,使得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勘察设计、科技研究、标准体系、创新能力、风险控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要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对相关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建设与管理,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概念、基本布局形态,以及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现状和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轨道交通快线的研究目的。通过回顾国际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历程,总结规划建设经验,从发展模式、建设标准、运营组织等方面提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的技术要领。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应考虑不同服务范围的差异性,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和布局形态;轨道交通快线建设不应过于追求出行时间目标,应结合客流特征分析,选择合适的车速和站间距,合理设置配线,为运营组织预留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测试国家工程实验室,搭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自主创新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以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为核心,充分利用铁科院既有专业实验室资源,建立由"一线八系统一中心"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测试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城市轨道交通试验及检测检验,建立健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1(1):I0003-I0003
薪年伊始,将迎来本刊创刊10周年纪念。10年历程,打造品牌。《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科技创新的一块公共园地,它伴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又好又快发展正在茁壮成长。当编辑部每天打开电子邮箱的时候,总会迎来一股新风,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层  相似文献   

10.
乔平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10):后插33-后插34
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线网规模已居于世界首位.国内一、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已经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际大都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三、四线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也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大多数城市都已经进入了网络化运营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大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质量.而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充分借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纽约、巴黎和东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提出这三大城市建设快线所具有的适用性。针对国内城市发展及交通需求,提出国内应发展轨道交通快线系统,并结合北京不同圈层的需求及建设条件,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过程中,为充分、高效利用已发生的事故的历史经验,需全面、准确提取事故过程的关键信息,并将其结构化表达。基于知识元理论和情景理论,将事故过程片段化和情景化,提出包括表现层、情景层和知识层的地铁隧道施工事故情景表达通用层次模型。根据15个案例,分析事故特征并提取情景因素信息,提出事故情景知识元表达式;基于此,提出了情景库构建框架和流程以及应用方式。针对某坍塌事故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可以简练、完备地表达事故信息,可为应用历史事故大数据指导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和事故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长大线路的快线、市域快线的线路条件和运行模式,以北京地铁新线快慢线模式为例,研究基于北京地铁新线快慢线运营模式的长大线路在线位、站位、站间距等方面的设计内容,讨论快线运行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基于快慢线模式的线站位规划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城市隧道下穿电缆隧道时的数值计算分析及变形沉降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城市隧道下穿电缆隧道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电缆隧道的变形沉降和应力分布,以及地表沉降槽的开展情况的建议措施。计算结果与施工实际结果比较接近,为该工程施工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作用,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项目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变电所改造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利用项目管理知识怎样组织施工,减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进度、资金等因素引起的风险.分别阐述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三个阶段的内容,并指出工程项目的协调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虚拟票务支付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拟技术在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分散现金支付在地铁车站现场实现所带来的时间压力和现金安全压力。以NFC(近场支付)技术为代表的虚拟票务技术在移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发展方向,通过与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有效结合,实现地铁小额支付的各种应用是完全有可能的。对4种票务支付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致力于找到对现有自动售检票支付模式进行补充、更有利于缓解地铁车站现场售检票设备压力的有效手段。针对实现3种虚拟票务模式需要对AFC系统的改造内容进行比较,提出建设地铁信用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乘客信息系统,综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乘客提供信息服务。以802.11n和3G技术进行混合组网可在列车运行中提供较高带宽,实现信息的全区域覆盖。采用多速率接口协议栈,可与地铁多个专业系统互联互通,并方便地获取运营信息;然后通过LCD、查询终端、移动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实时交互式呈现时间、列车到发站、客流等运营信息,可使乘客便捷舒适地乘坐地铁,提高了地铁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介绍墨西哥城便捷的地铁网和注重实用的车站、低廉的票价政策、浓厚的地铁文化、全面的地铁服务、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的运营管理方案以及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全面地展示墨西哥城地铁方便快捷、独具特色的时代特征,并对北京地铁的建设运营有所启示:如注重地铁车站与周围公共交通系统的合理接驳,建设独特的地铁文化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投资增加,近年来,武汉轨道交通建设也飞速发展,城区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地铁保护区也越来越多,这些区域内多存在在建或规划的大型建设项目,其建设过程可能造成地铁结构变形,增加地铁运营的风险,因此,对地铁保护区内结构进行安全监测受到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的重视。依托武汉市长江多级阶地典型的地铁保护区隧道结构变形安全监测项目,详细论述地铁保护区变形安全监测的方案设计、实施及控制指标等因素,并通过对比现场监测和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各因素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武汉地区的地质特征提出地铁保护区应考虑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为降低武汉地区地铁保护区内的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安全建设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安全性能是地铁运营的重要保障。为了科学地评价地铁安全综合性能,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本文构建了地铁安全性能的指标体系及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供各城市地铁建设、运营管理部门参考。研究结论:以某地铁为研究对象,对本文所构建的地铁安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应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铁安全的综合性能为"安全",本文所构建的地铁安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有利于及时发现地铁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