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城际快速铁路网形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在京津冀地区城际快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际铁路的客流特点及功能定位分析,着重分析论述这一区域形成规划的城际快速铁路网的主要要素。 研究方法:结合城际铁路客流特征及功能定位分析,通过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这三方面要素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论述,确定支撑区域城际铁路网的主要要素。 研究结果: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形成与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这三个要素的形成与发展必将带来区域内各城市问商务、旅游、探亲等人员出行次数的增加,从而形成强大的区域内城市之间旅客交流,支撑规划的该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 研究结论:社会经济、城市群及交通经济带形成与发展是支撑该区域城际快速铁路网形成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目前铁路发展背景和江西省铁路网现状,提出“三网”功能层次和空间圈层概念,对江西省铁路网总体布局原则、“三网融合”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厘清“三网”功能层次、空间圈层概念,对江西省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三网”总体布局原则、融合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以大南昌都市圈为例提出大南昌都市圈“三网”总体布局方案,实现大南昌都市圈铁路出行服务多样化、差异化,旨在为江西省“三网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实施“十一五”铁路网规划共需建设投资12500亿元.其中铁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资金占60%以上.所需资金规模相当可观。特别是根据最近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完善和补充.客运专线的投资规模还有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的建设一方面将对京津冀城镇空间布局、区域客流特征和铁路网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铁路作为支撑区域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对于支撑和引领新区发展作用重大。为适应这一重大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要求,支撑引领新区的发展,有必要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优化完善。研究结论:(1)按照国家对雄安新区的发展要求,需要对区域铁路网布局进行优化完善;(2)通过优化调整京港台高铁、京昆通道忻雄段线路走向,可实现新区对外的快速通达;(3)通过调整京雄城际铁路线路走向,规划建设石雄城际、津雄城际等,可实现新区在京津冀区域内的互联互通;(4)通过规划货运线路和物流基地,可完善新区的货运系统;(5)雄安新区将形成"三纵两横"的铁路客运网络布局,京津冀城际路网将优化为以"京津雄△+放射"为骨架的放射状城际路网格局,以支撑区域空间布局调整和协同发展;(6)本研究结论可为雄安铁路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廖怡  仇智勇 《中国铁路》2014,(12):19-21
结合贵州省城际铁路客流分布特征,重点分析既有规划路网能力适应性,在充分利用既有规划路网能力的基础上,适度规划新增建城际铁路线路,构建贵州省城际铁路网。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的发展,使广东省铁路迎来了大发展时期。经过对广东铁路网全局、长远和战略规划,决定与铁道部合作,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届时将形成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协调的快速铁路系统。  相似文献   

7.
据《华商报》报道,国家环境保护部日前批复了《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环评报告》,这标志着国家为关中城际铁路网建设颁发了环保通行证,城际铁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完成。按照规划,关中城际铁路网规划共包括13条线路,其中3条利用在建或已建线路,其余10条为新建线路。到2015年,陕西省将实施西安—阎良—富  相似文献   

8.
为落实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响应东盟国家首脑会议关于修建泛亚铁路网的建设,我国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修建“西南进出境铁路”、“开辟我国至东南亚国际新通道”的规划。本文分析了泛亚铁路网径路和泛亚铁路在云南境内径路的方案,对构建云南铁路网,形成泛亚铁路网核心节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国外区域发展的经验,研究珠三角及深圳境内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的建设,通过论证城际轨道交通对珠三角区域城市群结构重塑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发展及深港同城化的作用,提出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战略.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城市群、都市圈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城市及其区域一体化是未来城市空间布局的关键,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骨架,构建了城市布局,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为区域空间整合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国家铁路及珠三角城际轨道的规划建设,在分析深圳地区铁路网络功能层次的基础上,论述国家干线铁路在深圳地区建设的紧迫性,并提出深圳地区各层次铁路的技术标准和网络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1.
赣深客运专线引入深圳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深客运专线是京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深圳枢纽既有客运布局、客运量及客流分析,结合深圳市发展规划,研究深圳枢纽第三主要客站选址问题,提出赣深客运专线引入深圳枢纽的西线、中线和东线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赣深客运专线西线引入深圳枢纽方案,推荐方案布局合理,吸引客流范围大,符合城市规划,将极大带动沿线经济和深圳市前海中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布吉客运站是在既有广深线布吉站基础上通过新建跨线高架站房,改造为具备接发能力的客运站.由于广深铁路在布吉站为四线并行,线路线间距小,新建高架站房位于既有接触网上方,因此需对既有硬横跨悬挂接触网进行过渡改造.提出了先设立线间H钢柱,再拆除既有硬横跨,最后恢复与雨棚柱合架的过渡方案.对接触网过渡施工步骤和关键技术及相关的协调配合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对既有车站接触网过渡改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圳北站综合枢纽在"高铁链接城市"中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圳北站是深圳的高铁火车站,高铁如何与城市链接,突破传统火车站的模式,是深圳北站综合枢纽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总体布局、轨道交通规划,功能布局设计等方面,分析深圳北站综合枢纽的设计方案,并总结和提炼出深圳北站综合枢纽设计中贯穿的"八大理念".  相似文献   

14.
借鉴国外高速铁路城际站设站经验,结合区域、城市及综合交通等发展战略对高速铁路车站的选址要求,分析广深港客运专线设站区位及不同设站条件下客流时间效益.对福田中心区设站的综合效益及功能定位进行了论证.提出将广深港客运专线引入中心区并设福田站,以更好地服务广深港间商务城际客流,并对福田站规划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深圳地铁2、11号线与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车站节点深南大道上立交桥钢箱梁的吊装施工方案,在已施工完毕的地下车站上通过吊车对立交桥进行了钢梁吊装施工。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此吊装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核算了主体结构不利位置的内力和变形,得到在主体结构上进行重载吊装对主体结构的影响结果,确保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城际铁路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广深铁路枢纽区域的施工过程中,如何快捷高效、无人值守的获得既有铁路设施的实时变形或位移数据,达到自动监测系统指导现场施工的目的。运用GEOMOS自动监测系统,并结合各个施工工况的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有效地指导开挖施工,确保既有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及城际铁路隧道开挖安全。  相似文献   

17.
探讨铁路客运列车旅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构成与维度,及其与旅客感知消费价值、旅客满意度、旅客再乘意向以及正面口头传播意向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乘坐广深铁路"和谐号"列车的旅客为对象,共收集149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客感知的列车服务质量包含3个维度,即硬质量、软质量、列车上所售商品质量;旅客感知的列车服务质量、票价合理性、列车旅行速度对旅客感知的消费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客感知的消费价值对旅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旅客满意度正向影响旅客的再乘意向及其正面口头传播意向。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区域及城市发展战略要求,对广深港客运专线在深圳的设站选址进行分析.根据福田枢纽的战略区位及功能定位,提出构筑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高效率、高水平的综合交通枢纽.在此基础上,对围绕福田枢纽的中心区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进行优化,对枢纽涉及的轨道间布局进行调整,并对枢纽周边的交通组织和接驳换乘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对枢纽建成后...  相似文献   

19.
无锡轨道交通线网已经初步形成,但整体线网负荷强度偏低。为提高轨道交通规划管理水平,有必要对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研究。基于居民出行调查、地铁乘客出行特征调查、轨道交通 AFC 数据等多源数据,分析无锡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水平等,并与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线网的平均乘距为 8.4 km,可较好地服务于核心区与外围组团间的中长距离出行;沿线开发强度、居住和岗位覆盖率偏低,影响轨道可服务人群数量;与常规公交等交通方式衔接不足,降低轨道交通快速出行竞争优势。研究建议无锡市应重点加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提高沿线开发强度,协调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