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动车组能耗评估对于列车顶层参数设计、新建线路能耗评估等工作意义重大,其关键在于动车组能耗的准确测算。文中采用基于牵引效率曲线的能耗计算方式进行仿真计算。根据实测动车组牵引效率曲线,总结不同级位下牵引效率特点,并将其作为能耗测算的输入条件,建立能耗计算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将能耗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线路测试的能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在2.4%~7.3%之间,验证了该能耗仿真计算模型及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空间插值理论中的Kriging法,提出利用气象观测数据确定隧道洞口气温的计算方法。选取隧道洞口附近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特征温度,并根据海平面高度进行修正得到气温测量值;利用最小二乘法,通过半变异函数拟合值得到各气温测量值的权重值;将气温测量值和其权重值代入Kriging法的估计公式计算,将计算值根据隧道洞口的海拔高度进行修正,得到隧道洞口的年平均气温和年气温振幅。以某寒区隧道为例,选取距离隧道洞口最近的5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应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隧道洞口的年平均气温为8.35℃、年气温振幅为17.67℃。与实测数据对比可知,两者相对误差小于10%,说明采用该计算方法可以方便、准确地计算隧道洞口处的气温。  相似文献   

3.
EMC模式在地铁车站照明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地铁1号线全线车站照明节能改造工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使用T5荧光灯和LED光源灯替代T8荧光灯,改造后车站公共区的照度和均匀度达到要求,照明功率及照明功率密度值大大下降,达到节能目的,降低了能耗成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附加参数的GPS水准测量和重力大地水准拟合测量方法,实现跨越海域的长距离高程基准传递。该方法结合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和GPS椭球高,确定陆地与岛屿之间的高程基准差异,拟合函数为多项式曲面。在常规方程中采用不同正则化参数的迭代算法,求解病态矩阵,并估计附加参数的精度。通过两桥之间的实际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获得高程基准参数和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实现了长距离高程基准的传递。将计算值与已知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差值的不一致性较小。不管有多少差异,都可以精确计算,计算高程的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因此,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以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围岩分级方法为基础,将概率分析原理引入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工作中,并对分级指标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考虑围岩分级指标相关性的、定量分析铁路隧道围岩等级的概率模型,为铁路隧道勘察、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论:通过采用考虑相关性的铁路隧道围岩概率分级模型对石太客运专线南梁隧道、太行山隧道部分里程的围岩进行分级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围岩实际开挖情况对比;结果表明,考虑相关性的铁路隧道围岩概率分级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开挖情况吻合,比较客观地反映了隧道围岩实际情况,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安全性评估的基准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尺门连续刚构桥为背景,结合其健康监测系统,探讨监测数据处理和安全性评估通常值、限值确定方法。基于健康监测进行该桥有限元模型动力修正和模型验证,得到该桥基准有限元模型;利用基准有限元模型确定桥梁安全性评估安全阈值。结果表明:该桥监测系统能满足桥梁健康监测和安全评估基本需要,基于健康监测长期统计通常值确定方法和基于基准有限元模型的安全阈值确定方法可为健康监测系统设定安全预警值提供依据,满足桥梁安全性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动车组能耗现状和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测算动车组能耗的经验公式法和受力分析法,选取特定线路利用两种方法对动车组能耗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特定线路条件下不同速度下经验公式的系数,测算出特定线路条件下的能耗。测算结果表明:动车组的行驶距离越长,用经验法计算得到的能耗误差越小;同样条件下,列车加速阶段能耗大于匀速阶段能耗,在同一运行阶段,列车合力能耗最大,基本阻力能耗次之,附加能耗最小。故列车在实际运行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起停。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常规火力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机组运行的能耗指标,结合益阳电厂2×300 MW机组排粉风机节能改造问题,以排粉风机各参数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对风机选型计算、电机功率匹配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火力发电厂离心式风机节能改造的一种方法,实测数据表明本文所述方法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在多样化气候特点、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下,各节能措施对铁路绿色施工过程中节能效果的贡献率,提出一种基于G1法和改进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节能措施效果分析方法。引入主观偏好系数,并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将G1法所确定的主观权重和改进DEA法所确定的公共权重相结合,实现对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的确定。以此为基准,通过计算其效率指数的大小对施工项目节能措施综合效果进行排序。以某地区大型铁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综合效果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吻合性,验证了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杨林隧道右幅K19+903部位在典型富水岩溶发育、断层等复杂地质条件下发生涌水事件,针对隧道岩溶地区季节交替带的涌水特征,依据隧道勘察报告及实地踏勘分析涌水成因,采取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与实际开挖导洞相结合的方法对岩溶发育及地下水分布进行基本探明;在满足以上前提条件下,综合项目施工现场情况及施工实践经验确定处治方案,提出"洞内处理、近堵远排、分级泄压"一种新的动态处治设计思路,详细阐述了对该部位溶洞处理采取的主要处治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地铁主要能耗影响因素及节能措施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铁列车牵引能耗和车站动力照明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为地铁相关节能技术的应用和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耗非常大,从而带来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和经济压力。通过对西安地铁2号线列车运行控制、通风空调、动力照明的能耗细化调查研究,来分析2号线能耗偏高的原因,从而为有效提高西安地铁2号线的运营节能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改进意见,也为西安地铁后续线路建设及设备选型等提供节能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目的:建筑节能潜力巨大。从加强宣传教育、加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加强节能技术推广、加强监管4个方面入手,强化建筑节能工作,营造公众积极参与的氛围。研究方法:介绍我国能源的现状及建筑能耗状况,对比分析与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差距,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结论: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建筑节能,必须一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新建建筑的能耗水平,另一方面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制定建筑节能标准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加强监管,严格实施节能标准,使标准中规定的建筑节能的基本技术要求得到落实。要做好建筑节能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超级电容在地铁制动能量回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机车启动、制动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储能装置,该装置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为列车提供牵引或者吸收再生制动过程的暂态能量,分析了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搭建了一个750V直流电气化铁路仿真平台,仿真结果验证了超级电容储能系统能够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有效地防止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电力负荷波动和避免再生制动能量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
地面式储能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中回收和利用再生制动能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可实现节能、稳压、削峰和紧急牵引等功能,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是实现这些控制目标的基石.首先简要介绍地面储能系统的组成与控制构架;然后,基于设计思路和问题目标归纳总结地面式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不同类型能量管理策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地面式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通过对现在和未来能量管理策略进行探讨,为地面式储能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飞轮等储能元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储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针对地面存储式再生制动能量利用装置,首先总结了储能装置可实现的功能,然后介绍储能技术在地面式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和利用装置中的应用现状,最后从储能装置的系统设计与评价方法、充放电控制策略、储能装置设计的角度分析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发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紧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智能能源建设 目标,以“更节能、更友好、更先进”为导向,以创新节能技术为核心,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开展智能能 源系统深化研究。提出基于云平台的能源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实施方案,以及采用双向变流牵引供电技术、专用 轨回流供电技术、永磁同步牵引供电技术、高效节能通风空调技术、直流集中供电智能照明技术等新技术的“供 用管”综合节能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节能列车操纵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车司机操纵列车时存在不合理的能源消耗这一问题,从列车运行中各种机械功的组成及转化规律入手,根据列车运行需要及操纵经验,对节能列车操纵的思路及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9.
论述降低轨道交通的运行能耗、减少用电总量是降低运营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介绍拥有中国第一条地铁线路的北京地铁在电能管理方面的发展历程,分析各阶段电能管理方法的特点,重点阐述为完成电能管理工作北京地铁公司所做的尝试;为适应轨道交通专业化管理、网络化运行,探讨电能管理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再生制动能量大部分由电阻消耗,利用率较低.设计了储能型再生制动能量并网系统,研究了再生制动能量在并网系统与储能系统之间的分配关系.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方法,给出储能优先和并网优先2种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储能优先策略可行、有效,能够减小再生制动功率对交流电网的冲击,实现再生制动能量的循环利用.分别建立了逆变回馈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试验模拟装置,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