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骨内脂肪瘤的X线、CT和MR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皮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内脂肪瘤X线、CT和MR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8例骨内脂肪瘤发生部位分别为跟骨11例,股骨8例,胫骨5例,髂骨6例,肱骨6例,桡骨1例,距骨1例;所有病例均属于单囊型;X线平片和CT扫描中,11例见钙化,19例见骨嵴,4例见双重硬化带,21例病灶周围伴硬化边缘,16例见骨膨胀。所有病例CT上都能确定脂肪组织密度,CT值为-40HU~-133HU;MRI显示所有病例都有脂肪成分,其中9例见囊性部分,20例见信号强度不均匀的部分。Milgram分型,I期4例,II期4例,III期30例。结论 X线、CT能显示病灶部位、形态、病灶内钙化、骨嵴、病灶周边硬化、骨膨胀以及有无边界。MRI能显示病灶内脂肪成分,脂肪坏死、囊性变、黏液样变性、炎性改变、病变范围及边界。X线、CT和MRI从不同方面反映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手术所见对比,评价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DCTA)判定骨骼肌肉肿瘤毗邻血管受侵的临床价值。 材料和方法:对21例MRI诊断为肢体骨骼肌肉肿瘤侵犯其毗邻血管的患者进行了MDCTA复查,采用双盲法通过MDCTA判断是否存在肿瘤毗邻血管受侵。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21例患者,9例女性,12例男性(平均年龄33岁)。其中肢体骨肿瘤11例,肢体软组织肿瘤10例。MDCTA未显示血管受侵的12例患者,手术所见也为阴性(真阴性12例)。9例CTA显示血管受侵者,有3例虽术中发现血管与肿瘤粘连,但易于分离,被认为术中所见为阴性(假阳性)。6例手术证实血管受侵(真阳性)。对比手术所见,CTA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度为85.7%。结论:MDCTA评价骨骼肌肉肿瘤对毗邻血管侵犯更为准确,可提供真实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一例男性40岁,左胫骨近端骨溶解症,包括临床表现,连续4年骨溶解的演变过程的X线平片,从开始一个小的溶骨灶,逐渐发展成胫骨上段前方被完全溶解吸收,发生病理骨折。没有骨膜反应,没有软组织肿块。另外该病例有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资料。包括CT平扫和增强,MR扫描,DSA,同位素骨扫描显示左胫骨上段前侧骨质被完全溶解吸收,病理骨折,没有骨膜反应,没有软组织肿块,增强后没有明显强化等特点。病理显示为纤维组织内血管肿瘤性增生,未见恶性肿瘤征象,符合骨溶解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多中心性骨肉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于我院诊断及治疗的多中心性骨肉瘤患者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4例(A组)患者在初诊时全身多处骨骼存在骨肉瘤病灶,2例(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先后出现多处骨肉瘤病灶。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其余5例患者均接受化疗及手术。手术以切除最大瘤体为主,化疗方案为ADMI方案,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继续化疗。结果:放弃治疗的1例患者(A1)存活5月,1例患者(A4)发病至今4个月,仍在治疗中,其余4例患者(A2、A3、B1、B2)生存时间分别为19、6、13、18个月。结论:多中心骨肉瘤预后极差,经积极的化疗及手术干预,部分患者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引入一种新型可远程操作的骨水泥推注机器臂,初步评价在其辅助下的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2年7至2013年6月收治的20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30例病变椎体行椎体成形术,其中A组10例(16例椎体),行传统椎体成形术;B组10例(14例椎体),通过在可遥控操作机器臂辅助下完成。B组整个骨水泥推注过程中,通过术中X线透视全程监控,术者远离手术野、在屏蔽保护下完成遥控操作,从而免受放射线暴露。手术前后记录所有患者疼痛(VAS)评分,同时利用放射线测量仪测量估计患者和术者放射线暴露剂量。 结果 所有椎体在骨水泥推注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渗漏或椎管内压迫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两组中术者在术中的放射线暴露剂量有显著差异。 结论 与传统椎体成形术的操作不同,机器臂辅助下的椎体成形术,使术者在进行骨水泥推注时,完全免受放射线的伤害,与此同时,通过术中X线透视全程监控,理论上亦相对增加了骨水泥推注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原发的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约占全部肿瘤的0.2%左右,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骨肉瘤是原发性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率约占骨恶性肿瘤的19%左右,是青少年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处于第三位,仅次于白血病和脑癌。骨肉瘤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化疗。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使骨肉瘤的无病生存率从不足20%提高至60%左右,总生存率达到了60%-70%。然而由于骨肿瘤容易发生转移,一旦发生转移患者预后较差。目前关于骨肉瘤的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进一步研究骨肉瘤发生和转移的机制,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骨肉瘤的治疗效果极为关键。在过去十年中,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小RNA,包括miRNA。miRNA一种长约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UTR端相结合,诱导mRNA发生降解或抑制翻译,从而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等过程进行调控。同样,miRNA参与调控与肿瘤相关的生物过程包括增殖、细胞周期调控、凋亡、分化、迁移、侵袭和代谢。miRNA能够调控绝大多数mRNA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深入影响与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miRNA在肿瘤中可以作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近年来,广大学者的研究逐渐揭示了miRNA在骨肉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研究领域不仅为揭示骨肉瘤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为骨肉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11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癌患者全部男性,年龄44~60岁,接尘工龄11~40年;1例鳞腺癌,2例腺癌,8例鳞癌,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病理、X线特征,为尘肺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典型的矽肺融合病灶,在X线片上依其分布、形态、密度、部位、进展情况的特点,容易诊断;对非典型融合特别是瘤型融合,则容易误诊而造成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处理。本文将误诊开胸的4例报道于后。例1、男、40岁,隧道工。工龄13年。1977年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分析经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 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采取后路顶椎区全脊椎截骨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3~61岁,平均27.5岁。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116°(85°~175°);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16°(0°~40°);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并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312(210~47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89(800~4500)ml,随访时间平均43.5(6~72)个月,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43.6°(10°~98°),矫正率为62.4%;术后侧凸Cobb角平均5.2°(0°~12°),矫正率为67.5%。16例(42.1%)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5例(13.2%),包括完全性脊髓损伤1例,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非神经系统并发症早期9例(23.7%),包括胸腔积液2例,硬膜损伤2例,螺钉拔出3例,伤口表浅感染1例,胃肠道功能障碍1例;中期并发症2例(5.3%),包括内固定棒断裂1例,后凸加重1例。结论 后路全脊椎截骨是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术方法,但其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要点。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收治2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其中下颈椎骨折7例(颈5-6椎骨折脱位1例,颈6-7骨折脱位6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40-52岁(平均47.8岁)。对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单纯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1例, 单纯后路手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1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5例。结果 7例患者术后获得6-34月(平均18.2个月)随访。术中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害症状加重情况,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脑脊液漏1例,换药对症处理2周后愈合。1例C5-6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手术后第二天出现内固定移位,急诊行前后联合入路翻修术;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1例无明显改善(术前为Frankel B级)。随访期间均达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移位现象。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好发于颈胸交界区,大多合并有脊髓损伤,手术方式上宜行前后联合入路复位固定或后路长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应先充分减压后再精细复位,避免加重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1.
日本横滨市日吉-中山线2008年3月开通,线路全长13.1km,设有10个车站,线路最大坡度58%0。列车使用新型10000型车辆。该车最高运行速度80km/h,中间车长15.5m,前车长16.1m,设有3扇双拉式侧门;为了提高隔音效果,侧窗全部采用整块玻璃式的密封结构;各出入口设置液晶显示器,用图像和文字显示导向信息;车内温度、湿度、乘车率、日历、开闭门的控制全部实现自动化,并且设有强制换气装置,补充新鲜空气;车体外板无油漆,车轮上安装隔音橡胶环;头车装有单臂受电弓。  相似文献   

12.
东京都交通局10-300型列车扩编为10辆编组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东京交通局都营地铁新宿线运营列车现有3种型式的编组:10-000型列车、10-300R型列车和10-300型列车。这些列车全部按8辆编组运营。为增强运输力和缓和拥堵,2010年,将10-300型列车扩编为10辆编组,新造了中间车辆。  相似文献   

13.
介绍慕尼黑地铁只用头车和中间车2种类型车辆的第三代C型列车设计特点,阐述了电气部分、机械部分采用的新技术及其主要技术参数,描述了列车以电子主控层级为基础的列车控制和数据交换方式以及列车诊断特色。C型列车头两列车已在试验线上进行了型式试验和功能试验。  相似文献   

14.
王君 《国外内燃机车》2005,(4):F003-F003
卢岗斯克机车厂于2003年制成了一列ДЭЛ02型内燃动车组样车(图1)。该车的特点是工艺性高,采用三辆编组形式,即两辆带动力装置的头车(动车),一辆中间拖车。为了提高动车空间利用率,将动力装置设在地板下。动力模块中包括一台MTU公司生产的功率为687马力的卧式6缸6V183DE型柴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胸腔镜下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4年~2008年间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前路松解及后路矫正术治疗的4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11~23岁,平均14.6岁。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69°~132°,平均76.5± 6.2°,柔韧度为26.8%±5.2%;按Lenke分型,Ⅰ型25例,Ⅱ型13例,Ⅲ型4例。左胸弯7例,右胸弯35例。术前肺功能检查均有重度肺通气储备功能下降,7例患者术前有下肢浅表感觉减退。全麻下取侧卧位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前路胸椎椎间隙松解与植骨融合,一期或二期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对冠矢状面Cobb角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 结果 42例患者手术顺利,无神经系统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前路松解平均手术时间108±2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5± 25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120±35ml。 切口均一期愈合。每例患者完成4~7个椎间隙的松解,平均5.8个。后路矫形完成后冠状面主弯Cobb角为12~78°,平均32.5± 4.5°,平均矫正率为57.5%±8.5%。所有患者术后获得15~28个月随访,平均23±3.2个月,末次随访冠状面胸椎Cobb角平均33.2±5.0°,冠状面矫形较术后无明显丢失,矢状面脊柱生理曲度恢复正常,外观明显改善。 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术与传统开放术式比较能有效松解胸椎侧凸,创伤小,显露清晰,并能达到同样理想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完善动车组运用检修体系,确保动车组安全稳定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H2型动车组的原型车是日本东日本铁路客运公司的E2—1000型动车组,2001年开始制造,最高运行速度275km/h,编组10辆,8动2拖。CRH2型动车组技术引进后,根据国情需要进行了改造,主要是将编组8辆改为4动4拖;使用国产的DSA250型受电弓,同时装设了自动过分相设备;控车使用了ATP系统、LKJ2000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两套设备;通讯方式采用CIR系统和无线列车调度设备。在车内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7.
高速客运站基本图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将建设一批联结多条高速铁路的大型客运车站。图型研究是站场设计的主要环节,针对既无借鉴和规定的现状,对高速客运站图型按联结线路数量和联结的形状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合场式、分场式、组合式3种基本类型,并进行适应性分析(不包括高架站、终端站和中间站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初,我们对40例Ⅲ期矽肺进行了回顾性的动态观察,并结合尘肺新标准(草案)进行误诊原因的分析。 40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51岁,最大66岁,平均55.2岁。接尘工龄最短4年,最长20年,平均9.6年。从脱离粉尘到诊断为矽肺最短10年,最长23年,平均16.5年。从发现斑片状、条索状及块状大阴影到确诊为Ⅲ期矽肺最短2年,最长10年,平均5.1年。  相似文献   

19.
单轨(Monorail)的历史悠久,它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80多年前,但是,直至20世纪才实现真正营业性运行,德国Eugen Langen设计的悬挂型单轨于1901年3月,在伍珀塔尔(Wuppertaler)开业,一直持续运行至今。其后,1952年瑞典AxelL.Wenner Gren发明了跨座型单轨,并被命名为ALWEG型单轨;1960年法国企业管理研究公司(SAFEGE)及与其有关的10家公司,在法国国有铁道和巴黎交通公司的协作下,共同开发研究了悬挂型单轨,并被命名为SAFEGE型单轨。文章分析了单轨交通系统中2种基本结构型式(跨座型、悬挂型)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在一些国家的发展现状,指出这种中等运量的交通系统,在中国有一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其机车车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铁路运输需要,奥地利联邦铁路自1997年以来相继订购共700台新机车,其中包括1016/1116型电力机车400台,2070型和2016型内燃机车各150台。文中简要介绍了这几种机车的订货、交货情况,主要设计、结构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