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GIS的铁路选线智能环境及领域本体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GIS的铁路选线智能环境(GBRLIE)的智能选线综合解决方案。铁路选线智能环境的既有研究,以及GIS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解决方案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GBRLIE的知识表达上,本体提供了信息共享、互操作的中间件,可保证知识系统从概念分析到系统建立的概念一致性,能保持数据和知识的语义统一。本体位于GBRLIE的逻辑表示层,包括领域本体、方法本体和应用本体。领域本体是对研究领域可共享和重用静态知识的描述,采用UML和面向对象技术进行表示,可克服专用本体描述语言和表示方法的不足。领域本体的形式化描述把关系和规则当作概念处理,用UML表示本体、概念、关系、规则、约束、公理。应用提出的领域本体表示方法描述了铁路选线几何构成本体,列出选线设计中的部分规则及约束。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铁路线路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铁路线路设计,开发基于GIS技术的铁路线路设计系统.介绍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对铁路线路设计GIS的建立、基于GIS的铁路选线交互设计方法以及铁路选线设计应用分析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3.
宁锐 《铁道勘察》2006,32(6):28-30
介绍了RS(遥感)专题信息的提取,构建了基于RS、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铁路选线设计影响因素分析提取模型,探讨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多方案综合比选评价模型,为优化铁路选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多采用二维平面方式进行构建,无法再现真实世界.将三维GIS技术应用在铁路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进行有益的探索.提出铁路线路三维GIS的构建框架,分析数据库和系统功能模块体系的设计思想,并探讨基于ArcGIS Engine技术,建设铁路线路三维GIS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李文志 《铁道勘察》1998,(3):37-38,41
本文简述了目前我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现状.笔者认为建立铁路GIS系统必须充分考虑铁路特点,进行铁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并给出一个建设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实例.  相似文献   

6.
分析铁路站场设计和行车设备管理的现状以及GIS的特点,阐述利用GIS技术组织铁路站场行车设备相关数据的方法,设计一个适用于现场工区和基层站段的行车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提出一种基于GIS的站场数据组织结构和车站进路生成算法,阐述在VC++中使用MapX控件开发站场行车设备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铁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围绕铁路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提出的“绿色选线”制度,运用系统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决策支持系统(DSS)为核心理论,并引入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从铁路线路方案的环境影响问题出发,结合其特点,对基于环保理念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技术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完善了现有铁路选线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考虑方式,提高了决策的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综合GIS、RS、GPS技术建设铁路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与铁路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性,指出RGIS建设的技术难点,提出了综合GIS,RS,GPS等技术建设RGIS,并介绍了清华大学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最优线路方案,综合地形、地物和环境影响等8个因素,包括:坡度、坡向、土地利用、道路、建筑用地、水域和湿地、植物群落和文物古迹等,作为区间铁路线路方案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层次分析法(AHP)线路方案比选模型。以辽宁省康平站—法库站区间铁路线路方案比选为例,进行了基于 GIS 的 AHP 线路方案比选评价分析。该线路方案比选模型对于铁路线路生态环境保护、降低工程造价、避免工程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列车定位与铁路综合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铁路行业提高竞争实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手段。本文将GI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结合用于铁路的列车定位与综合信息管理,并对这一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基于领域本体模型的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紫玉  黄磊 《铁道学报》2011,33(1):52-57
随着本体在信息检索、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面向本体的概念相似度计算成为本体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领域本体中概念相似度的研究主要是利用概念的上下位关系进行计算,但这并没有完整反映出概念的语义信息。本文首先在本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领域本体模型的八元组表示方法和领域本体概念的九元组表示方法,给出领域本体模型的DCG图。然后以提出领域本体模型为基础构建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的MD4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概念的属性、上下位语义结构关系、自定义语义关系和实例特征对相似度的影响,通过综合计算,得到领域本体中概念的实际相似度。本文最后以动车组专业本体作为实验对象,对MD4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充分利用概念的语义信息,得到的结果也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 GIS的高速铁路防灾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Web GIS和MVC模式的概念,基于MVC构架的Web GIS应用程序的优缺点,高速铁路防灾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功能.本文提出了基于Web GIS的高速铁路防灾系统,阐述了其优点,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铁路局大修预算管理,发挥信息系统在铁路大修预算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了铁路局大修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并依据铁路大修相关规程,采用开源数据库PostgreSQL+PostGIS、开源GIS平台GeoServer以及开源WebGIS客户端框架Openlayers,设计并实现了铁路大修预算管理系统。通过应用表明,系统所采用的开源GIS架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展示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企业专用铁路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企业专用铁路生产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以高可靠性的车列定位和GIS技术为核心,基于SQL Server和J2EE的SSM框架实现数据访问和业务逻辑处理,采用GeoServer作为Web展示框架,构建具备生产监控和即时安全管理功能的信息系统。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实时反应铁路生产情况和安全动态,发现并监督整改安全隐患,提高企业专用铁路安全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对于铁路沿线各种专业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信息挖掘、资源的管理等越来越凸现其重要性。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具有巨大支撑能力的应用基础信息平台,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等特点,正成为智能运输系统管理及应用中的一个新热点。通信管线设计及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基于航测图的铁路线路平、纵断面图构建GIS平台,进行铁路通信光、电缆智能设计,在铁路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资源共享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铁路正处在重要的改革和发展时期,为深入推进资产经营,在分析铁路用地管理业务需求的基础上,依托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集中部署、四级应用、C/S和B/S相结合的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阐述系统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思想,搭建了铁路用地GIS管理平台,实现宗地图自动套界,建立全路统一的铁路用地空间数据库。铁路用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实现了铁路用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推动了铁路用地管理向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在盘活铁路资产、支撑铁路土地综合开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为例,应用RS和GIS技术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在遥感影像的基础上,结合铁路沿线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坡度、植被覆盖度及地表组成物质、地形图等相关资料,通过人机交互解译、信息提取和分类,利用GIS的图形编辑、空间叠加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功能,获得铁路沿线的土壤侵蚀现状、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RS和GIS技术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的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为预测铁路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奠定基础,为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项目地域广泛、工程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多维信息的共享与管理,开展基于GIS-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快速建模方法构建大范围三维铁路工程结构物;通过基于数据转换的GIS-BIM融合技术实现铁路工程建设和工程结构的精细化管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快速真实描述客观场景。利用GIS-BIM技术,构建工程建设环境,工程模型的三维场景,工程结构物模型,实现模型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共享与集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基于GIS-BIM技术构建的铁路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在郑万(郑州南站—万州北站)铁路试点应用,效果良好,此研究可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