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案有利于为列车运行和系统的运营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以郑州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的设计为背景,结合线路功能定位、客流预测情况以及郑州市城市发展规划,就其最高运行速度、独立或贯通的运营方式、快慢车组织模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7号线运输组织方案,为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和列车运行的需求,指出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对消解列车运行冲突风险所起的重要作用,系统梳理信号系统提供的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改善工作人员劳动条件、降低运行能耗等5大功能,明晰铁路信号专业与交通运输其他相关专业的关系与区别。最后,针对大型路网和小型线路提出信号系统的不同发展趋势及技术难点,对当前一些流行的技术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本书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重点对地铁运营管理进行了表述和分析,内容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沿革、设施设备、运营计划、列车运行图、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运营调度指挥、行车组织、车辆基地作业组织、运输能力及能力加强措施、客运组织管理、票务管理、换乘管理、安全管理等。可供高等院校交通运输、轨道交通运营管  相似文献   

4.
环线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内的作用非常重要.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在线路布置、共线运营、简易接轨等方面的概况及其特殊性.针对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的运营实际,结合环线开通后的运营经验,在统筹考虑客流预测、车辆配属、信号约束三方面基础上确定环线行车方案、列车编制原则及运营调整原则.阐述了导向、广播、乘客信息系统,以及末班车组织等方面的客运组织措施.随着网络化运营的逐步深入,运营方不断摸索,积极调整行车、客运组织措施,以求达到环线运营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较大,带来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和经济压力。研究洛阳地铁列车运行控制、通风空调、动力照明等系统节能措施,为地铁运营节约能耗、降低成本提供改进意见,也为后续线路建设及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电话闭塞法是城市轨道交通在列车控制系统故障情况下使用的降级运营模式。此种方法依靠人工组织,可靠性与运输能力均低于采用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行车模式。为了减少ATC设备失效情况下对列车行车组织带来的影响,在电话闭塞法行车时,采用列车测距设备对行车组织方法进行改进。以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实际数据为例进行算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设备能够提高电话闭塞法列车运行效率13.33%。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都市圈蓬勃发展的大背景和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政策指引下,打通不同圈层间的技术壁垒、形成互联互通网络化布局的轨道交通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行车调度指挥系统作为列车控制的上层环节,是实现跨线、跨网列车运行控制和管理的关键部分。依据对目前各层次中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应用现状调研的结果,提出首先在都市圈轨道交通层搭建全局调度系统;再根据整体的功能需求和线网规划,分别实施与国家铁路CTC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ATS系统接口;最后依据全局调度系统的架构定型开发外部接口,从而构建出能够面向多层次、适应网络化的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本文旨在助力推动轨道交通网络化的运营发展,解决目前多网融合的瓶颈问题,为面向多层次网络化的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单位运行能耗低、运营效率高、车体容量大、乘坐安全系数高、行车密度大、快速准时等优势在国内公共交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经过测算对比,在同等运力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人公里能耗相当于公共汽车的 1/3、小汽车的 1/9,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是当前最为节能的绿色交通工具。但随着运营里程的快速增长、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总量能耗仍然巨大且不断攀升,其中牵引能耗的成本支出占总能耗支出的 40% 以上,节能潜力巨大。文章以郑州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为例,采用灰狼算法,对单车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列车运行曲线,并对优化后产生的列车牵引节能效果进行分析,为城市轨道交通降低列车牵引能耗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城轨日常行车对区间运行时分的多样性需求,不同运行时分下区间列车运行策略的优化求解极为困难.通过丰富的实际列车运行数据拟合,获取运行时分?最优能耗间的函数关系.将区间内每一列车运行策略对应的运行时分和能耗值作为数据点,根据数据特点构建劣点判别规则从原始数据中剔除能耗值较高的不合理数据,筛选得到最优拟合数据点集.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B样条拟合方法,结合遗传算法寻求B样条曲线的最优参数向量和控制顶点数,拟合得到运行时分-最优能耗值函数曲线.通过某城市地铁区间的实际列车运行数据进行验证,证明本文提出的拟合方法精度高、速度快,绘制出的运行时分-最优能耗值函数曲线能够为城轨列车运行组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正>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我国铁路运营和工程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列车速度控制系统设备,具有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和辅助机车乘务员提高操纵能力等功能,是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LKJ技术是通过多年对我国铁路技术装备、行车组织情况的摸索和发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发展条件和趋势以及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本着"创新网络运营理念,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的原则,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在进入大规模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客流分析、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服务将面临的问题,探讨北京面对这些问题做出的相关对策,研究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列车折返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行的重要环节,其能力已逐渐成为束缚线路运输能力的关键因素。提高车站折返能力对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和运营越来越重要。对各种折返形式和站型的折返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对如何提高车站折返能力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运输组织和工程设备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车站折返能力的建议措施,并对各种技术措施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3.
移动闭塞条件下的ATO子系统运行控制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移动闭塞技术的ATC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其中ATO子系统是实现城轨高效率、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多种智能控制算法的特点分析,指出采用不同算法的ATO子系统在实现其功能的过程中各有其不同优势侧重点。并提出可结合多种智能算法的优势实现对ATO子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国内迎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大潮,地铁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在快速创新和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综合国内轨道交通发展的现今状况,其主要发展趋势有:信号系统技术及管理模式向着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方向发展;地铁车-地通信方式向着TD-LTE(时分-长期演进)技术搭建的CBTC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方向发展;同一城市地铁的CBTC信号系统向着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外绿色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及运营现状进行调研,提出绿色轨道交通工程的概念,对其特征表现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技术进行详细剖析,从技术集成、科技创新、装备研发及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对绿色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以期为绿色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贺鹏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5):155-160
通过对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直通运营情况的系统梳理,整理出不同地铁线路的直通运营互通性。从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结构两个方面,讨论直通运营线路与城市发展协调性之间的关系。研究早高峰时段轨道交通网络直通运营区段的运力特征,并以京王线-新宿线为例,分析直通运营、快慢车等列车运行组织模式和基本规律,提出对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园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2):61--64
轨道交通中道岔的技术性能及岔区的建筑限界设计直接影响运营组织效率和车辆运行安全,针对重庆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中应用曲线道岔的情况,依据曲线道岔参数及布置形式,利用图解法模拟车辆过岔过程,并进行加宽量计算,拟合出道岔区建筑限界的加宽量图,讨论曲线道岔区建筑限界加宽量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为岔区土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的不断增长使得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从动态客流层面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能耗对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一个基于动态客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能耗算法流程,通过研究动态客流对列车牵引能耗的影响,初步得到动态客流和列车牵引能耗的耦合机理。以广州地铁某线路区段为例,利用城轨列车运行计算模拟实验系统进行算例分析,以动态客流为x变量,牵引时分为y变量,牵引能耗为z变量,并利用Matlab对570组模拟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并对动态客流进行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列车牵引能耗随着客流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市域快轨列车控制方式和运输组织模式,综合考虑列车长度、运行速度、制动距离、安全防护 距离及车站作业时间等影响因素,借鉴铁路列车间隔时间计算思路,归纳出市域快轨列车间隔时间类型及定 义,并针对不同越行条件下的各种间隔时间提出计算方法。以国内某市域快轨线路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 表明:区间追踪间隔时间为 45~52 s,起车附加时间为 22~56 s,停车附加时间为 19~46 s,列车到通间隔 时间为 45~51 s,通发间隔时间为 18~19 s。与 OpenTrack 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平均误差约为 0.21。列车间隔时间理论计算方法的提出,为市域快轨系统运输组织计划编制过程提供了关键参数选取的参 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锋 《都市快轨交通》2019,32(4):143-148
介绍东京都市圈针对轨道交通超高换乘系数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5年一次的大规模轨道交通调查、换乘特征分析以及换乘优化措施等。对线网规划、运营组织、设施改造以及客流组织等换乘优化措施和经验进行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换乘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