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罗萍 《综合运输》1996,(9):16-18
<正> 世界工业史表明,在新老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发达的海洋国家或海洋大陆国家,几乎都把船舶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早期的如英国、荷兰、西班牙,近期的如日本、韩国等。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把造船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产量迅速占到世界的一半,并成为五大出口商品之一和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从而积累了资金,并带动了钢铁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其船舶在机电产品出口中的首  相似文献   

2.
荣德 《综合运输》2006,(1):81-82
在韩国看来,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基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韩国相信,与中国近在咫尺的韩国集装箱枢纽港,每年可以把大批量中国进出口高价值集装箱货物转运到亚洲乃至世界各地。也就是说,韩国集装箱枢纽港可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在远东、东北亚和全球航线的集装箱转运方面,充分发挥其战略意义深远的影响。为此,韩国正在动用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抢在中国集装箱枢纽港建成之前,争取在2010年前全面建成其现代化集装箱枢纽港,形成东亚和东北亚地区规模和功能首屈一指的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韩铁路轮渡,分析东北亚地区海铁联运发展动态及趋势,随着贸易量的增加,欧亚大陆桥一线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将使中韩铁路轮渡保持充足的运量,中韩直航运输改变为多元航线(韩国-中国-日本),为铁路轮渡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冲向第一的中国造船中国造船随着技术含量、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国际造船市场“锋芒”渐劲。根据世界上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最新统计数字,中国2005年承接的船舶订单有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相似文献   

5.
日本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理念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萍 《综合运输》2007,(12):71-73
<正>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虽经二战严重破坏,但战后经济迅速起飞,如今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总结日本交通发展经验,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一、交通的"先发诱导"理念  相似文献   

6.
马暕  王健伟 《综合运输》2003,(12):13-15
<正> 从世界形势看,虽然目前还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但和平与发展是整个世界的主旋律。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和扩散都不存在时间和空间障碍,而物流的形成还必须依靠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因此,加强区域间的运输通道建设就成为推动经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条件。东北亚地区各国的资源禀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2位,中国(不包括港澳台,下同)居第4位,韩国居第11位。中韩日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7%;对外贸易总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6%;外汇储备总额近3万亿美元。以中韩日为核心的东北亚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经济区。不少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预言,2020年前后该经济区国民生产总值将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8.
朱俊峰 《综合运输》1998,(11):28-31
<正> 铁路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客运交通工具,不仅在中长途客运中起骨干作用,而且在中短途、大运量的客运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城市间客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国外铁路客运发展的特点 1.各国铁路客运发送量稳步增长 目前,铁路客运量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印度、俄罗斯、德国、中国、法国、英国等国家,1995  相似文献   

9.
刘亚和 《综合运输》2006,(12):27-28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地缘相邻、文化相通,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关系发展迅速,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出现了多层次、多领域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双方在交通、能源、电信、贸易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都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随着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加强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其中加快铁路建设已成为各成员国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随着中韩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关联度的加强,对两国物流合作的需求和愿望也日益迫切。山东与韩国地理位置相近,经济互补性强,韩国是山东地区鲜活果蔬等产品的重要出口国。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的  相似文献   

11.
《综合运输》2005,(9):F0002-F0002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被提上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不仅关系到天津的长远发展,而且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为灭津港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天津港,将按照“要把天津港建设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输》2004,(7):48-49
南京港依托华东重镇南京市,经济地位突出.交通条件优越,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枢纽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今天的南京港已成为我国华东地区江海换装、水陆中转、货物集散的多功能的江海型港口,年吞吐量在6000万吨以上,是国家重要的主枢纽港和对外开放口岸。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关于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在理论学术界至今尚没有明确完整的定义。一般认为,其基本概念是:随着区域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兴起,投资与产业的多样化、国际化、集团化,各国之间技术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客观上需要有更经济、更便捷、更有效的海上运输通道与之相匹配,形成以海运为主,与经济发展规模和各国之间交往相适应的运输网络、运输市场和管理运营中心。 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海运业的发展。1950~1994年,世界海运量从5.5亿吨增至44.15亿吨,44年共增长8.03倍,每年平均递增18.2%。目前,世界港口总吞吐量12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亿TEU,其中日本、西欧、北美约占港口总吞吐量的70%。从已经或正在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  相似文献   

14.
在交通运输业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管是市场经济成熟型国家,还是体制转轨型国家,也不管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经济欠发达国家,世界各国普遍推行了运输民营化,尤其是在运输服务供给方面,民营部门所提供的运输服务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在公有制经济进行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迅速的发展,从而使经济日趋活跃、市场逐步繁荣、人民群众不断受益。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及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重组,使这一成就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深圳形成区域性航运中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 1.深圳将成为广东省的经济中心城市 亚洲崛起始于亚太地区,50年代日本经济起飞,60年代“小龙”经济崛起,70年代东南亚地区经济加速发展,8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致使亚太地区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80年代以来,亚太经济年均增长高达7%以上,大大领先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2.7%的水平,至1996年亚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值近1/4。据世界著名组织机构预测,亚太地区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今明两年经济发展放缓,不少国家和地区经济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6.
陆江 《综合运输》2003,(3):15-17
物流作为一种服务业,其发展与整个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经济二十多年来发展很快,每年以9.4%的速度增长,2002年全年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0万亿元。全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超过4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到7万亿元。在世界经济普遍回升缓慢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大幅攀升,外商投资空前活跃。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出口突破3000亿美元。全年直接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超过美国成为本年度全球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基地迁到中国,建立配套产业群,全…  相似文献   

17.
国际航运中心是港口高度集约化的产物,是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本依托和基础,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交往和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以发展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枢纽港。继上海之后,国家确定大连为全国第二个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决定无疑将极大促进大连、东北乃至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快速增长,增强我国在东北亚经济圈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永恒杀招成本低廉放眼世界造船新格局,中国船舶经济研究中心专家王文军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船舶制造市场成长性最高的国家,各个方面的基础已经具备,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推动世界造船工业发生转移的根本因素,除了经济大环境以外,低成本取代高成本是其更为直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长江人海处,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21世纪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并将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国际大都市。其综合交通规划与未来城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程亮 《综合运输》2005,(10):64-67
国际航运中心是依托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航运枢纽,航运要素齐全并形成规模,处于全球海运干线网络的重要节点,通过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辐射全球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衔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代表所在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依托港口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是提高地区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